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威尼斯花园”、“惠斯勒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威尼斯花园”、“惠斯勒小镇”、“凡尔赛庄园”、“维多利亚庄园”、“远洋戛纳小镇”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兴建筑和住宅,特别偏爱“洋名称”,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文化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和报道。

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宝,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地名任性改,乡愁何所期? 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对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很多地名不仅仅是个地理符号,方位坐标,它可能蕴含了一段历史,讲述了一个故事,寄托着一种期盼。 其实,对于地名而言,虽然只是一个地方的称号,但却在人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情感的认知,思绪的留驻,往往都因为一个熟悉地名在耳畔回响,伴随人们重新回归曾经熟悉的自我。正因为如此,一旦某个地方被改名,以一些稀奇、洋气的名字命名,往往令人颇为反感。即便,为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应该遵循人们的内心感受,不要让急功近利思维冲淡了浓浓的乡愁。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地名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语词文化和实体文化。与此同时,在地名文化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以及民族的融合变迁。一个地名,往往代表了某种历史典故、人文情怀等等,并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当地名“变脸”,变得让人生疏不已,正是对过往历史与人文价值的淡忘和消解。正因为地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国务院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很多地方政府也对该条例进行了细化。但由于缺乏明晰具体的操作,没有惩戒性规定的兜底,并没有遏止住地名更改乱象。 事实上,并不是说地名不能更改,关键是要强化制度约束,避免出现随意胡乱更改现象。在更改地名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公众的内心感受,不要将公众内心的乡愁搁置一旁。比如,某些“白金瀚宫、巴厘岛、白宫”等地名,除了暴露出崇洋媚外的思维之外,又有什么效果和意义呢?在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背后,无法找到乡愁的安放之处,对于公众而言,内心的不适感可想而知。面对该现象,确有必要完善法律规定,以严格的问责机制兜底,杜绝地名随意更改乱象。而且,对于某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名,则应该给予重点保护,让地名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民俗学家冯骥才曾经说过,“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这个地方有其独有的历史与命运,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那么,面对内心深处沉甸甸的乡愁,不要再对地名进行随意更改,真正让地名最终成为安放乡愁的最美容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讲当前我国城市的新兴建筑和住宅,特别偏爱“洋名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称谓,它不仅包含着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乡土情怀,也包含着一个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有些地名的更改,造成了历史文化的消解与断裂。因此,对地名的改动要慎之又慎。总之,只要针对“地名的保护”发表自己看法即可。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立意行文。1.从“地名与情感”的关系立意。地名是一个人从小生活地的名称,地名是家之所在,而家是你魂牵梦绕之地,是情感与乡愁维系的地方。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地名是你回家的路。更改了地名,让远方游子回家失却了方向,情感无可依托,梦境没有根基。文章可从地名与个人情感关系方面着手,谈保护好地名,就保护了乡愁,维系了对家乡的爱,从而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爱。2.从“地名与文化”的关系立意。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是另一种形式存在的文物。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仅有物质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精神文化。保护好地名,就是保护了传统的文化。文章可从更改地名切入,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3.从“地名保护与法治”关系立意。为什么那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地名被改呢?除掉急功近利思想之外,还有“贪大、媚洋、求怪”,其实质都是权利的任性,由少数人拍板,没有充分考虑民意,没有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所以保护地名应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从辩证角度立意。就像用“扬弃”的观点对待文化一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名,无须改变,但对生涩且给现代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地名,也可作适当调整。但有关部门对地名整治与回归,应谨防一刀切。诚然如“徽州”“襄阳”“庐州”等在古诗文中常出现的地名,可以考虑恢复过来,但如“张家界”(原名大庸)“友谊关”(原名镇南关)这些地名,一个推动了旅游发展,一个维护了民族团结,可能就无须往回改了。地名的改变与恢复,总而言之既要考虑经济利益,也要考虑文化传承,不能盲目改动。实践证明,凡是一刀切、一窝蜂去处理问题,往往问题成堆。纠偏过头,只会更偏。5.从综合角度立意。既可谈地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又谈地名与乡愁情感的关系,从而阐述保护地名的意义。6.还可以适当联系时代发展、经济发展来谈地名的改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备受关注的“电梯劝烟猝死案”二审判决一经披露,立刻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为这样的判决结果,是对公民行使正当监督权利的维护。虽然对于老人家属来说,________,的确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悲剧,值得同情,但杨帆劝阻老人在电梯内吸烟,________,而非侵犯他人正当权利。何况,杨帆在劝阻老人吸烟时,不知其患有心脏疾病,也不可能预见其后果。因此,让杨帆承担法律责任,非常不妥。

 

查看答案

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用“仆”。

B. 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称“先慈”。

C. 信末的祝福语,可用“斗山安仰”“福禄双全”。

D. 署名下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B.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查看答案

典例(2016·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六王毕,四海,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六王毕,四海                    一:统一

B.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          走:趋向

C.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融融:和乐

D. 尽态极                          妍:姿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人心,千万人之心也

B. 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 架梁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 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段用了六组“……多于……”的句子构成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 作者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 作者在“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指出奢侈浪费祸害之重,委婉地提出了节俭持国的观点。

D. 文章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借古讽今,可谓意味深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