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 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

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z}。这也影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具有具体务实的传统,体现在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时有理有据,“理据”即指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圣贤的经典论述。

B. 章太炎关于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

C.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成语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

D. 中国人的具象思维,使人们往往崇尚圣贤的经典论述,说与写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就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不少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B. 喜新求异、含蓄表达思想的传统文化心理、使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

C. “贫困、没钱”的说法平淡无奇,“阮囊羞涩”则体现出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人委婉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特点。

D. 成语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因其内部语素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并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语“千钧一发”让人眼前浮现出“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的画面,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在言语活动中具有具象思维的特点。

B. 成语“喜新厌旧”内部语素相应,“喜新”“厌旧”结构相似,前后对照,互相补充,是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C.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是“四字格”,不符合四个字两两相对的特点要求,所以不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D. 成语“抛砖引玉”既能体现古人的具象思维,又能体现求新、含蓄因而爱用各种修辞的文化心理,也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1.D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由文章可知“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B项,章太炎的说法只是一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具象思维,而不是他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C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应为“具象思维”。 2.试题分析:D项,并不是所有成语都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从末段可看出,均衡对称的审美其思维特点是“二元对待”,外在形式特点是“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显然不是所有成语都符合这个特点;再者,原文说“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没有运用的就不一定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王铎 绘

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样的角色错位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据媒体报道,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时下大热。角色名字都取自中国历史和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可在游戏中,从形象到内容都与历史或传说完全不符合。对此,是否要全盘否定,到底应该怎么看?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选好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查看答案

某中学将于2017年5月27日举行2017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①我校将于2017年5月27日早8时在普育广场举行2017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②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③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④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⑤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X班班委会

2018年5月16日

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1)              改为        

(2)             改为        

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荀子在《劝学》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引出“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 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C.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D. 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巧妙地表达这种感情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