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读书是学习,更...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读书是学习,更是一种生活;读书是提升,更是一种滋润。读“有用”之书,让我们得到生活的技巧;读“无用”之书,令我们收获精神的丰盈。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自如地穿越古今,和群贤交流;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容地游历世界,与自然对话……

 

道是无用却有用 北宋的张载曾这样说自己读书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纵访古今,无数的文人志士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而博览群书、修养德操。可现如今,书却被分为了“有用”和“有用”两类。难道,“无用”的书真的无用吗? 我认为,绝非如此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修身养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读《瓦尔登湖》,可以明了为何梭罗穷其半生,陪伴在湖畔的平和和宁静;我们读《战争与和平》,可以懂得最终胜利的他们有着怎样一腔热血和柔情;我们读《史记》,可以从中看到人性与文化,以史为镜,照亮未来。《般若心经》中有句话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看上去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而看上去不存在的事物实际上又是存在的。这难道和读书不是一样的吗?“世界上开满的,不是邪恶之花,而是庸碌之花”,一些书籍能教你谋生,教你得权,却无法教予你智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权倾势去,钱财两空。读书读的是思想,读的是心灵,读的是智慧。这样我们才得以修身养性,增益吾辈之所不能。 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蒲松龄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狐妖鬼怪描写得淋漓尽致,成就一部神作——《聊斋志异》。那里面有讽刺当权者的小故事,也有歌颂人性美好的传奇。君不见肉食者鄙到处有,却无曹刿为之谋;君不见官虎吏狼欺民甚,松龄斥之无痕迹。《聊斋志异》看似只是一部鬼怪小说,故事诡异而充满奇思异想,实则却将当权者虚伪的面孔揭露无遗,大快人心,同时发人深省。“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其“无用之书”,道是无用却有用。 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却如同一颗种子,你只有细心浇灌,用心扶植,才能看到其茁壮成长,读懂有用之处。古典文学著作《红楼梦》,读了一两遍看到的是表面上的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只有读多几次,细心揣摩,才能看到那其中不仅仅是这么简单,而是像一棵大树的根基般深沉、复杂,有对人际关系的体现,有对诗句的品味,还有对古代封建制度的批判和鞭挞。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多读多思考,自然就能懂得那无用之处深藏的道理。 道是无用却有用,“无用之书”让人修身养性,“无用之书”发人深省,“无用之书”更需要我们耐心品味揣摩。 其实“无用之书”才是真正的有用之书! 读书之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城市像一名襁褓中的婴儿悄然苏醒。 没有什么比在清晨的阳光、轻风、鸟语、花香的陪伴下读书更惬意的事了。 总喜欢在每天的这个时候,随手挑上一本书,携着一把帆布折椅,一个人悄悄地登上楼顶——在这个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如世外桃源般的境地里静静地读书。 打开书页,墨香沁人,瞬间激活了大脑,净化了心灵,让你不由自主地神游在那白纸黑字营造的缤纷的世界里——这样的感觉,从我开始认字的孩提时代起,就成为我精神世界里一道无上的美味…… 小的时候,最爱去的便是书店。记得第一次进书店,望着书架上那一排排齐整、精美的书脊,总是情不自禁地想伸手去摸一摸她们。可看到店员那警戒的眼神,我只好悻悻地垂下湿湿的小手。当我看到身边的哥哥姐姐们都在自由地翻检、阅读时,我明白了——店员们不是不许你动那些书,而是担心你损坏那些书。于是,我也学着哥哥姐姐们的样子,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我最钟爱的书,紧紧地捂在怀里,溜到书店一角,蹲在地板上,打开书本,一下子沉没到那神奇的由文字和图画构成的世界里……也不知过了多久,书店的喇叭里传出了亲切的女声,告知人们下班时间已到,我站起身,猛然觉得蹲着的双腿已麻木得动弹不得。 从此,几乎每一个节假日我都会在书店里度过。那时的我就如一匹饥饿的狼,贪婪地吞噬着书页上的每一个文字,甚至不放过文中的每一个标点。也许当时的乐趣不仅是读到了喜爱的书,更大的乐趣在于可以随意地去读最新出版的书籍,而且还是免费的! 如今,幼稚的年华已悄然远逝,时光的列车已将我送进青春的殿堂。但有一样我依然没变,那就是喜欢读书。我爱曹雪芹的红楼一梦,爱着“只喜爱如水女子”的宝哥哥,爱着拥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妹妹;我爱泰戈尔的那弯新月和那只飞鸟,爱上了他“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执着与旁若无人,爱上了他诗句的清纯、明丽与饱含哲理;我爱瓦尔登湖畔安静的梭罗,爱他的那份宁静、恬淡与自然,爱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尘世喧嚣的淡定;我爱将黑暗人间视为一出喜剧的巴尔扎克,爱他精心打造的欧也妮·葛朗台的单纯、善良与敢于追求的勇气……我爱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爱散文字字珠玑的文字,爱诗歌的千番意象万般情思,爱读书时内心的自由与欢悦……正是这份执着的爱和不变的欢愉,让我在人生的蜕变中始终保持了对书的热忱。 脑海里排列着我读过的一本本整齐、精美的书,像是一架架阶梯,借助她们,我一步步迈向人生的更高处。当我登上人生的制高点蓦然回望,似乎一眼即可看清自己的成长历程。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精神食粮,而书籍,正是精神食粮的源泉。这一本本书,保证了我们拥有足以傲视万物的丰盈的精神世界…… 转眼到了上学的时分,脚下的城市也开始沸腾。我走出书的世界,合上书,走下楼,背起书包,挤进了川流不息的人流。我知道,有很多很多的书等着我去阅读:升学的书,求职的书,还有生活这本活生生的书……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要研读材料,把握材料中的“有用”和“无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把握写作范围。 材料分析:这道作文题所供材料中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讲了读书的目的:一是“学习”,即最为常见的“读书”目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际点说是“学习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发奋苦读着。这类“读书”,正是为了在某一方面“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或是“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品位以迎合社会的需求。二是“生活”,这是一种剔除了功利成分的读书方式,读书已经成了这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句是从读书的作用或意义方面来说的。常有人将书籍划分为“有用”“无用”两类,前者如课本以及各种实用书籍,后者如各种思想文化艺术类读物,尤其是文学作品。没有前一种书,这个社会就难以发展,因为这些书的实用性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有益。但是,没有后一类书就无法体现出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精神世界的璀璨和思想矿藏的丰盈。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这些“无用”之书才是真正的读书。 第三句话讲的是阅读感受。书籍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书籍让我们放飞思想,舒展灵魂;书籍让我们瞻仰群贤,俯瞰众生……有此妙遇,此乐何极!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阅读后一种书籍。 写作时,不管站在哪个角度谈读书的目的、意义、感受,只要能真实、真切、真诚地加以表现,都能写成好文章。 参考立意:①“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②“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能助你成功;③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含意均可。 示范性行文思路: 提出观点:“有用”之书的实用性不能忽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分论点一: “无用”的书,使我们精神更加丰盈,人生也更加圆满。 分论点二: “无用”的书会愉悦我们的精神,以思想和哲学的乐趣启迪人生。 分论点三:联系复旦教授退休后在中学办讲堂遭冷遇的故事,分析当代人过分追求“有用”的弊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告诫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

