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父 亲 ⑴相当漫长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我都...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父 亲

⑴相当漫长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书特别感兴趣。就是有故事的书,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出了错——我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父亲不说,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⑵在家里,我只是防备挨揍,我是个乖孩子。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农场里顶大梁的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80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还有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地。我特别关注他的表情。

⑶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我就醒,可我故意装睡。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雨披的声音我听得出。他说:今天要下雨。我装睡,瞒不住父亲。他一声不吭地往出走,去上工。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连队大院里接了个大喇叭,我终于有了挑战的机会。我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⑷我在作文里喜欢用“阳光灿烂”,可是,我到学校,军体课(那时体育课的叫法),突然下起暴雨。我为父亲自豪,说:我爸果然预料到下雨了。

⑸我父亲的身体实在神奇,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身体与农场的广播有好几次相反,每一回,都是父亲准确。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⑹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还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战争——打仗,对我们男孩来说,就是好玩。我们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也想在同学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有一天,我说:爸,你教教我,怎么预报天气?父亲说:别烦我,小孩懂个啥,天气有那么容易预报的吗?我不敢多问多说,我怕他。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那是能活动的气象站。

⑺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春耕春播——突击平地,农场的生产,总是习惯用战争术语。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⑻第二天,在连队的食堂里打了晚饭,父亲板着脸对连长说:你凭什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说:老谢,老革命焕发革命青春,要是不考虑你这个老突击队队员,你还能让我太平吗?

⑼父亲说:那也得我主动报名。

⑽连长说:那我就把你的名字拿掉。

⑾父亲说:我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还在家放羊呢。

⑿连长说:老谢,毛主席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⒀父亲说:我现在正式报名。

⒁我弄不懂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为什么还要“摆老资格”?结果,不也还是突击队队员吗?不过,我知道了,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跟日本鬼子打过仗。我听说战争年代,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父亲一身土和汗。傍晚收工回家,他对母亲说这里疼那里酸,早早睡下。母亲念叨:还充好汉,把自己当成小伙子,逞什么能?父亲丢出一句“烦什么烦”,呼噜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

⒂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念高中住校,他明显地衰弱了,似乎力气不如以前,转移到土地上边,收不回来。我考入师范后,他离休。我和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坐着交谈过。我参加工作,当教师,偶尔回来,他坐着,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沉默。唯一的情况是,他再也不会挥动巴掌对待我了。我匆匆来,匆匆走。就像他当年早出晚归,他跟土地打交道,我与学生打交道。

⒃回来,父亲卧床不起,已经用不着住院了。每一次,我回家,他伸出手,仿佛有话要说,却已说不出话。我把他粗糙的手放进被子——别着凉。我时不时地替他翻转身体,似乎什么姿势都制止不住疼痛,只不过,他的身体不再是气象站,仅能反应疼痛,又确定不了哪里疼。过去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同时爆发,但跟气象无关。

⒄后来,火化,我捧着骨灰盒。骨灰里有一枚弹片,小手指甲盖那么小一片,它在父亲的身体里待了半个多世纪,已成了身体的组成部分,像拖拉机里一个小小的垫片,却起过作用。那么魁伟的身体就化为盒中的骨灰,像沙尘,那么轻那么轻。从遗物中,我发现一本五十年代初发给他的残疾军人证。

⒅在农场里,像父亲这样的老兵,多了去了。突然,我想到,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的样子,像要对我说什么,可是,我总不给他创造机会。我还以为这就是我和父亲的习惯状态,唯有我有遗憾。

⒆有一次,我遇上父亲老首长的儿子,我问:你父亲给你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吗?他摇头:老头子从来不讲过去的事。 

⒇我心里紧了一下。那些老兵,似乎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我已失去机会。骨灰盒,默默无声。父亲的身体,像拖拉机,熄火,永远熄火了。他去世,其实,是把故事也带走了——永远不讲出来也讲不出来的故事。

(取材自谢志强作品)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名堂:鲜为人知的内容

B. 凑热闹:加入进去以增添喜庆气氛

C. 太平:平静无扰

D. 吃老本:只凭已有的资历、功劳过日子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到“我”对打仗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却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也从侧面说明父亲很少跟“我”谈及他过去的事情。

B. “我”跟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地交谈过,我们之间的状态总是“沉默”,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只知辛苦劳作,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

