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八妇女节前后,不少人认为“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八妇女节前后,不少人认为“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名称让人觉得老气横秋,土得掉渣,纷纷建议把名称改为“女神节”“丽人节”“女士节”等。

对于改名一事,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不超过80字。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观点:反对(或“赞成”)。 (2)反对的理由:①节日的全称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全世界通过,不是可以随便修改的;②这个称谓有它的历史渊源,体现出对妇女权利的尊重,改为“女神节”等就失了它的厚重内涵。 赞成的理由:①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在与时俱进,改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原来的称谓缺乏感情色彩,换成“女神节”等更能体现对妇女的赞美和尊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赞成”或“反对”都可,只要言之成理。反对的理由可从“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性节日,有她的渊源,不可随意更改;赞成的理由可从与时代的发展角度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学校放假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全校教职工1月1日放假1天。请大家安排好手头的事;放假期间手机请开着,以便保持联络;到外面玩的教职工,注意路途安全,及时购买返程车票,防止出现因车票不好买而耽误节后上班的情况。留校值班教职工请不要随便不在。

           改为                    ②           改为          

           改为                    ④           改为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报纸微博并不只发布事实性新闻,评论同样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体现报纸微博的水平、深度和情怀的地方,一些报纸微博也因此引人关注,让部分评论员       。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    ),就是标与本的问题。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评论可被视作“治标”,由事件本身挖掘更深层的意义可被视作“治本”。对新闻评论来说,目标自然是能做到标本兼治。但问题在于本的问题不是能一下就解决的,否则也不是本了。比如腐败的案件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司法公正、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保障之类的建议是经常在新闻评论中出现的。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       的,而且有些方面是始终没有付诸实践,所以每次有腐败案件被曝出时,都能看到类似的评论,久而久之就不免有了       的印象。“公知”的污名化的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当中国出现负面新闻时,用体制来进行解释总是不会错的,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所以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也是正常的。这种困境对于报纸微博来说更难处理,因为140字的篇幅对于评论有很大的限制,几乎只够陈述观点,而无法进行逻辑推导和具体证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    遍地开花    一挥而就    陈词滥调

B. 脱颖而出    层出不穷    一蹴而就    陈词滥调

C. 鹤立鸡群    层出不穷    一挥而就    老生常谈

D. 鹤立鸡群    遍地开花    一蹴而就    老生常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B. 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C. 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D. 不仅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缓解没有帮助。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评论员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B. 评论员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C. 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D. 有个困境难以解决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书写自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壮怀莫酬,顿觉年华逝去的感叹。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房宫赋》中,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象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各题。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着力表现中秋月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氛围,以中秋月色的凄清幽冷来反衬后面一醉方休的豪情。

B. “嫦娥”一句化用典故,使形象更生动、更具感染力。作者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样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呢?

C. 同样写月,李白《月下独酌》抒发了无知音的寂寞,苏轼《水调歌头》抒发了坎坷中的旷达,张养浩抒发的是以醉解愁之情。

D. 这首散曲先写明月,然后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使作品达到了景切情真的效果。

2.曲中运用哪些手法来写中秋月色?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二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于、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驻,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己_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夭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二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B.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牢,是指古代祭祀用羊、牛各一头。古人又把羊叫“少牢”。

B. 告庙,指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C. 俳优,是指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指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D. 杂戏,是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歌舞戏、傀儡戏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人的对比论述:

B. 《伶官传序》和所节选的《伶官传》片断,都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C. 庄宗在安定天下之前,牢记晋王遗命,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矢于先王。态度恭谨,意志坚定,的确可称得上“忧劳”。

D. 庄宗最后身死国灭,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他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了忧劳可以兴国的道理。

4.把文中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故?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