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是首抒情,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从中看到了主人公的神态与情怀。

B. 首联作者毫不费力地写出了辽阔的境界和深广的情意,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C.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远处所见。听得真切,写得苍劲有力。就描绘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

D. 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虚下实,前果后因,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E. 尾联作者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

2.简要赏析颔联中“惊”或“乱”的妙处。

3.简要分析作者的愁思因何而起。

 

1. CD 2. “乱”意为“猛烈的”,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这句话表面好像是在描写在夏季暴风中猛烈摇曳的芙蓉,而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使愁思的表达曲折婉转、含蓄蕴藉。 3. ①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颔联以“芙蓉”、“薜荔”象征其美好的品格(理想),而风飐芙蓉,雨侵薜荔不免让诗人产生美好人格(理想)被政治现实所侵的愁思。(或:诗人因看到自然景物遭受风雨侵袭而引发愁思,临水的芙蓉被疾风所打而更显娇弱,覆墙的薜荔也因密雨的侵袭而凋残。)②诗人因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而引发愁思(或因好友各散东西难以见面而引发愁思)。颈联作者心驰远方,远望四州,无奈却被重岭密林所遮断,内心未免如曲折江流般愁肠九转。③诗人因朋友音信互通困难而愁。尾联诗人先说他和四位朋友一起来到这莽荒之地,又彼此隔离,音书难达,惆怅之情不免更深了一层。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C项,“写的是远处所见”分析错误,“芙蓉”“薜荔墙”应为近处所见之景。 D项,“上虚下实,前果后因”分析错误,“岭树重遮千里目”为登楼所见,为实写,“江流曲似九回肠” ,将弯曲的江流比喻为内心的愁绪,从而表现出愁思之重,为虚写;遥望好友而不见,所以愁思加重,从意义来说为前因后果。故选C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考查诗歌炼字。解答此题,一定要分析字的意思,然后将字回归诗歌,从手法、技巧方面体会在表达效果上的目的。题干要求从“惊”或“乱”中任选一个赏析妙处,以“乱”为例,首先解释“乱”的意思为“猛烈的”,然后回归诗句进行分析,“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芙蓉本为高洁美好的象征,但在暴风雨中却在狂风下猛烈摇摆不能自已,这样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震颤。在这里,狂风就成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而芙蓉则是备受摧残的作者自己,景中之情,境中之意,写出了自己的无奈与愁思。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从诗歌标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可知,这是登高怀远诗,诗歌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狂风中的“芙蓉”和密雨下的“薜荔”,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诗人以暴风雨中的芙蓉与薜荔来写遭受政治风雨的自己,表达出美好的人格理想因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产生的愁闷。颈联“岭树”、“江流”两句,仰观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这就引发关心好友却望而不见的愁思。尾联,和好友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自然抒发出内心的愁思。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史可法,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阕,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 /道路感动 /若躬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 /满目鸡犬 /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B. 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道路 /感动若躬 /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 /满目鸡犬 /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C. 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 /道路感动 /若躬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满目 /鸡犬无声 /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D. 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道路 /感动若躬 /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满目 /鸡犬无声 /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

B. 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 服阕,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出来重新做官。

D. 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

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 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

C. 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 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张中行

①城,就来源说不温雅,是为防守;于内,是舍不得自己的所有;对外,则是把不少人看成小人或敌人。人,有理想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现实一面,既来之,则安之。对城也是这样,既然有了城,日久天长,就觉得还是以有它为好。于我,当然也欢迎城的繁华和方便,并曾设想,在城门外或内,找到个《老残游记》中那样的高升店,也许可以喝白干,佐以花生仁,然后饱餐黍米饭,兼听“画角声断谯门”了。

②我的出生地是农村,在京津之间,但并没有机会到较近的天津和较远的北京看看。直到过了十岁,才有机会,第一次看到本乡本土的香河县的小城。记得其时我还在上小学,县里开小学生成绩的观摩会,我也许不像现在这样甘居下游吧,由老师选中了。十个八个人,由老师带队,早饭后出发,步行向西北,过青龙湾,跋山涉水约五十里,很累,到太阳偏西时候,终于远远地望见南面城墙的垛口。其时我初见世面,觉得城墙很高,较于小村庄可谓八面威风。于是忘了劳累,加紧往前走。不久走到南门前,更细端详,门拱形,高大,深远成为洞,都是过去没见过的。入了门,往前望去,直直的一条长街,两旁皆为商店,如我们这小村庄来的,真不能不自惭形秽了。走到接近北门,住在北门内路东一个客店里。夜里,想到有生第一次住在城里,很兴奋,也很得意。早晨,天微明,我躺不住了,爬起来,几个人一同登城。不久就绕回来,余兴未尽,都同意,又绕一圈。回去后,向未选中的同学述说所见,着重说的就是那个方正而完整的砖城。

