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作文。 崇尚自然,亲近自然,感悟自然。“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根据要求作文。

崇尚自然,亲近自然,感悟自然。“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美丽的景色总会触发文人的无限情思,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否也曾激发起你丰富的联想,让你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呢?

请选择自然界中的一种景物,抒写你对人生的领悟,400字左右。

 

黄山-----野松 我爱登山,喜爱站在山顶时自豪的心情。沿途秀美的自然景色,同样引人注目。然而,黄山之旅让我喜爱上了那鲜为人知的植物------野松。 黄山以云石、松奇闻名天下。五湖四海的游客用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记录下了这奇丽的黄山。“咔,咔,咔”,迎客松、望客松……各棵名松无不成为了观赏者的宠儿。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它们享受着人们的赞颂与抚爱。 在这一棵棵名松的光环下,我注意到了石缝间那不起眼的野松。 它们被遗落在石缝下,需要多麽顽强的生命力才可破石而出呢!我不禁感叹平凡的生命也会拥有非凡的意志。我这才发现野松分布在黄山的各个角落,石缝中,绝壁上,对抗着自然界的劲敌,持续着自己艰辛的生命历程。 黄山的天气变换不定。时而艳阳高照,时而狂风暴雨,时而春风和煦,时而雪花漫天。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迎客松被人们精心保护,生怕损伤了壮根、绿叶。然而,有谁会去精心照料那绝壁上的野松。任凭风吹雨打,任凭烈日烧灼,它依旧尊严的屹立于陡峭的绝壁上。枝叶的吹落,树干的伤痕,无人知晓。 野松少了名松的耀眼,却多了刚强的意志,使它挺立于绝壁中永不倒下,仍充满了旺盛与活力。 游览黄山,走入自然,会发觉人类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年轻的我们似名松,无时无刻不被笼罩在家人的关怀之下。成长的我们如野松,拥有坚强的意志,闯荡于漫长的人生。只有用坚韧奋进的精神面对挫折,在荆棘的道路上也会为你开辟出一条平坦之路。 做一颗野松,做一颗从容面对逆境的野松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一定要抓住材料中“景物”和“感悟”这两个关键词。 材料分析:“选择自然界中的一种景物,抒写对人生的领悟”,这个作文题的写作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审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感悟”切口。这篇作文的写作,无垠的大千世界、无限的万千气象都可以入题,这就需要写作时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因此写作的切口应落在一个或几个自己有深刻“感悟”的具体的“自然景物”上,一朵花开、一片叶落、一声鸟语、一丝虫鸣,都可以成为心灵的感悟对象,成为写作的切口。 二、表现“感悟”内容。写作的文眼是“领悟”,它不同于“感受”,它比简单的“受到影响或接受”要深刻得多:“领悟”的前提是“感受”,其结果却是“彻悟”。所以,在写本篇作文时,要避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客观“再现”,而且不能只是片面地写我们对具体“自然景物”的“感受”,而一定还要从对具体“自然景物”的“感受”中得到某种“彻悟”并把这种“彻悟”表现出来。 三、明察隐性限制。写这篇作文,必须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一隐性限制蕴含在该材料作文的命题当中,写以具体“自然景物”为“领悟”对象的作文时,若不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彻悟”就不能自然表露。所以写这篇作文时就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参考立意: (1)写花开花落:当它含苞欲放时,能感受到花朵的勃勃生机,从而感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当它绚丽灿烂时,会感受花朵的鲜艳,感悟要珍惜青春年华,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人生哲理;当它随风飘落时,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人生“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2)写雨,由毛毛细雨想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倾盆大雨使你想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有暴风骤雨,从而鼓起你在困境中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3)登上高山绝顶,感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襟怀; (4)面对茫茫大海,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 (5)望星空,感悟宇宙广阔深邃; (6);听虫鸣,感悟生命之多彩。 示范性行文思路: 选定写作对象后,首先要对所“领悟”的”自然”景物进行精描细绘,摹出特点,尽量调动各种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表现景物全貌,突出景物的特点;其次,在描绘特点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由物及人,达到”我”与”自然”相通,从而获得人生的启示。 素材链接: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2.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3.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4.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5.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梭罗 6.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 ——李大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有五处措辞不太恰当,请指出其中4处并作修改。

老师,您好!鄙人叫张睿,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学生。我学习态度端正,一直都是玩命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 建树。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 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的时候鼎力相助。××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希望能获得敝校的垂青,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更优秀的学生。谢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扇不在大,有品则名。

扇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魂之美。这盖因——扇艺术与文人情趣相勾连,消暑纳凉,       。扇中思绪,似言似语;哲言靓画,摇曳生姿。这些书画流韵,与扇子的手持功用刚好相合。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       。书画家在扇面作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汉字的神韵,在名扇中可谓       。《晋书》有言,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住蕺山,遇一卖扇老妪。(        ),            慨然题字。老妪看着白扇变墨扇,怕更为难卖。王羲之劝她不必担心,尽管去卖。竟是市人见之,出价十倍争买。缘是书扇文字,行气纵横,无限匠心留其中。

明代大书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似有高格名士相谈,更价值不菲。

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千娇百媚    声名遐迩   鬼斧神工    天马行空

B. 风情万种    声名遐迩   巧夺天工    龙飞凤舞

C. 风情万种    如雷贯耳   鬼斧神工    龙飞凤舞

D. 千娇百媚    如雷贯耳   巧夺天工    天马行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王羲之看到很少有人买老妪的扇子    B. 王羲之看到老妪的扇子很少有人买

C. 王羲之惜其扇少人问津    D. 王羲之非常同情老妪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明清的书法扇面,女性手迹是最出众的

B. 明清的书法扇面中,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

C. 最出众的明清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

D. 明清最出众的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道家所谓的“身重于物”,是指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应摆正“名”(功名、权位)、“利”(金钱、货财)与“身”(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只有摆正这三者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      ”对人的生命的危害性,牢固地树立“身重于物”的生命理念,做到不为“外 物”(名、利)所累,才能做到“潇洒走一回”。那么,如何摆正“名”“利”与“身”的关 系呢?三者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对此,历来有两种      的人生价值取向: 一是世俗之人的“物重于身”,即认为三者中,名与利重于生命;二是道家提出的珍惜生命、 爱护生命的“身重于物”的价值理念。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代,道家学派力倡“身重于物“的 价值观,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生发了人类的主体意识。这是一种           之论,在这里,老子对人类文明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和反省,由物质文明造成的争利之 心和由道德文明造成的争名之心,激起人们对财富、权力、贤名的强烈占有欲,驱使人们去 争夺、盗窃、抢掠、杀害,以致出现了“重物轻身”的      的现象。对此,清代学者金 樱指出,“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主张“毋嗜欲杀身”。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

B. 在名利权势背后,召唤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

C. 在名利权势背后,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

D. 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召唤了人类的主体意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每个人都要回答这个人生问题    B. 这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人生问题

C. 这人生问题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    D. 这是都要回答每个人的人生问题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名缰利锁    大相径庭    骇人听闻    本末倒置

B. 蝇头微利    截然不同    骇人听闻    舍本求末

C. 蝇头微利    大相径庭    耸人听闻    舍本求末

D. 名缰利锁    截然不同    耸人听闻    本末倒置

 

查看答案

“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A. 绿叶红花映山前    B. 风摇竹影到幽斋

C. 梦随春风到天明    D. 风吹萤火到满园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诗句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A.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D.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