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

(四)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2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2.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3.“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1. 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2. 列数字。如,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资料,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增强说服力。 3. 不能去掉,“尽”是全的意思,和“前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呼应,说明水平高,但还有不合理之处,表述更加严密。 4. 同意 ①营养不均衡;②运动不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我们需要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在联系,这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共性问题是: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和学生体质不断下降。通过对两则材料的比较分析,我们自然能够找到材料一中的关键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进而得出本题的答案。 2.此题考核说明方法和效果,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下定义,引资料,列图表等,效果一般从准确和形象的角度分析,此题结合文章内容指出说明方法,然后举出实例最后分析效果即可,如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等。 3.此题考核分析说明文中的用语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此题“尽”是全部,表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即可。由“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可提炼出营养不良;由“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可提炼出运动不足。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翻译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待君久不至,已去。

2.解释加点字。

①太丘舍去 舍:_____________ ②尊君在不 不:_______________

③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 ④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 

⑤去后乃至 至:_____________

3.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二)

紫砂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在丁蜀镇蜀山西南片300米左右范围内,考古人员重点发掘了一个废弃物堆积层和一座清朝中期停烧的古窑址,从中采集到了大量从明末清初到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紫砂残片。这次发掘新发现了许多紫砂款式,款式类型多样,有堂斋款、人名款、店号款、诗联款、年号款、花款、器名款、伪托款等。早期地层中的款识以刻款为主,晚期地层中的款识多为印章款。

由于缺乏充足证据,紫砂的起源一直颇受争议。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传世实物,考古界一般认为紫砂始于明代。1976 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羊角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窑址,根据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以及众多早期紫砂残片,考古人员推断紫砂应始于北宋。但这一论断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杭涛认为,仅

凭北宋时期的乱砖就推断紫砂始于北宋不太科学,而且在宋元时期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与羊角山窑址发现的紫砂器相近的陶器。

“从这次考古发掘来看,可以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中晚期。”杭涛表示,明早期墓葬中从没出现过紫砂器,最早一件是南京市博物馆在明代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一把嘉睛年间的提梁壶。这次考古发握在废弃堆积层的最下层发现了部分常砂陶片,其中壶嘴的形制和“御接”制法、高领带攀罐的口沿形制等与江苏全坛明代并内出土的明晚期的紫砂壶绿造型上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渐这些应是明代紫砂。这也为今后进一步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为解决紫砂起源问题提供了实证。

1.紫砂是什么?

A. 琉璃瓦 B. 瓷砖 C. 玻璃 D. 陶器

2.紫砂盛产于哪里?

A. 江南一带 B. 宜兴丁蜀镇一带 C. 塞北一带 D. 海南一带

3.考古界一般认为紫砂始于什么时间?

A. 民国 B. 清朝 C. 明代 D. 北宋

4.在明代太监吴经墓中出土了什么?

A. 紫砂陶片 B. 紫砂壶 C. 紫砂罐 D. 提梁壶

5.一下哪个题目最适合这篇文章?

A. 紫砂的起源 B. 紫砂的使用 C. 紫砂的护理 D. 紫砂的用途

 

查看答案

(一)

生活,总是计划赶不上  1  。一个有目标的人,走路的姿势是  2   的。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凶吉。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  3   ,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   4  一点。

1.文中1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 化学    B. 日记    C. 变化    D. 规划

2.文中2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 方向    B. 向前    C. 向后    D. 向左

3.文中3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 信心    B. 友情    C. 怀疑    D. 坚决

4.文中4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 解决    B. 清澈    C. 模糊    D. 清楚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①《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生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要你鼓足勇气挺挺,你就会越过道道坎坷,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正含义。

④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 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