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人离开故乡去城市发展生根;随着全球化进程,不少人离开故土去国外求学谋生。人们距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其实,所谓“故乡”,不止是我们的生养之地,也是一种心灵的依托、文化的原乡。乡愁源于人的内心,不仅是因身体远离故乡而生出的念想,更是因心灵之家遭遇变故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现象。
故乡日渐远去,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有人心怀乡愁,故乡成为心灵的慰藉;有人放下乡愁,为进入他乡的新世界而欢欣……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结合全段,参照①句的形式将对文段内容的推断补充完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①_____。董奉,字君异,三国时闽籍道医,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②_____,同时,医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喜用“杏林春暖”和“誉满杏林”来③_____。
1.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即使教练耳提面命地教导,这样训练会有反效果,川内还是不听劝,反而认为要提升成绩就一定要把强度加上去。
③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④从中国书法史来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的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艺术作品的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明,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⑥《本草图经》中年代较早的一些版画,因为出自各地画师之手,风格判若云泥,精粗详略也有差异,但总体水平较高。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⑥ D. 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B. 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C. 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D. 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在“马修”真正席卷美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3.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家长对老师说:“令郎在艺考中获得好成绩,多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B. 王先生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
C. 李老师对语文课代表马芬说:“你每天收发作业,劳苦功高。”
D. 付明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写道:“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雅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一幕中,众宾客听到荆轲高吟后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樊哙斥责项羽滥杀无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唐]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②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 ①憀(liáo):依赖。②争:怎,怎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在标题中,“离亭”点明分别时所在之地;“赋得”是古人诗题常用语,有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
B. 《其一》首句中的“无憀”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指离愁别绪,诗句是说暂且借着这杯酒驱遣离愁。
C. 《其一》第二句语带双关,柳叶如眉,柳条似腰,与第四句表达的“爱惜柳条不要攀折”之意相呼应。
D. 《其二》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杨柳风姿,无论在烟雾中,还是在夕阳下,都千枝万缕,依依有情。
E. 《其二》后两句写出了杨柳善解人意,为了报答行人,宁愿被折至“休尽”,从而一半相送一半迎归。
2.这两首诗都写离别,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