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 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 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 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 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C.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 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B. 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 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1.D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文中为“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B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错,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C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过于绝对。根据文中第一段“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可见,“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这是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曾给儿子写过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流传于各大网站。

读完这句话,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的姓名,简述其中一人的性格特征、身世命运。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姓名:

性格特征:

身世命运: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感谢信的主体部分,有几处不妥,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由于我和夫人工作繁忙,我的孩子一直由家里的老人照看,在孩子身上难免不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娇惯的性格使我们作父母的都不忍直视。但是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后,他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孩子从嗷嗷大哭不肯来园到现在主动高兴地来幼儿园;从在生活中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到现在的生活小能手,进步巨大。谢谢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的确不总像童话那样美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坎坷,于是身边就会有人整天整天地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愤恨别人功成名就,哀叹自己    。日复一日地哀叹,年复一年地挣扎,仿佛这世上一切的悲苦磨难与挫折都落到了自己头上。

可是,真是如此吗?

近一年来,《朗读者》在电视节目中    ,董卿也因她不凡的谈吐赢得人们的阵阵掌声。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受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试问,如果没有沉心静气的广泛阅读,优雅的谈吐从何而来?如果没有艰难苦涩的治学经历,坚韧的品行怎能拥有?如果没有后台对自己能力的精心打磨,舞台聚光灯下怎会出现这样一位    、气度不凡、光彩照人的才女?(    ),像她这样曾经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的人,光环与掌声都是她应该得到的。

英格兰有句古谚语:成功的人把拳头握在心里,只待时间到后出击。只有在困境抑或失意中咬牙坚持,    ,方可在残酷的时代中获得历练,破茧成蝶。

终有一日,你会厚积薄发,挣脱厚重的茧壳,羽化成蝶。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碌碌终生    脱颖而出    满腹经纶    藏器待时

B. 碌碌无为    脱颖而出    学富五车    相机而动

C. 碌碌无为    遥遥领先    满腹经纶    藏器待时

D. 碌碌终生    遥遥领先    学富五车    相机而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为众人所知,但她在数次失败后的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B.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为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C. 她气质优雅,才具千钧,但她在数次失败后的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D. 她气质优雅,才具千钧,但她埋头努力后的数次失败却少有人知。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她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中获得了一切荣耀

B. 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中获得的

C. 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在积累沉淀中长时间获得的

D. 她长时间在积累沉淀中获得了一切荣耀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描写出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象,集中体现了“悲秋”的典型特征。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有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的两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