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十年后,循例被召至京师,因有人梗阻,柳宗 元再度被贬谪为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 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此诗为诗人初到柳州所作。②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 少数民族。③文身:在身上纹上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首联从登楼写起,感物起兴,愁思充溢于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既统摄诗题之魂,又为下文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B. 诗歌颔联写出惊风密雨中芙蓉和薜荔使人心灵颤悸的情状。“飐”、“侵”二字在描写上错落有 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

C.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

D. 诗歌中间两联写诗人目之所及,既写近景,也写远景,既涉动景,又涉静景,既有实景,又有虚景,可谓工微入画,令人称叹。

E.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再度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 四州”,使全诗结构严谨,照应自然。

2.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

 

1. BD 2. ①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颔联以“芙蓉”、“薜荔”象征其美好的品格(理想),而风飐芙蓉,雨侵薜荔不免让诗人产生美好人格(理想)被政治现实所侵的愁思。(或:诗人因看到自然景物遭受风雨侵袭而引发愁思,临水的芙蓉被疾风所打而更显娇弱,覆墙的薜荔也因密雨的侵袭而凋残。)②诗人因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而引发愁思(或因好友各散东西难以见面而引发愁思)。颈联作者心驰远方,远望四州,无奈却被重岭密林所遮断,内心未免如曲折江流般愁肠九转。③诗人因朋友音信互通困难而愁。尾联诗人先说他和四位朋友一起来到这莽荒之地,又彼此隔离,音书难达,惆怅之情不免更深了一层。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评价不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意思是“狂风四起,惊动了水中荷花;暴雨骤下,抽打着墙上的薜荔”,“乱飐”意思是“吹动”,“乱飐”和“斜侵”写出风雨之大,同时也写出芙蓉和薜荔在风雨中的情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诗句中愁思弥漫。D项,错在“又有令人忧伤的虚景”,中间两联写的都是诗人登上柳州城楼所见之实景,并无虚景。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歌标题来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可见这是登高怀远诗,诗歌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诗人近处所见,写的是狂风中的芙蓉和密雨下的“薜荔”,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诗人以暴风雨中的芙蓉与薜荔来写遭受政治风雨的自己,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颈联写的是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这就引发望而不见的愁思。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勉,字玄卿,郑惠王元懿曾孙。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从肃宗于灵武,擢监察御史。时武臣崛兴,无法度,大将管崇嗣背阙坐,笑语哗纵,勉 劾不恭,帝叹曰:“吾有勉,乃知朝廷之尊!”迁司膳员外郎。

累为河东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行军司马,进梁州刺史。勉假王晬南郑令,晬为权幸所诬,诏诛之。勉曰:“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谗杀郎吏乎?”即拘晬,为请得免。晬后以推择为龙门令,果有名。

羌、浑、奴剌寇州,勉不能守,召为大理少卿。然天子素重其正,擢太常少卿,欲遂柄用。而李辅国讽使下己,勉不肯,乃出为汾州刺史。历河南尹,徙江西观察 使。

部人父病,为蛊求厌者,以木偶署勉名埋之,掘治验服,勉曰:“是为其父,则孝也。”纵不诛。入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鱼朝恩领国子监,威宠震赫,前尹黎干谄事之,须其入,敕吏治数百人具以饷。至是吏请,勉不从,曰:“吾候太学,彼当见享,军容幸过府,则修具。”朝恩衔之,亦不复至太学。

贞元初,帝起卢杞为刺史,袁高还诏不得下。帝问勉曰:“众谓卢杞奸邪,朕顾不知,谓何?”勉曰:“天下皆知,而陛下独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时韪其对,然自是益见疏。居相二岁,辞位,以太子太 师罢。卒,年七十二,赠太傅,谥曰贞简。

勉少贫狭,客梁、宋,与诸生共逆旅,诸生疾且死,出白金曰:“左右无知者,幸君以此为我葬,余则君自取之。”勉许诺。既葬。密置余金棺下。后其家谒勉,共启墓出金付之。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

B.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

C.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

D.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尧典》中说:“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这里的“朔方”、“幽都”和本文的“朔方”一样都是指北方。《木兰辞》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朔”也是指北方。

B. 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个少数民族,在唐朝时期,经常因与争夺资源而与唐朝政府发生冲突。

C. 太学,即古代的大学,在汉朝时候设立,在唐朝,太学与国子、广文、四门一起隶属国子监。

D. 逆旅,指住宿的地方,这里指李勉和儒生们在梁、宋两地学习时一起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勉指佞触邪,一身正气,面对毫无法度,背对天子而坐,大声喧哗笑谈的大将管崇嗣,李勉敢于向朝廷弹劾。