C. 结尾部分,“我”和“首长儿子”的对话使小说探讨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将一个人的遗憾扩展到一代人的遗憾,引人深思。

D. 整篇小说没有紧凑连贯、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选取了二三个情境,就将“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让读者掩卷难忘。

3.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却又埋怨连长“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①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找出来,分别说说它们有何意味。②这个比喻贯穿文章的始终,总体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5.对父亲的“故事”, 小时候,工作后,父亲去世后,“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条概括。

 

1.B 2.B 3.不矛盾。父亲埋怨连长是在“摆老资格”,目的是向比他年轻的连长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突击队的任务;是对年轻人的不服输,不服老。(对父亲心理的揣摩言之成理即可) 4.①儿时,父亲走进走出,像拖拉机开进开出,表现出父亲充满力量;参加突击平地回来后的父亲打呼噜,像拖拉机发动,表现出不再年轻的父亲辛苦劳作后的疲惫;父亲去世,就像拖拉机永远熄火,流露出“我”对父亲去世深深地哀伤。 ②承担着农场最繁重劳作的拖拉机成为父亲一生的写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不怕吃苦、勇担重任的品质。 5.①儿时我渴望知道父亲是如何预报天气,对父亲的故事充满好奇、崇敬,却不敢多问父亲; ②工作后,父亲想跟我谈话,我却忙于工作,对父亲的故事不再热心; ③父亲去世后,我永远也无法知道父亲的故事了,我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悲伤。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的题目,考核的是词语的语境义,要求根据语境进行分析,原句“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B项,“以增添喜庆气氛”错误,应为“参加突击队,拖年轻人的后腿”。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错误,从文中看,父亲只是不和自己交谈,并不代表“不善言辞”。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内容的题目,要求回答“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却又埋怨连长是否矛盾”,注意根据文中的人物心理作答,父亲埋怨连长是在“摆老资格”,目的是向比他年轻的连长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突击队的任务;是对年轻人的不服输,不服老,不是真的不想参加。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回答“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的意味以及表达效果”,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然后分析效果,效果注意从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儿时,父亲走进走出,像拖拉机开进开出,表现出父亲充满力量;参加突击平地回来后的父亲打呼噜,像拖拉机发动,表现出不再年轻的父亲辛苦劳作后的疲惫;父亲去世,就像拖拉机永远熄火,流露出“我”对父亲去世深深地哀伤。从总体效果看,承担着农场最繁重劳作的拖拉机成为父亲一生的写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不怕吃苦、勇担重任的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首诗写暮春时节在水边垂钓有所期待的烦乱心绪。

B. 诗的开头两句交代出垂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C. 中间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想像,其实潭水并不浅,也不一定能见到鱼。

D. 最后两句意境深邃,给人“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感。

E. 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想像,浑然一体,情趣全出。

2.有人特别欣赏“荷动知鱼散”一句,说是跟南朝齐大诗人谢朓《游东田》诗句“鱼戏新荷动”相比,“更胜一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未加标点的文言文断句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若彼也庸讵知所谓蹇焉顺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梁启超《论毅力》)

(注解)蹇:困苦,不顺利。庸讵:表反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严猛,闻览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与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苦身老         投:接近

B. 严猛         尚:尚且

C. 经学         务:致力

D. 虽在居         宴:安闲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母闻感悔,涕泣去         置杯焉则胶,水浅舟大也

B. 闻览德化人               怀良辰孤往

C. 林宗与融赍刺就房谒之     送之至湖口,得观所谓石钟者

D. 候览冠,敢升堂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一项是

A. 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之)以田桑。

B. 因为(元)陈人伦孝行。

C. 今日太学(其人)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

D. 高揖而去,不复与(览)言。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仇览重视教育感化的一项是

① 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

② 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③ 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

④ 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⑤ 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

⑥ 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①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仇览为官,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产;重视教化,使被母亲控告不孝的陈元成为孝子。

B. 王涣对仇览不治罪而感化陈元的一类做法不满,于是仇览离任去太学学习。

C. 仇览在太学坚定心志专心学习,当时游谈成风,他不参与,使郭林宗由衷钦佩。

D. 仇览学毕回乡,看重操守,不愿做官,居家严格要求自己和妻子儿女。

 

查看答案

请从你看过的名著中的人物里任选一位,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敬仰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查看答案

高考临近,你的朋友信心不足,情绪有些波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劝勉你的朋友。要求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