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2)世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

——泰戈尔

(3)唯有回望,才能发现,我们究竟已经走出多远;唯有前瞻,才能相信我们沿着这条航线,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习近平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一则或几则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昔人有言:“弃我去者,昨日之事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抛开昨日烦心事,却还有今日事萦绕心头,忘掉一切举杯消愁却不想只是愁上加愁,不忘过往说时容易,做时难。丢弃昨日,给明日以希望;丢弃昨日,换取今日的快乐;丢弃昨日,活在当下。过去的事又何必去计较呢?将来的情况也由未可知,而当下却是我们实实在在拥有的财富。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不念过往,活在当下。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70%的人都有不少于三件后悔的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后悔自己没有抓住恋人;后悔自己错过了发展的机会。而只有5%的人没有特别后悔的事。因为他们都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调查人员还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抓住它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绝大数人都说,抓不住的。我们所做出的决定一定是目前来看最正确的,即使以后会后悔。但过去终是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我们现在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放下它,抓住现在,大步往前走。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一次推翻自己的观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清楚的明白了自己。活在当下,不为过去而遗憾,不会浪费今日之时光,为明日的辉煌添砖加瓦。不畏将来,活在当下。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今日的不称意使诗仙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今日的一切影响明日的走向。正如那黄昏时分布满天空的晚霞,似一个因害羞不畏将来,活在当下。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今日的不称意使诗仙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今日的一切影响明日的走向。 正如那黄昏时分布满天空的晚霞,似一个因害羞而满脸通红的大姑娘一样,对于晚归的人们何尝不是一种安慰,一个茶余饭后的闲谈咋话。面对充满未知的将来,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接近它。并且我们要明白,将来是由现在组成的,不可自卑,也不可自傲,要坚持一颗平常心,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让神秘的将来为我们喝彩;让高傲的将来为我们点赞;让我们拥有更好拥抱将来的能力。 不畏将来,活在当下。不负青春,不负将来;不负芳华,不负过往。不念过往,活在当下;不畏将来,活在当下。当下是我们唯一能抓住并去改变的时光,抓住当前就不辜负过往的一切,进而创造灿烂的明天。未来由你创造,时光会告诉你正确答案,加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体现的是林则徐的崇高品格和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高尚情怀。“世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主要强调勇气、尝试和进取等。生活中的问题不断出现,有勇气去面对这些问题,不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努力解决问题。“唯有回望,才能发现,我们究竟已经走出多远;唯有前瞻,才能相信我们沿着这条航线,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主要强调“回望”“前瞻”,我们应该牢记那些过往的经历跟走过的岁月。可是,也有人说我们应该往前走,不要沉迷与过去的回忆中,而忘了前行的脚步。关于未来,应该心怀憧憬,有着希望才有前进的动力。关于未来,我们也是切不可沉迷,可以心怀希望而往前走,但不可只是一味的憧憬在未来的事情中不可自拔。“铭记过去”,是让我们时刻牢记失败后的教训,是让我们从曾经的历史事件中寻找出自身的不足,以此来勉励自已“更上一层楼”。而“展望未来”则是要求我们积极、乐观、进取、向上,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地一步一步朝着成功的方向迈去,不论前方有多少风雨,即使我们披荆斩棘,也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题干要求“请任选一则或几则确定立意”,所以在写作时可以明确每个句子的立意,也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立意。参考立意:爱国精神;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关系;不断尝试,提升自己;做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过去,憧憬未来等。题干要求写作议论文,可以以生活中的事例,如抗灾英雄、维和英雄等,引出中心论点爱国;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如“每一个人都一样,无论跑到天涯海角,也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陪伴”“祖国像一位伟大而又温柔的母亲,养育了我们”“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等,论述国家的重要性;最后,可以写我们应该怎么爱国,如做一个重视国家利益,关心国家安危的有心人,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等。 【素材】 爱国不是从口里说出来的,不仅要时刻心怀祖国,还要从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做起,从自己做起。我提出倡议:全国人民共同从实际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而欢呼,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努力、奋斗吧! 爱国在哪里?爱国凝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写在“诗圣”杜甫铺开的白纸上;爱国从“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毛主席口中道出;爱国从勇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鲁迅的笔尖流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胆的尝试相当于成功的一半,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莎士比亚曾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啊,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也许还在树上生活;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还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宰吗?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的生活也许还在黑暗中;如果人们没有尝试,也许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如果人们没有尝试……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只有忘记过去,才会走进一片更好的新天地!”,而另一些人则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下永远的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边城中的湘西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请你围绕上述内容,为导游设计一段接待四方游客时的开场白,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十月)杂志征稿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做修改。

1978年8月创刊以来,《十月》杂志以其关注杜会现实的写实作风,一直备受广大读者喜爱。正赶上创刊十周年之际,为了回赠读者厚爱,加强与读者互动,杂志杜决定办一个“我与《十月》”征文活动,征集读者惠存的跟《十月》有关的最美的故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_____。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___________,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_______的讲述目的。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呈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乔楚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和___________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家则通过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然后交给读者。

B. 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进行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C. 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进行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然后交给读者。

D. 小说家则通过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故事的好坏不仅看它的“成色”如何更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B. 一个故事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更要看它的“成色”如何。

C. 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D. 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而是看它的“成色”如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相提并论    口耳相传    深谋远虑    虚张声势

B. 相提并论    口传心授    深思熟虑    虚张声势

C. 混为一谈    口传心授    深谋远虑    矫揉造作

D. 混为一谈    口耳相传    深思熟虑    矫揉造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已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类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个题

寄李儋元锡

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首联中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又”字强调时间流逝之快;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

B. 颔联作者巧妙地运用叠词,“茫茫”写出作者感慨个人前途、国家命运难以预料,“黯黯”写出作者心情压抑苦闷。

C. “西楼望月几回圆”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与杜雨《客至》中的“隔篱呼取尽余杯”异曲同工。

D. 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诗歌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感情细腻动人。

2.本诗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