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主持人得知嘉宾的父亲刚刚因病逝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 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
C. 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述她的旅行见闻:“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可好看了!”
D. 一位到养老院采访的记者动情地对老人们说:“看到耄耋之年的您们,仍如此精神矍铄,我就放心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蒲伟带着8岁的儿子,背着沉沉的行囊徒步旅行,他希望此行在磨炼孩子意志力的同时,能让孩子走进真实的世界及人世间的冷暖。
B. 早醒的人有着灵敏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他们往往与大自然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能够感知到新的一天里最新鲜的气息。
C. 科学家破解了雾霾中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的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是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D. 一位家长发文称,孩子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垃圾筐扣头,之后出现了失眠、易怒、恐惧上学。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成燃眉之急。
②海参养殖、加工企业鱼目混珠,导致市场上的海产品品质各异,让人优劣难辨。
③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意料峭, 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阵冷雨。
④艺术品是宇宙的精华,也是世界的缩影,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具体而微的表现。
⑤肖邦的前奏曲影响深远,后人为其中的每一首都起了个名字,当然这些名字中有不少穿凿附会的内容,但有些也确实与音乐的意境相吻合。
⑥台湾经济存在许多病灶,新“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与产业政策,说好听是缓不济急,讲难听是望梅止渴、难见成效。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一诗中,表现白居易和友人探寻琴声,琵琶女却是欲说还休的句子是:“_____,_____”;下文“__________”一句,描写琵琶女的出场也表现了同样心理。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与同舍诸生衣着的不同,也表达了安然自适的心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
王安石 [宋]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①,长耳②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起始两句道出了山行的意图,意欲描写诗人外出和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 诗歌描写了诗人的装扮,借此暗喻自己在脱离官场后已俨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了。
C. 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看似逍遥实则有掩不住的寂寞凄苦。
D. 山岭佳色,已是日暮时分,林泉好音,更是冷寒时节,全诗至此呈现出一派冷瑟萧杀之境。
E. 诗中“直意”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大抵类同,均可指自然中所包蕴的人生的真谛妙趣。
2.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下列小题。
赵子潚字清卿,七岁而孤。家贫力学。登宣和中进士第。调真州刑曹掾,与守争狱事,解官去。改衢州推官。胡唐老奇其才,任之。属时多故,子潚佐唐老缮完城具,苗、刘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进一秩。累官吏部郎中,求补外,迁户部郎中,总领江、淮军马钱粮。诸司馈礼,月以千缗,悉归之公帑。除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朝廷遣人检沙田芦场,欲概增租额,子潚以承买异冒占,力止之。时议者言:田之并太湖者被水患,宜分道诸浦注之江。诏子潚往案视。还言:“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昆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从之。明州守赵善继治郡残酷,子潚率诸监司劾罢之。除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吏不能欺,禁权家僦人子女为仆妾者。诏权户部侍郎,升敷文阁待制,复知临安府。调三衙卒修筑都城,不扰而办。金主亮渝盟,子潚献助军一十五万钱,特迁一秩。帝幸建康,充行宫留守参谋官。扈跸还,复知临安府。金人来议和,子潚谓事情叵测,宜以军礼待之。孝宗嗣位,志图恢复,子潚练兵,习为“鹅鹳鱼丽阵”,上观于便殿,嘉之,赐金带。擢敷文阁直学士,移知明州、沿海制置使。台谏王十朋、王大宝抗疏留之,帝曰:“朕委以防海,行召还矣。”初,海寇以赂通郡胥吏,吏反为之用,匿其踪迹,贼遂大炽,商舶不通。子潚以礼延土豪,俾率郡胥分道入海,告之曰:“用命者有厚赏,不则杀无贷。”胥众震恐,争指贼处,悉禽获。凡豪猾为贼囊橐者,穷治之,海道遂平。升龙图阁直学士、知福州。岁饥,告籴旁郡,米价顿平,民赖以济,进龙图阁学士,移知泉州。乾道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赵子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昆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B.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昆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C.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昆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D.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昆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后世以郎中为各部要职。
B. 宋朝时,府的地方长官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一般总领一个州的军政事务,有时会兼领其他的官职。
C. 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称作“扈跸”,而驻跸则指官员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
D. 学士本为负责文学撰述之官,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政务,宋代始设专职,刚刚入直馆阁者则称为直学士。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子潚刚直敢言,不畏权贵。入仕不久,他就与真州守争论案件审理问题,并因此辞职而去;后来明州守赵普继治郡残暴,他率众弹劾了他。
B. 赵子潚心系百姓,体恤民情。朝廷想增加沙田芦场的承租费用,他据理力争,加以阻止;福州发生饥荒,他多方筹款平抑米价,百姓得以保全。
C. 赵子潚处事谨慎,重视军事。金人前来议和,他认为应当用军营的礼节来接待,以防意外;孝宗继位,他排练并献上阵法,受到皇帝嘉奖。
D. 赵子潚为官清廉,明于吏治。他总领江淮军马钱粮时,将所得馈赠全部上交国库;他看到明州官吏接受海盗贿赂相互勾结,就严明赏罚制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时多故,子潚佐唐老缮完城具,苗、刘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进一秩。
(2)胥众震恐,争指贼处,悉禽获。凡豪猾为贼囊橐者,穷治之,海道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