B. 李勉刚正不阿,面对权贵不讨巧谄媚。既不肯阿谀讨好权倾朝野的权宦李辅国,也不愿意学 前任京兆尹专门置办宴席招待显赫一时的鱼朝恩,更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

C. 李勉能体恤下属,宽以待人,他部下的父亲生病了,为了在下神祝祷时能够找到一个去妖除 病的人,就在木偶上写上李勉的名字,并埋在地下。后来事情暴露,李勉认为他是为了尽孝,就把这 个部下释放了。

D. 李勉言信行果,不贪人财物,他不仅信守承诺,安葬了临死前留下银子请李勉代以安葬的儒 生,而且在安葬后,暗中将剩下的银子藏起来,等到与儒生的家属见面时交还给他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与全国9 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 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

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就像一股清流,让曾经浮躁的 电视沉静下来,悄然涵养出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 信。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的观众更加渴望找寻到内心的精神归属,扎牢自己文化上的根。 因此,当战火中辗转守护先秦石鼓的故事被深情演绎,当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当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震撼亮相……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被一一激发,产生强烈共 鸣。一方荧屏变幻,历史使然,时代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 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段时间里,电视曾被各种真人秀“霸屏”,过度娱乐化的 现象让人不安。《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探索强有力地表明,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的需求 远比“明、星蹦蹦跳跳”来得更多。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

(摘编自2017年12 月27 日人民《<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观众不只需要“更快的马”》)

材料二:

近日,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专门来观看这件有 着“瓷母”称号的文物。在《国家宝藏))中,各色釉大瓶因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的象征,一 夜之间成了“网红”。

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刘晓在各色釉大瓶前驻足许久,看了又看不愿离去。他是((国家宝藏》的“铁杆粉丝”,电视上看完后又上网找来节目视频反复看了几次,“既爱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爱看自己喜欢的 明星”。

“原本怕影响孩子学习,挺反对他看的。跟着看了一集后就放不下了,一到播出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看。”刘晓的母亲于女士说,原本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孩子自此迷上了历史。

“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 初中历史教师说,不仅自己爱看《国家宝藏》,在课堂上向学生大力推荐,还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把节目里 涉及的知识点融入期末考试试题中。

北师大历史系学生刘媛更关注每件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节目第一期的最后,梁 家三代故宫人接力守护“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文物守护者,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信 念留存下来”。

(摘编自2018﹣01.09 中国《评:历史文化课需要怎样的“打开方式”》)

材料三:

一档综艺节目又一次带火了旅游,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旅游类真人秀,而是一档“正经到骨子里”的文化节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 12 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 据骤然上升了 50%.有旅游网工作人员预计,随着该节目热度的攀升,尤其寒假临近,不少有亲子游和 游学计划的家长,已开始把目光转投“寻宝之旅”。

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 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 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国家宝藏》所“意外”带动的博物馆旅游热,也就是对博物馆经济的一次间接激励。

《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其实就是拉近丈物、历史与公众的 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 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摘编自2017年12 月26 日中国新闻网《国家宝藏》走红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肯定了央视推出的节目《国家宝藏》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极具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B. 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时还契合了全社 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

C. 像《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受热捧,说明了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

D. 虽然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都持续热播,获得 成功,但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 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国家宝藏》中讲述的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激发了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可以说,《国家宝藏》节目的成功是历史使然,时代使然。

B. 材料二通过叙述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和大学生等观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喜爱和欣赏,说明 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C. 材料二多角度引用学生、家长、老师对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理解和评论,体现了新闻的客观 性和时效性。

D. 《国家宝藏》带动了博物馆旅游热,它在各领域都带动了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 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E. 《国家宝藏》能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受众意识”,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

 

查看答案

抬头见喜

老舍

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

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

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

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

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地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

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

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

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

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

我慢慢的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

我好象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象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的就睡了。

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的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那就快睡去了。

(有删节)

[注]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在墙上的烛花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忧虑催债之时。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

B. 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C. 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中秋比新年热闹欢快得多,三次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构成了作者对中秋的美好回忆。

D. “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是对“我”的实际心境构成反讽和自嘲,使这篇散文汕头市一模语文第的悲郁与戏谑达到自然浑成。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

3.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幽默的风格的。

 

查看答案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 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 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 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 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 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让人们对丝 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 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 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 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 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灾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 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 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 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丝绸之路涉及陆路与海路,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海路则直到明代才逐渐兴起。

B. 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

C. 中亚、中东及中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D. 在丝路文化这一多种文化混合体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简介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再逐层论述丝路文化的交流碰撞及产生的成果。

B. 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等方面展开论证。

C. 对于丝路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丰硕成果,文章具体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

D. 文章在论证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丝路文化源于丝路、依托于丝路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丝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不同地区的物质交流最终可以带动并促进文化的交流。

B. 如果没有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就不可能出现19 世纪初中西文学共鸣的局面。

C. 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以证明: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D. 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问不同文化的交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