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的家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的家乡和家庭也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要举行以“见证”为主题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照片展,你会选择用哪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参展?

请你围绕所选照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叙述类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详略得当,写人具体鲜明;③中心突出,文体特征鲜明;④书写工整。

 

见证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间,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爸爸妈妈小时候,用的是煤油灯,甚至还有的家庭用的是蜡烛。,煤油灯和蜡烛的光非常微弱,我都有些奇怪他们能看得清楚吗?如果是我的话: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那光真的让人看不清书本上的字。但是很多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绩依然优异,正可谓是逆境出人才。 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用的是电灯、台灯,而且还用电发明了一些东西,如:电视、电脑、电话等等,让我们的生活都充足了起来。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 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都是平房,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都是瓦屋,刮风下雨时,严重的倒屋,轻则水会进屋。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的。人们那时穿的衣服都有补丁,以前有一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连鞋子也是靠自己那双灵巧的手做出来的,有草鞋、有布鞋......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的家乡居然变成了一个小城市。繁荣而昌盛,美丽而可爱。从前低矮、破旧的老屋早已被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当年泥泞的古道已不见踪影了。宽阔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以前的瓦房现在变成了豪华的住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的高楼大厦。儿童乐园充满着欢乐声,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只要你任意走进一个家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也得到了普及,不少人家还有手机、私家轿车呢,许多家庭还购置了电脑,用以浏览、查询资料和从事文化娱乐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商场、农贸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是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 我们祖国这三十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叙说完。不过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明天。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材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校要举行以“见证”为主题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照片展,要求考生选取一幅或几幅照片参展,并围绕所选照片写一篇叙述类文章来表现家乡和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考生可以着意于表现家乡的变化,也可以着力表现家庭的变化,前提是这个变化要是巨大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小的变化是不合要求的。因此选择照片要斟酌,比如,表现家乡的变化,可以写街道的变化,过去是泥泞又小路,现在是宽阔的大马路,过去是低矮的平房,现在是高楼林立。可以从人们衣食住行各个角度去表现。当然,也可以写自己家的变化,比如,以前,家里房子窄小、破旧、拥紧,内部的陈设简单;现在住是的宽敞明亮,装饰很美观大气。再比如,可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写家庭,过去,全家出行靠的是一量二八式自行车,现在是小汽车。无论是选用哪幅画面,无论选择哪一个角度,都要写出前后之间的差别和变化,前后要进行鲜明的对比。本次明确要求写叙述类文章,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叙事类散文。假如以交通工具的变化写家庭的变化。开头可以写自己和家人出行的工具,美观又便捷的汽车,描述汽车的外形,什么情况下买的汽车,买汽车时一家人的心情,汽车在家人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可叙写一两件来描写。然后可由亲人的一句话追忆以前交通工具的情况,及因它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遗憾。最后再回到现实,写家人对新生活的满意,对未来更充满信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专利局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提供的专利申请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对“致知”的途径方法,王阳明为代表的古人和丁肇中为代表的现代人认识大相径庭:王阳明认为“知”是心中本来就有的,想要致“知”,最终须回归内心去探寻;丁肇中认为“知”是存在于外物之中的特性、原理和规律,必须靠客观实证精神,从对外物的研究中获得。

针对两种不同认识,某班开展了辩论比赛。正方观点:“关注内心”的求知方法更有价值。反方观点:“客观实证”的求知方法更有价值。请你以反方辩手的身份续写一段反驳陈词。要求:有理有据,语言雄辩,说服力强,100字左右。

正方:关注内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正因为古人善于探求内心,才有了诗歌情景交融的朦胧意境,有了国画“似肖非肖”的写意空灵。对方辩友,面对关注内心获得的令人陶醉的审美情趣,你还能说“关注内心”没有价值吗?

反方:对方辩友,请不要沉醉在历史的“美”酒中不愿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九华“立春祭”代表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感染着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农历立春这一天,一年一度的立春祭祀大典______。随着祭司高亢的吟唱,祭春礼开始,村民们悬挂二十西节气灯笼,手持焚香,抬神祈福,祈祝在新一年里______。吉祥如意;少男少女浇春水,祭春神,鞭春牛……九华“立春祭”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着一整套祭祀仪式的立春祭春典礼,曾因“文革”沉寂,后在政府部门和民间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恢复。如今九华“立春祭”______,每到立春,______的乡邻和游客都会把妙源村围得水泄不通。

九华“立春祭”是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它传承着农耕文明,(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重要代表,九华“立春祭”正致力于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九华“立春祭”代表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感染着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与活力。

B. 九华“立春祭”代表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激发着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与活力。

C. 以九华“立春祭”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感染着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D. 以九华“立春祭”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激发着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期而遇    栉风沐雨    青云直上    应接不暇

B. 如约而至    五风十雨    声名鹊起    纷至沓来

C. 不期而遇    五风十雨    声名鹊起    应接不暇

D. 如约而至    栉风沐雨    青云直上    纷至沓来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表达了先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蕴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观,表达了先人对风调雨顺、财物丰盛的美好愿望

B. 表达了先人对风调雨顺、财物丰盛的美好愿望;蕴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观,表达了先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C. 蕴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观,既表达了先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又表达了先人对风调雨顺、财物丰盛的美好愿望

D. 既表达了先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又表达了先人对风调雨顺、财物丰盛的美好愿望,蕴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观

 

查看答案

请从《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和《边城》里的傩送中任选一个,先概括其在某件事上做出的选择,然后从其性格入手,简析这个选择的必然性。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言之有据,条理清晰,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对我国传统的“孝悌之道”的认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论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悌是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根本。

B. 大舜面对父亲瞽叟的惩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认为这是用双重标准对待父辈的惩戒,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C. 《论语》中的“色难”意为“行孝悌,和颜悦色最难做到”。《大戴礼记》中“夫弟者……不干逆色”就包含了这一要求。

D. 儒家认为孝敬父母有不同层次,有养亲、敬亲、荣亲等等,而“养亲”只是行孝的最低层次,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