③离开家乡以后,几十年,我到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不少城。印象深的当然是住得时间长的。以时间先后为序, 先是通县,后是北京。通县,最使我怀念的是新城西门,那是晚饭后或星期日,多数往门外以北的闸桥,少数往城西的八里桥,都要出入这个门。闸桥是通惠河上的一个闸,其时河上已不行船,岑寂,或说荒凉,立其上,看对岸墓田水中芦苇,我常常若有所思,思什么呢?自己也不清楚。但这是生活,值得深印在心里的。只记得彼时想到的是《诗经·秦风·蒹葭》,并默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④离开通县,到了北京城。我住内城,常到外城,并不断出城,可以说,生活总是与城有拉扯不断的关系。最难忘怀的是经由西直门出城。有时是与三五友人往玉泉山,坐山后,共饮莲花白酒,然后卧林中草地上听蝈蝈叫。更多的是与墅君结伴,游农事试验场,麦泛黄时,坐麦田中听布谷叫;晚秋,坐林中土坡上听蟋蟀叫。一晃几十年过去,城没了,出入城门,游园,并坐话开天旧事,都成为梦。有的人默默地先我而去,因而有时过西直门,心中就浮起李义山的两句诗:“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⑤随着拆城的一阵风,我第一次见的香河县小城也没了。但因为时代近,变化的迹象易寻,城基,东西南北门,中年以上的人还能指出来。我近年有时到那里住个短时期,住所在东门附近,常常经过旧的东门和城东南角,就不由得想到昔年有城时候的种种:有征途,证明有聚散;有旧痕,证明我没有忘记这个小城以及其中的一些人。只是可惜,去者日以疏,至少是有时候,我对影感到寂寞,东望云天,确知已经不再有那个小城,连带的也就失去许多可意的,就禁不住为之凄然。不免有黍离之思,曾诌七绝一首云:“绮梦无端入震门,城池影尽旧名存。长街几许升沉事,付与征途热泪痕。”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作者对城的本源进行追溯,带有一定的批判色彩,但接下来的笔触从历史人文转入个体经验表达,少了哲理意味,却多了情感抒发。

B.散文采取倒叙的手法,以现在的视角回望过去,如游历香河县城的叙述中作者感慨当初“不像现在这样甘居下游”,沧桑感于今昔对比之中油然而生。

C 通县城门外,作者默诵《诗经》却没有思念的“伊人”,更多的是触景生情而已;而在北京城外想起李义山的诗,却是真的对故人有所思。

D.全文围绕“城”展开,却没有注重对城的介绍,而是将自己与城有关的故事缓缓讲出,故事中蕴含着作者的种种人生感悟,内涵丰富。

2.文章第②段详细追述作者游历香河县小城的故事,其语言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3.本文写作者与城有关的经历,以复杂的情感脉络贯串全文。请回答这种复杂的情感脉络是什么,并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并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的“信”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主忠信”(《论语·学而》),即以诚信教育为主。

古人的诚信教育首先是从家庭里的蒙学开始,从婴幼儿抓起,以胎教、父范母仪、生活日用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实现诚信教化。婴幼儿善模仿,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古代的父范母仪,特别强调家长对儿童的示范教育。父母长辈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进行诚信教育。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俯拾即是,如商鞅立木、季札赠剑、范式守信等;也有不少因不守信用而败德坏身甚至亡国的故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颇具警诫作用。

传统社会重视学校系统的诚信教育。朱熹提出了完整的德育阶段学说,从“小学”到“大学”是循序渐进的德育过程。8至15岁受“小学”教育,16岁、17岁受“大学”教育。两者的道德教育有不同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注重行为的训练;“大学”阶段就要“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朱熹还编辑“圣经贤传”和三代以来的“嘉言善行”为《小学》,作为“小学”德育教材;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为“大学”教材,此书成为元之后科考的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施行不同水平层次的儒家经典教育,为学子包括诚信在内的价值观的萌发、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诚信教育,不论是私塾、官学,还是书院,皆行“明人伦”,“成德为事”。明清之际书院风起、私塾涌现,为进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传统学校诚信教育注重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对空言说教,注重生活细节、表里如一。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虽在道德教育上分歧很大,但都重视生活实践,强调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信服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人做事不可脱节,朱子的“格致工夫”与王阳明的“事上磨”在一定程度上互通。

传统社会的礼俗文化承载着社会诚信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一种乡土社会中自然的教育。礼俗作为一种得宜的规范和生活方式,与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有时甚至会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的主要形式有三:古已有之、口耳相传的风俗,人们认同和遵循的“人情”习惯,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族规、村规和民约。通过礼俗约束民众从而实现“礼治”是传统乡土社会维护秩序和治理的基本方式。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

(摘编自沈永福、邹柔桑《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孔子的学说中,诚信教育不仅属于道德教育,而且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B.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诚信教育,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起点,强调父母的示范作用。

C. 中国古代父母长辈在家给儿童讲故事,旨在使其顺利接受学校系统教育而更诚信。

D. 中国古代培养人诚信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到宋代形成了一定的学校诚信教育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女传》记载周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强调的是胎教的重要作用,可补充论证第2段的论点。

B. 若对父范母仪展开论述,应强调父母的行动示范比言说对子女更有影响力,可用父范如曾子、母仪如孟母的事例做论据。

C.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逻辑结构,侧重论述传统学校诚信教育的系统,指出了私塾、官学和书院诚信教育的一致性。

D. 可选择成语“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等,作为文章中关于中国传统社会重视诚信论述的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家长重视诚信教育,孩子就会不说谎、诚实做人并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B. 如果学校采用丰富恰切的诚信教育的形式,就能显著地提高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效率。

C. 只要家长和教师都做到注重生活细节、表里如一,学生自然就能做到诚信做人。

D. 传统乡土社会已经瓦解,以社区为特征的城市对市民诚信教育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是轻视我们自己。 ——(法国)蒙田

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地你也越变得伟大而又真实。——(德国)费尔巴哈

如果真的要写墓志铭,我会选择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

“我”,是每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乃至考虑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对自我的强化和淡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有我”和“无我”的拷问。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对偶佳句的内容与所属类别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②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④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A. ①风流人物   ②风月情浓    ③君子之交    ④腹有诗书

B. ①风月情浓   ②君子之交    ③腹有诗书    ④风流人物

C. ①风流人物   ②君子之交    ③风月情浓    ④腹有诗书

D. ①君子之交   ②腹有诗书    ③风月情浓    ④风流人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