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民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的追求。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最为质朴的记录。

袁坷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神话。”神话大多数是口头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想。上古神话中精彩纷呈的故事,光芒四射的智慧,大胆奇特的想象,浪漫瑰丽的色彩使得上古神话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也使得它成为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之一。

上古神话在民族精神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种悲剧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积极奋进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为了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一个女子甘愿衔木石以填海而不辍,她的崇高举动表现出悲怆之力。小小的精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要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微不足道的力量填平茫茫的大海,这是多么执着的抗争,多么悲壮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为着追赶太阳而渴死在路上,他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追逐不已。巴金先生曾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的行为类似于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鲧死后集其精力生下禹,禹秉承父志,最终使得洪水消退,万物重生。这体现的更是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信念。上古神话中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与脉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恩斯特卡西尔曾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由它的历史确定的,相反,它的历史是由它的神话决定的。”这里,恩斯特卡西尔十分肯定了神话对于民族历史的影响。同样,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能看到上古神话的影响。毋庸置疑,上古神话故事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原始神话中,人类从何而来?包容人类和万物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原始先民们思考过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它对于今天愈发迷茫愈发找不到归宿的人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不屈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的威力,幻想通过神力战而胜之,正是神话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神话中所表现的这些人类的先祖与大自然积极抗争的生动场景,至今仍能给人们一定程度的力和美的享受,这或许就是神话至今仍具有某种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一种表现。

人不应当因为有了更加科学的思维而抛弃上古神话。上古神话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是历史的,是有价值的。就如一个成年人不能够否认自己的童年的价值一样。如果武断地否定上古神话,岂不是和吃饼的大汉一样觉得只有最后一块饼有价值而前面吃的都没有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适时地回头看看历史的东西,经历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必然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现在的人们太过盲目,追求了半生却发现迷失了方向。一个牢固的精神根基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强大的根基,人生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焕发生机。而一旦缺失这样的根基,人就会枯萎,以致迷失在滚滚人流中不知所以。

通过研究上古神话,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因为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它们都曾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只要秉承这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精神品质,一个崇尚道德、境界高远的华夏民族将会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摘编自豆丁网文库)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它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和周围世界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

B. 神话是人民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是最为质朴的记录。

C. 神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原因就是神话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场景,至今仍给人带来力和美的感受。

D. 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是一种民族英雄勇于担当民族责任的精神写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上古神话想象大胆奇特、色彩浪漫瑰丽,其非凡的文学魅力使得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不竭的源泉。

B. 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和脉络,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上古神话是民族精神文化之魂。

C. 上古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以及所起的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

D. 上古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与大自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故事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神话中不具有悲剧情怀的是(    )

A. 盘古开天

B. 仓颉造字

C. 神农尝百草

D. 刑天舞干戚

 

1. C 2. D 3. 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神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原因就是神话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场景”判断绝对,原文“这或许就是神话至今仍具有某种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一种表现”。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家风、作风、文风、学风、抢购风、环保风、娱乐风、文明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风,有人随风,有人逆风,有人观风,有人煽风……人们对“风”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

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围绕“风”这个话题作文,只要与“风”有关,就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某同学就班会活动方案征询同学们的意见,设想了同学们的四种反应,并拟定了应对方式,请根据图示,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      ,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富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      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远见卓识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

B. 远见卓识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

C. 真知灼见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

D. 真知灼见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 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 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 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B. 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 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D. 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阿房宫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

(2)《离骚》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众人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释)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众人”指普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议论,诗人态度很镇定。

B. 三四两句用典,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直接点明贤圣标准,同时与尾句相呼应。

C. 五六两句说只有品行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和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 七八两句面对众人的批判,诗人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个性。

2.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中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表达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