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的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寻物启...

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的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寻物启事

本人粗心,于2018年8月5日上午8时前后在公园丢掉棕色公文包一只,内有身份证、驾驶证、工作证还有带着瑞士小军刀的钥匙一串。拾到者赶快拨打电话150077XXXXX。有酬谢。

此启

李先生

2018年8月5日

 

(1) “粗心”改为“不慎”(2) “前后”改为“左右”(3)“丢掉” 改为“遗失”(4)“还有”改为“以及”(5) “赶快”改为“敬请”或“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粗心”不合语境,丢东西不一定都是因为粗心,可以改为“不慎”;一般表示时间跨度用“左右”;“丢掉”,除了有遗失,还有抛弃的意思,用在此处,不严密,可以改为“遗失”;“还有”,表意不简洁,改为“和”“以及”;“赶快”,不符合寻物启事的文体要求,表述语气不当,可以改为“敬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 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周在《逍遥游》中,举证何为“小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比较君子与常人异同之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见到贤与不贤之人,应持有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中送迁客

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要去凭吊屈原,实际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

B. 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对仗工整,注重色彩,用冷色调渲染了离别的心情。

C. 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友人之作,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 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钞五十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租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

(选自《元史·良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B.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C.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D.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正,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 知府,别称“太守”、“府尹”,是中国古代地方官职名,是州府一级最高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C. 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十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D.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与此同义的说法还有“致事”“休致”“乞骸骨”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铅山州一向有许多造假钞的人,吴友文是这些横行不法伪造钱币的人中的首领,狡诈、蛮横、凶狠,前后杀人很多。

B. 林兴祖颁布禁伪钞令不久,就有一个人前来告发,他假装用不符合实情的理由斥责那人离去。

C. 林兴祖为百姓剪除祸害,声誉大振。升任南阳知府,改任建德路知府,但他都没有到任。至正八年,升官为道州路总管。

D. 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驻军在城外,听说敌人到了,因为缺乏军需物资,想要撤兵,后在林兴祖的反复劝说下,才答应不撤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

(2)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缓解工业原料不足,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走私与严重的环境污染。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今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在内的4类24种“洋垃圾”。到2019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对广义、狭义上的“洋垃圾”都做出了限制,“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布下铁网,将非法垃圾挡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严控合法的固体废物进口,减少总量,提升品质。”

“时代变了,政策需要根据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禁止‘洋垃圾’入境,是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建国说。

(摘编自赵贝佳、杜海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期)

材料二:

中国大幅提升固体废物进口标准的举措无疑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洋垃圾”输出国感到不适应,垃圾出口国仍在努力寻找能替代中国的办法。

各国抛出了不同的想法:据媒体报道,欧盟表示正在考虑对塑料使用征税,英国打算将一些垃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美国则要求中国取消上述禁令。但专家指出,这些建议都不是长期并可以在垃圾管理方面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秩序的解决办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刘晓宇教授指出,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处理本国固体废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降低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摘编自平悦《“洋垃圾”禁令越收越紧  日媒:中国环保对策来真的》,参考消息网2018年5月16日)

材料三:

长期来看,禁令最终的目标无疑是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出前端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制造业面临三种选择——国外再生资源、国内再生资源和新的材料。随着中国能源资源税率的上升,新原材料的成本在上升;而“洋垃圾”被禁止之后,再生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缺口只能依靠国内的“土垃圾”来补足,这会倒逼国内的“土垃圾”做好后端处理,再进一步倒逼前端的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做得更好。

但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杜欢政对此表示怀疑。他表示,国内的资源量不足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废弃物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真实的现状是,即使中国全方位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量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矛盾的根源环境问题,杜欢政认为,根本上这是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该如何进行提升的问题。只要规模化的处置企业能保障污水处理、空气治理、职业卫生,就不应该全面禁止进口废品。

李志青也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洋垃圾”,认为所有的再生资源都是弊大于利。完善的市场应该是允许进口,但要满足中国管制的要求和标准。这个环境标准可以定得很高,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破坏环境的成本也理应提高。

(摘编自冯灏《“洋垃圾”被禁有望倒逼“土垃圾”分类回收升级》,《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3月2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这一举措是根据时代变化而进行的调整,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B.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有助于全球生态安全。

C. 李志青认为,“洋垃圾”被禁止后,再生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缺口只能依靠国内的“土垃圾”来补足,这会倒逼国内的“土垃圾”做好处理。

D. 杜欢政表示,国内的资源量不足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废弃物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尽快提升品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来缓解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但此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禁令的颁布。

B. 面对中国大幅提升固体废物进口标准的举措,各垃圾输出国感到不适应,综观各国的不同对策,无一能长期解决垃圾管理问题。

C. 面对新规,杜欢政和李志青均主张不该全面禁止进口废品。前者认为,只要提高标准即可允许进口;后者认为,只要企业能处置,也可进口。

D. 材料二和材料三均提到了禁令颁布后,会倒逼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减轻环境负担,也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网、《中国经济导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