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旅行 梁实秋 ①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旅行

梁实秋

①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时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多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襄。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记得小学时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

②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

③出门要带行李,那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在某些国度,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

④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站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

⑤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

⑥旅行是一种逃避。”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

⑦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哈兹利特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晓,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

⑧真正理想的伴侣是不易得的,客厅里的好朋友不见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侣,理想的伴侣须具备许多条件,不能大脏,知嵇叔夜”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也不能有洁癖,什么东西都要用火酒揩。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鱼之不张嘴,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整夜鼾声不已,不能油头滑脑,也不能蠢头呆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这样的伴侣哪里去找?

(摘自《雅舍小品》,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开篇,全文先谈担忧,后面重点谈旅行中夹杂的苦恼以及旅行的乐趣。

B. 第④段提到”滑竿”“飞机”等三种交通工具,作者认为交通工具不能决定旅行之苦乐,双脚着她的旅行更有趣。

C. 作者认为生活中的伴侣不一定是旅行好伴侣,理想的旅行伴侣不能不说话,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

D.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与第一段开头遥相呼应,体现了全文首尾呼应的特点,层次清晰。

2.旅行有哪些乐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本文的语言特点很鲜明,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1.D 2.(1)可以暂时从家庭狭小圈子中逃避出来; (2)可以获得解脱,感受枯寂的趣味; (3)享受清福,可以加强人与自然交流。 3.(1)语言文白夹杂,多处引用古诗文。如引用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等文句,以及“一汪子水”“整天咕嘟着嘴”等白话口语。既有文化内涵,又通俗易懂。 (2)语言幽默风趣。“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幽默生动地表达了真正理想的旅行有静也有动。(其他例句也可,须言之成理) (3)运用比喻、借代、反问等手法。如“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句运用借代、反问手法,形象表达了部分人对外出旅行的否定。“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旅行带行李的苦恼。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项,首尾呼应不对,应为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旅行的苦恼,引起下文旅行的乐趣。 2.试题分析:题干是“旅行有哪些乐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筛选的能力。认真阅读,梳理文章,找到有效的语段,即第⑥——⑦节,关注这两节的中心句,然后概括旅游的乐趣。第⑥节“旅行是一种逃避。……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第⑦节“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晚,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由以上的段落与语句可以概括出旅游的乐趣有以下原因:一是让人暂时从家庭狭小圈子中逃避出来,可以获得解脱。二是让人能感受到枯寂的趣味。三是能让人享受到清福,从而加强人与自然交流。 3.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的语言特点很鲜明,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的特点及作用。首先要通读文章,其次是要了解语言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这样才能着手答题。“御风而行,冷然善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一动不如一静”,“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大隐藏人海”,“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一汪子水”“整天咕嘟着嘴”……语言文白夹杂,多处引用古诗文,以及白话口语等。这样的语言具有有文化内涵。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鱼之不张嘴,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整夜鼾声不已,不能油头滑脑,也不能蠢头呆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这样的伴侣哪里去找?生动地表达了真正理想的旅行有静也有动。语言幽默,又通俗易懂。综上,从语体色彩,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角度回答该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为虚拟的世界,在于它过分夸大了“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各自的独立性,仿佛两者平行并立,互不干涉。明清以来,中国的秘密社会名目繁多,晚清以来的武侠小说不少涉及近代中国的秘密社会。而随着文人笔下秘密社会的日益理想化,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俨然成为完全可与官府世界平分秋色的第二社会。现实生活中“江湖”虽亦远离朝廷,却仍在官府管辖下,侠客也难得“道遥自在”。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在“官府世界”遵守国家王法,在“江湖世界”则听从江湖规则,只能是小说家的良好愿望。

