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预测1(2018·重庆市高三二诊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我国...

预测1(2018·重庆市高三二诊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中后期,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病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城市病主要是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度集中、人口快速膨胀等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问题。而城市群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病问题、防止掉入“城市发展陷阱”的一种有效城镇化模式。在城市群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推动人口和资源要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镇)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可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不仅能消除城市病、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城市(镇)发展空间,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城市(镇)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发展城市群,强调相关城市(镇)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协同。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一方面,防止简单模仿、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镇)的内耗甚至恶性竞争,实现各城市(镇)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有产业禀赋和基础,梳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镇)百舸争流。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合适位置。

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前提是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而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应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实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相关城市(镇)融为一体。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张忠家、马德富《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6日文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规划建设不合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成为当今困扰许多城市的城市病。

B. 发展城市群能消除城市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

C. 城市群中各城市(镇)要科学定位各自功能,实现城市合理分工、联动发展。

D. 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就能保障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通过分析城市群模式的优势,论述了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具体路径。

B. 文章首段提出观点,主体部分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强调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C. 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城市群内应该怎样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

D. 文章阐明了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构建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建城镇格局,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路径。

B. 不仅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群之间也应该注意错位发展,实现产业优势互补。

C. 随着新型技术革命的推进,城市群的实体基础设施将被智慧基础设施取代。

D.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优先地位,要求我们在城市群建设中走绿色发展之路。

 

1.C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规划建设不合理”是导致城市病的原因,不是“城市病”;B项,“以”不恰当,“以”是目的关系,原文为“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D项,“就能”错误,原文为“基本保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停”在现代汉语中,有停止、停放、停泊、停当等意思。人生虽匆匆,有时也与“停”密切相关。关于“停”,你有何值得诉说的经历与体验呢?或有何想要发表的见解与想法呢?

请以“停”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逻辑不当,请参照①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

面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指纹识别技术相似,面部识别技术具有的生物基础,使人脸具有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计算机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后,与数据库图像进行比对,完成识别过程,人面识别的准确率越高,人面数据库的数据覆盖率就越高。面部识别技术非常适合用于机场、地铁等人群密集场所的安保。

①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面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物候是节气的主要特征,从“寒蝉鸣”的立秋,到“蛰虫坯户”的秋分,再到“蛰虫成俯”的霜降,在某种意义上,①__。在一个个风凉露浓的夜晚,秋虫们竞相鼓起舌簧,或独奏或合唱。“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络纬鸣,懒妇惊”“秩過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这秋虫鸣或触动游子的愁情,或打发人们的寂寥,②____.从古至今,这生命的余音唱响在巨大的时空舞台上,③__,还是南腔北调的方言,表达的都是对大地感激、对生命的热爱。

 

查看答案

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表达方式。下列句子,表达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是 (  )

A. 村子里很静,杜鹃鸟在果林的深处不住气地啼叫。果树的嫩叶,在四月的微风中絮语。蝙蝠,扇动着它那半透明的黑纱似的翅膀,在树枝间飞翔。(文学语体)

B. 细菌有三种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细菌形体虽小,体积差别也很大。(科技语体)

C. “同学们,励志中学校园广播开始了!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校初三(1)班李想同学在省城折桂了!她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心鹜八极,倚笔驰骋……”(广播语体)

D. 为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特制定本《森林法》。(公文语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B. 任务驱动式阅读是一种集合了阅读、思考、收集、分类、归纳等综合学习能力,并从中诞生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值得向广大师生推荐。

C.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授予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中国作家郝景芳,但是郝景芳以及她的小说《北京折叠》对我们是非常陌生的。

D. 古代典籍《尚书·洪范》认为,幸福就是享有“五福”,包括长寿、健康安宁、敬德修行、老而善终等方面,这把幸福指向了各方面都好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