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开合的题目,注意分析整个语段,整个语段的大致内容是中国文人喜欢美食的很多,但做饭的很少,可是苏轼不但喜欢还作出了名堂,由此①应转到“爱好做饭的很少”上,和后面的“还极爱下厨房”照应,②的前面“苏轼偏不在乎”,不在乎的对象是“爱好做饭”,后面又有“还极爱下厨房”,所以应该是“喜欢美食”,这是文段的中心内容的两个方面。③后面有“诸如”试列举,所以应是概括的词语“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两会”期间,教育改革、收入分配“二孩”政策、新能源等民生问题成为电视、报刊、网络和媒体热切关注的焦点。

B. 中国乒乓球队屡获世界冠军,称霸世界乒坛,这是由于他们有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及教练与队员有良好的沟通氛围分不开的。

C. “互联网+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D. 漫游费被人形象地称为“化石费用”,就在于其是20年前2G时代的产物,可如今早已是4G时代,收取漫游费,道理上是很难说得通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 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 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_____________

(3)《孔雀东南飞》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刘兰芝对焦仲卿发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强。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概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

B. “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既是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

C. 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 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作者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传(节选)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熙宁四年,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博通经史               比:比较

B. 密州                     知:主持

C. 慨然太息                     太息:叹息

D. 盖亦矣                    鲜:少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B.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C.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D.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轼十岁时,受教于母亲程氏,在读到《范滂传》后,就打算做一个像范滂那样怀澄清天下之志的人。

B. 苏轼在杭州上任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

C. 徐州任上,苏轼带领全城官吏抗洪。守住徐州城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石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D. 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