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30日,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30日,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香港去世,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辞世。金庸的武侠世界塑造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付出生命的英雄形象;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塑造的英雄具有天才般的智慧、极高的创新智能、自我修复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能够以超人的速度处理信息并进行精确的计算。

这些英雄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但是有人认为,这些英雄所处的世界不现实,我们更需要现实世界的英雄;也有人认为,现实世界已不需要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侠客和超级英雄了;还有人认为这种英英雄的精神一直都在,对维护社会秋序、促进社会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或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英雄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 这是国产动画《大圣归来》的海报宣传语。不得不说,创作团队很清楚这个时代人们需要什么。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或激励自己;或以其为奋斗目标;或视其为崇拜偶像。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英雄。也许是受好莱坞大片影响,许多青少年心目中最常想到的,是那些在荧幕上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拯救世界的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们。这些英雄不但具有超人的本领,能够在危急中力挽狂澜,更是自信、成功、力量与魅力的化身。他们如此优秀,怎不令人向往和崇拜? 然而,超级英雄毕竟是虚幻的想象,现实中英雄们的境遇要困难和残酷得多。他们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超能力,有的只是血肉之躯,他们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英雄,或因英才盖世、功勋卓著,或因气节坚贞、无私无畏,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大多是他们注定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英雄的诞生,往往意味着残酷,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意味着肉体毁灭而灵魂不朽。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古代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降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再到近代抗日战争中誓死报国的张自忠、吃棉絮枯草战斗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被捕后遭受种种酷刑却始终没有一丝屈服的赵一曼,英雄们用肉体的殒灭见证生命的意义,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内核不仅是英勇牺牲,更是无私奉献。 穿越历史的烟尘,时针走到今天。有人说,当今时代是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此言差矣。英雄的内涵,从来都不狭隘。战争年代,“血染沙场气化虹”、“一身报国有万死”是英雄,和平时期,见义勇为、坚守正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是英雄。那些为人民造福、干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是英雄,那些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也是英雄。境遇有不同,能力有大小,但爱国无贵贱,奉献无高低。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坚持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或群众心目中的“英雄”。 当今之中国,局势复杂、任务繁重,其实更加需要英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需要纵横捭阖、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领袖英雄,更需要千千万万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平民英雄。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要我们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脑中崇尚英雄的精神,奋发进取、乐业奉献,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中列出了2018年发生的两件事,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两位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由于当今世界对英雄精神有不同理解,在思想碰撞下,可使考生的作文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可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参考立意:人们对英雄和英雄精神仍然是认同和向往的;现实世界并不缺少英雄和英雄精神,英雄与英雄精神并不虚无缥缈;现实世界仍然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社会应形成赞颂英雄、向英雄学习的氛围;英雄并不仅仅包括侠客和超级英雄,在现实社会中传播正能量的人也是英雄,等等。 【材料链接】 1.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人民军队曾经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人民军队用大无畏的气概赢得了党的信任、人民赞誉,也赢得了世界尊敬。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目的就是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发扬英雄的精神,继承英雄的事业,勠力同心、不懈奋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蔚为风尚,光荣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结构】 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首先分析材料中的“英雄”是虚无缥缈的,但其精神是需要弘扬的;然后再分析现代一部分年轻人崇拜明星、小鲜肉等现象,分析英雄精神需要弘扬;再从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正能量的传播三个角度分析,最后总结中心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高校举办了文艺汇演,第一个节目是合唱《春天的故事》,请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查看答案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谦敬用语。

(1)做错了某事后请求人原谅:我年轻识浅,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还请您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________

(3)本月十六日,拟在学校大礼堂举行高考复习备考会,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诚垦地邀请您________出席,传经送宝。

(4)在全市围棋冠军争霸赛上,获得冠军的选手对亚军说:“今天我能获得冠军,________了。”

(5)老师,今天是您80________,我们祝您寿比天高,福比海深!松鹤同春,福乐绵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其主体工程项目采用桥、岛、隧组合,可谓是_______________,设计巧妙。大桥沉管隧道东、两两端各规划有一座人工岛,岛上各有2个青铜鼎,以浮雕手法刻画了蛟龙出海、梦圆伶仃等四个故事,以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鼎”来记录大桥故事,既彰显了设计者的_______________,也是粤港澳三地文化的集中体现。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清晰地可以看到,西、东人工岛有形似“中”“华”的字样。在人工岛建筑顶部,有一个类似帽子一样的构建,(            )。在进出隧道口的位置,有110米长的遮光罩,可以缓解司机对阳光的不适应。九洲航道桥所采用的是风帆造型,寓意______________;青州航道桥所采用的中国结造型,是中华民族关于团结的共同记忆,也寓意着三地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世纪工程”。工程很多技术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留下了多项______________的世界纪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    一往无前    撼人心魄

B. 相得益彰    别开生面    一帆风顺    撼人心魄

C. 相得益彰    别开生面    一往无前    震撼人心

D. 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    一帆风顺    震撼人心

2.文中面描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湾晰地可以看到,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在西、东人工岛上。

B.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东人工岛上建筑有形似“中”“华”的字样。

C.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东人工岛上有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

D. 经过人工岛上空时乘飞机清晰地可以看到,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在西、东人工岛上。

3.下列在文中指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个巨大的中央风口,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

B.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中央风口,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

C. 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因为这个中央风口是巨大的

D. 道内的空气得以保持畅通,因为这里有一个厂大的中央风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他想到故国的今昔对比,物是人非,同时也暗含着词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2)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宋荣子已经坦然面对世人的毁誉,他的境界可以称得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列举“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等是为了引出对秦始皇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来诗,完成各题。

云涛石

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注)①云涛石:诗人叔父黄襄案头放的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此诗属于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诗中的一首。黄襄隐居于合源。②蛟鼍(jiāo tuó):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总写云涛石给人的感受,一个”妙”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叹赏,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B. 第二句诗人把“咫尺”和“远”这一对矛盾概念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赏石时无边的想象。

C. 颔联紧扣“云涛石”展开想象,第三句扣“云”,第四句扣“涛”,神话般再现了云涛石的奇观。

D. 颈联写云涛石让人在静坐时没有俗气,在大暑天让人如沐清风,表现了云涛石的风韵和神异。

2.本诗尾联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