有趣的是,描写侠客“仗义疏财”“替天行道”的《水游传》促进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形成,而白莲教、天地会之类民间教门、会党的形成又反过来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武侠小说。这种影响分虚、实两种,实者为小说家提供了无数侠客故事,虛者促使小说家在原有社会结构外,另建发挥特殊职能的“第二社会”。而后者意义无疑更为重大,它使得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既不完全蹈空,有近代中国秘密社会的影子,也不完全坐实,仍保留甚至着意渲染其作为法外世界的理想主义色彩。

江湖世界与朝廷治下的现实人生相比,俨然是两个世界、两套规矩。可因为武侠小说的主角是侠客而不是清官,小说家实际上是用侠客纵横的“江湖世界”取代官府统治的现实世界。江湖世界当然也有秩序和规则,但那是道德化了的“法律”,唯一的宗旨是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江湖上各家各派各有其清规戒律,不过,“崇尚义气”这一点几无例外。江湖义气与朝廷王法一样,同为各自世界的最高规则。倘是混迹江湖,那么完全可以将江湖义气置于朝廷王法之上。将江湖义气作为道德化的“准法律”,是武侠小说家设计的理想社会图式。

不过,讲义气和主持正义并不是一回事,武侠小说家常常有意无意模糊两者的界限。讲义气者只问亲琉,不论曲直,实际并不怎么值得赞赏。可在武侠小说中,“讲义气”作为“江湖世界”的最高准则,则被完全美化了。美化“义气”和美化“江湖世界”本是一回事,都是为了重建中国人古老的精神故乡“桃源”,因而又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讽刺。明白这点,就没必要过分指责式侠小说描写的“不真实”。

(摘编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人对江湖世界进行理想化描摹,过于夸大“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的对立。

B. 小说中的侠客身在“江湖世界”时,唯江湖规则是从,不受朝廷管辖,道遥自在。

C. 武侠作品促进了秘密社会教门、会党的形成,反过来又受到秘密社会的深刻影响。

D. 江湖各家各派各有规则制度,却大都以崇尚义气、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为唯一宗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通过江湖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比较,论证了江湖世界独立于官府世界之外。

B. 文章论证武侠小说发展与秘密社会形成的关系,并且深入阐述后者带来的重大影响。

C. 文章以江湖世界自有秩序和规则为前提,论述了江湖义气是江湖世界的最高规则。

D. 文章指出讲义气不值得赞赏,并论及美化义气是为了重建古老的精神故乡“桃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在现实社会外另建有特殊职能的的“第二社会”,就难出现法外的江湖世界。

B. 武侠小说家美化“江湖世界”,可见他们希望现实世界能符合自己的理想社会图式。

C. 武侠小说家模糊了讲义气和主持正义的界限,可见其作品中侠客总是主持正义。

D. 武侠小说有现实社会的影子,由此带来的启示是,现实社会可以影响小说的创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在杭州做环卫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上联,从《再别康桥》与《雨巷》中选择一首,对出下联。要求:符合所选诗歌的思想内容。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处不超过10个字。

按照人们旧有的传统,①________,而读书则可看作是过年时的一种特别的串门方式。读汉人的赋,便是到汉朝人家中事门;②________,便是到唐朝人家中串门;读宋人的词,便是到宋朝人家中事门……明明我们哪里也没有去,③________,去了千里万里。屋外风雪正寒,好客的古人见了我们,热情地邀我们喝一杯绿蚁新醅的酒,让我们就着红泥小火妒娂娂手,这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啊

 

查看答案

    到传统村落保护,人们会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很多人              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就像到了春节,那么多人,为了一张曰家的票而           这正说明,(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意义,已经       了。但不客气地讲,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          );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必要指出,不是              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保护,而且保护也不是在那里。保护传统村落来不得丰点虚的,必须脚黯实地。今天,是时候放慢脚步思考如何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留住。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转化为方方面面的责任,特别是政府责任。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者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由自主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一成不变。

B. 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原封不动。

C. 身不由己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一成不变。

D. 身不由己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原封不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B. 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对于民间人土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C. 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D. 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民间人土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人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B. 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现状。

C. 只有把其纳人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

D. 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扭转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