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①提起梁实秋,很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①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②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③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④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 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⑤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⑥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⑦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⑧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⑨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⑩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

1.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 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

B. 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

C. 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

D. 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他们对梁实秋颇有成见。

B. 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C. 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D. 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3.简析第二段中引用传主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1. A 2. C 3. ①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漠名利、胸襟洒脱的思想意识。②引用梁锡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或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④表达了对梁实秋的赞赏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通读文章,题干中的“中国性”应指梁实秋的国家情怀。如文中提到的“他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等,这些都能体现其国家情怀。A项,“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是对梁实秋与鲁迅的比较,与“中国性”无关。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中“迄今”说法扩大范围,原文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传记中“引用”手法的作用能力。“引用”主要的作用是使文章真实可信,属于侧面描写,在传记中主要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答题时先明确所引的话语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答作用。第二段中引用传主言论“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表现出他淡泊名利;梁锡华评论梁实秋“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余光中评价梁实秋“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二人的评论真实展现了梁实秋的大家风范和幽默随和的性格特征,也表达了二人对梁实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 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未必有关。

C. 一家人各看各的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有时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D.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 须臾离不开微信,不论这种生活是好是坏,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 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 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B. 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C. 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年轻人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已渐成潮流。《国家宝藏》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本草中华》导演组成员清一色为“80后”“90后”……更为可喜的是,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有的年轻玩家制作“文物”游戏,也有青年设计让国宝(国粹)开口“讲故事”,如此创意“活化”、“青春派”表达,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

在当下,也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文化之美显得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如今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呼短叹……

当年轻这股力量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作为年轻人中的一员,请根据以上材料,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写一篇演讲稿,拟在你学校举办的以“当年轻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康德和黑格尔,著书立说,善思辨敢批判,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杜甫 岳飞 苏东坡 张衡 张自忠 钱学森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保家卫国 感怀时事

 

查看答案

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要求:①内容恰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材料:

①金庸,男,浙江海宁人,②系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③40年代先后就读于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外文系和东吴大学法学院。④著有《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射雕三部曲”)等。⑤其武侠小说尤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见长。

学校邀请金庸与同学座谈时,清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世纪所有落后民族的独立、建国乃至发展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而且还是在20世纪欧美政治发展提拱的多种道路选择和观念冲突中曲折前行的。“九一八事变”后叶家第五代兄弟与父辈在政治上        ,包括他们兄弟几个不同道路的抉择,就是中国政治社会本身20世纪初以来艰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它清楚地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哪怕有日本的大举入侵,也并不意味着国人从此就会,     “兄弟阅墙,外御其侮”。中国社会政治人心的警醒、凝聚,杭日战争的酝酿、发动与坚持,特别是面对如何抗战和将来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的问题,在“九一八”甚至“七七”之后,也都还是一个     反反复复、曲折且艰难的选择过程。但第二,也是最明显的,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正在被迅速打破,一个日渐多元的矛盾冲突剧烈的新的时代正在快速到来。

上海图书馆这套战时民国旧书所反映的,恰恰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现象,却始终在     地发生着急剧变化的过渡时代。这套资料中的一些内容,用今人的眼光和知识来看,(    )有的资料更是明显地具有政治偏见或虚假宣传的色彩。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这也是那样一个转折的或过渡的时代所具有的重要特色之一,而未必都是因为它们的作者没有时间推敲与核实事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分道扬镳 恍然大悟 积羽沉舟 潜移默化

B. 分道扬镳 蟠然醒悟 积沙成塔 潜移默化

C. 背道而驰 恍然大悟 积沙成塔 潜移默运

D. 背道而驰 蟠然醒悟 积羽沉舟 潜移默运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A. 就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政治社会本身艰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

B. 本身就是艰难发展的中国政治社会20世纪初以来的一个阶段性缩影。

C. 本身就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政治社会艰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

D. 就是20世纪初以来艰难发展的中国政治社会本身的一个阶段性缩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各种资料之间甚至存在矛盾冲突,甚至是不准确的,

B. 各种资料之间甚至是不准确的,甚至存在矛盾冲突,

C. 甚至存在矛盾冲突,各种资料之间甚至是不准确的,

D. 甚至是不准确的,各种资料之间甚至存在矛盾冲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