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这在当代中国外交内政的政策与行为中能够看得非常清晰。和为贵,是中国外交的首要特质;稳为上,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目标;顺势而变是中国治理转型的重要特征。把握中国的大国气质,对于理解中国外交内政是很有帮助的。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中国大国气质”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大国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B. 中国的大国气质之所以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是因为中国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有着最长的历史,其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C. 从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的独特价值体系,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D.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中庸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B. 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C. 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D. 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一贯延续性的历史,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不会形成更稳定、更持续性的大国气质。

B. 只要因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就能够生成天地万物的和谐。

C. 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蕴含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深受中华文明独特价值体系的影响。

D. 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 稳为”“ 顺势而变”的大国气质,是顺应中国当前外交内政形势的。

 

1.D 2.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文中是“相对稳定”;B项,“最长的历史”少了“连续性”;C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

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

③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莎士比亚

④我们要学会微笑,它是体内所有脏器的柔曼的舞蹈。——毕淑敏

⑤一个人不一定付了代价就有报酬,可不付代价的报酬是永远不会有的。——傅雷

⑥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1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宁夏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整合多个部门,编制完成了自治区、五个地级市和平罗、泾源、中宁三个试点县的空间规划,初步形成了___。空间规划将宁夏全域___三类空间,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其中___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游客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自驾游,其中两名女子突然先后从车上走下,  ①  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袭击,一死一伤,媒体披露事件的原委是,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的猛兽区,游客  ②  自驾经过,  ③  不允许私自下车。公园内有告示,每天有广播,当事游客进入园区前签订过责任书。  ④  有种种防范措施,但还是  ⑤  游客误以为已经出园,贸然下车而发生意外。据以上所述,单从法律意义上说,似乎动物园管理方没有直接责任,因其已尽到“善意管理人的职责”但任何关注这一意外的人,  ⑥  会有“问题好像没那么简单”之感。

 

A

/

允许

不过

虽然

导致

一定

B

/

然而

即使

一定

C

可以

虽然

D

允许

不过

即使

致使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博物馆网的公告显示,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未破译的甲骨文,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十万元。

B. 古法斫琴完全沿用唐代古琴的纯手工制作技艺,每张琴经过造型、定式、选料等几十道传统工序,历时两年多方能完成。

C. 解决异地就医垫资负担重、报销难是群众多年的期盼,经过多年筹备,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已经在部分地区实现。

D. 针对贫困地区一些中小学营养午餐还做不到专门供应这一问题,卫计委、教育部应对营养午餐的标准和具体的供给方式进行相应规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