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

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这里勾勒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天色已晚,一只野猪出现在一片玉米地里。

B. 文章刻画孩子这一形象时,“眼睛睁的圆圆的”,到“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等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气氛的紧张,也表现了孩子虽然勇敢但仍不免紧张的心理。

C. “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母亲拦住父亲,是因为害怕父亲打不中野猪而误伤孩子。

D. 文章叙述简洁,节奏明快,构思巧妙。文中关于父母的笔墨不多,绝大部分是在描写孩子,其实也是在写父母,体现了人物侧写的艺术。

2.划波浪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小说为何以“身后的眼睛”为题?请简要分析。

 

1.C 2.①环境上:通过窝棚四周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阴森可怕的氛围;②人物形象上:烘托出孩子的勇敢、坚定;③情节上也为下文父母躲在窝棚的角落而孩子毫无察觉埋下伏笔。 3.①从情节上看,在孩子与野猪的搏斗过程中,父母虽担心孩子,但没有直接开枪去帮助孩子打跑野猪,而是在背后用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的行为。 ②从人物上看,“身后的眼睛”暗含着父母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 ③从主题上看,“身后的眼睛”这个标题形象含蓄,具有象征含义,它代表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艺术: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战胜困难的勇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④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孩子的父母在背后用眼睛支持鼓励孩子为暗线贯穿全文,孩子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英勇无畏,都是因为有背后牵系的那“身后的眼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 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C项,“是因为害怕父亲打不中野猪而误伤孩子”说法错误,根据后文“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母亲不是害怕父亲打不中野猪而误伤孩子,而是母亲想锻炼孩子单独面对危险能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故选C。 2.题干是“划波浪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找到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读后可知,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所以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能力。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暗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深化作品主题,本题,文中在孩子与野猪对峙时,写“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突出了孩子的危险境况,渲染了紧张、可怕(危险)的氛围。在如此危险的境况下,孩子一个人,紧靠手中的一根木棍勇敢与野猪对峙,最终吓退了野猪,烘托出孩子的勇敢和坚定。正因为“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孩子才没有觉察到父母躲在窝棚的角落,所以情节上,此处环境描写也为下文父母躲在窝棚的角落而孩子毫无察觉埋下伏笔。 3.题干是“小说为何以‘身后的眼睛’为题?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标题含义和作用能力。,题目的作用一般是:(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本题,“身后的眼睛”是孩子父母的眼睛。在孩子与野猪的搏斗过程中,父母虽担心孩子,但没有直接开枪去帮助孩子打跑野猪,而是在背后用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的行为。“身后的眼睛”这个标题形象含蓄,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文中父母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它代表一种健康合理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有“身后的眼睛”是本文的暗线,小说以孩子的父母在背后用眼睛支持鼓励孩子为暗线贯穿全文,孩子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英勇无畏,都是因为有背后牵系的那“身后的眼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这样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商业化浪潮直接造成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

B.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解决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C.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都对文化泛娱乐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 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缺乏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将会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析了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的倾向,为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表现提供了内在依据。

B.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表现形式,重点剖析了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具体危害。

C. 文章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D. 文章在深入分析文化泛娱乐化危害之后,指出了我们面对这一现象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它往往使厚重的文化更有亲和力,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与厚度。

B. 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受到侵蚀带来了文化泛娱乐化问题的出现。

C. 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来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不良趋势。

D. 只要文化消费者共同努力,自觉抵制那些恶俗的文化,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的空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②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颜氏家训》

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诲学说》

④厚于责己而薄于责人。——《袁氏世范》

⑤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王昶《戒子侄书》

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刘备《敕后主辞》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优良家训化育后世。读了以上六条家训,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条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祝福王海的18岁生日,他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礼物:“既然你们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 回想起老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我们耿耿于怀。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

C. 承蒙各位赏光,从百忙之中抽身,光临我的家中,并为我带来了真诚的祝愿。

D. 2017年10月16日是我校建校60周年华诞,我校将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届时将会有很多明星助阵。请您务必参加校庆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