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等填空。 (1)《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

根据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等填空。

(1)《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借诗人曹植、____________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人。

(2)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____________。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句中的“山东”所指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4)《诗经·小雅·寥莪》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句子,后来用“怙恃”为____________的代称。

 

(1)谢灵运 (2)杀青 (3)崤山以东 (4)父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个句子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2)“杀青”原指竹简制作的工艺。后来泛指写定著作。(3)“山东”,战国时“山东”,指崤山以东。相当长时间内,古人都这样称呼。(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句意是:没有了父母的孩子可以去依靠和依赖谁呢?这里“怙恃”是父母的代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里。事母至孝。扬州辟为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米。”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

1.下列各项中,与“扬州辟为从事史”中的“辟”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B.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C.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D.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2.下列各项中,与“尊老在东”中的“东”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B. 隅已逝,桑榆非晚。

C. 奚土之九万里而为?

D. 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下列各项中,与“见称于乡里”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C.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何攻读经典名著?初读时要慢、细、深,一步一个脚印,以便深入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体会其技巧、思路和观点。我们的思想常常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自己。细读第一遍后,留下许多问题,读第二遍时会解决一些,同时又可能发现一批新问题。如此细读几遍,到后来便越读越快也越读越觉得薄了。这时可顺读,可反读,也可就些专题读。倾读以致远,反读以溯源,专题读则重点深入以攻坚。三种读法,不可或缺。如是反复,最后才能____________,得其精萃。到了这时,绝大多数问题已经解决,留下少数几个,往往比较深刻,不妨____________,慢慢琢磨。白天攻,晚上钻,梦中还惦着它们。“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反正不攻下来就没个完。到最后可能还剩下极少数顽固分子,那就转入持久战,时时留心,处处注意,一旦得到启发,就可____________,有的甚至可以成为新的起点,导致新的发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急于求成    登堂入室    精益求精    举一反三

B. 急于求成    提要钩玄    锲而不舍    一通百通

C. 信马由缰    登堂入室    锲而不舍    举一反三

D. 信马由缰    提要钩玄    精益求精    一通百通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B.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C. 不成拋掷,梦里终相觅。

D.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靡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语调流畅,语言质朴,诵读时要注意读出流转自如的韵律感。

B. 作者先静后动,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和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

C. “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

D. 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指爱好幽静环境的人,这些人和孟浩然一样厌恶尘世的嘈杂。

2.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从内容上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上舍登第,调元城尉、平阳府司录。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

钦宗将遣使至金国,议以赋入赎三镇,诏举可使者,若水在选中。召对,赐今名,迁著作佐郎。为使,见粘罕于云中。才归,兵已南下,复徽猷阁学士,副冯澥以往。甫次中牟,守河兵相惊以金兵至,左右谋取间道去,澥问“何如”?若水曰:“戍卒畏敌而渍,奈何效之,今正有死耳。”令敢言退者斩,众乃定。

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后旬日,粘罕召计事,且问不肯立异姓状。若水曰:“上皇为生灵计,罪己内禅,主上仁孝慈俭,未有过行,岂宜轻议废立?”粘罕指宋朝失信,若水曰:“若以失信为过,公其尤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噀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宁得归,具言其状。高宗即位,下诏曰:“若水忠义之节,无与比伦,达于朕闻,为之涕泣。”特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

《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B. 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C. 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D. 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舍: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

B. 挂服:举哀仪式中身着素服而不穿丧服在宋代被称为“挂服”。皇帝举哀挂服时,只需在仪式中穿一下素服,就可以换回常服。

C. 假:表官职升迁任免的专用术语之一,和“迁、进、陟、擢”一样表示提升官职。

D. 内禅: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若水痛恨佞臣高俅。他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罪过极大,为高俅举办丧礼时应降低规格。皇上当即接受了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 李若水刚毅果敢,很受皇帝信任。作为使臣,会见粘罕后,还未返归朝廷,他就受命辅佐冯澥前往金国,并在途中有效制止了军队的溃散。

C. 李若水忠君甚于孝亲。他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其实他内心也牵挂父母,所以他要求仆人转告兄弟慢慢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 李若水义无反顾,拒不投降,最终和谢宁一起壮烈殉国。凶残的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用刀割断了他的舌头和脖子,使他活着时受尽了折磨。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见文中画横线处)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