材料:  主见     全面     坚持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墙头上的草顺风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曝十寒    人云亦云    一叶障目    半途而废   随波逐流   偏听偏信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杂志社的一封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六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我是一个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珍藏于家,敝帚自珍,我时常翻阅。我觉得贵刊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让人读了很受启发。最近,因为我的耳提面命,我们班很多同学也喜欢上了贵刊。

高考快要来了,同学们希望我能敦促贵刊多刊登一些词语误用的示例,一定要说出词语的来源、正确含义和出错原因,我们将感激涕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绣郎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它们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     的一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浓墨重彩

B. 励精图治    耳目一新      琳琅满目       酣畅淋漓

C.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琳琅满目       酣畅淋漓

D. 励精图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浓墨重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

B. 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

C. 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

D. 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B.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C.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D.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来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不一定强于弟子,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提到庄周梦蝶和望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哀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泊,命运坎坷,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5)屈原《离骚》中,以荷叶莲花为服饰,表明作者品行高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艰难而抚胸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摹出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汹涌澎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借“云、鸟”的情态来表达自己回归的内心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是首抒情,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从中看到了主人公的神态与情怀。

B. 首联作者毫不费力地写出了辽阔的境界和深广的情意,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C.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远处所见。听得真切,写得苍劲有力。就描绘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

D. 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虚下实,前果后因,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E. 尾联作者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

2.简要赏析颔联中“惊”或“乱”的妙处。

3.简要分析作者的愁思因何而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