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传统文化,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传统文化,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更多是指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开掘而逐渐消亡。由此论之,工业文明历史浅近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壤与交合部更为广阔,中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长久保持了发展恒定性的农业中国,并未像欧洲那样从自身肌体中自发生长起工业革命的初始动力,而是在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之后才被动开始现代变革。因而,中国是以完整而缜密的一整个古代文化体系与现代突然遭遇的,这个体系曾经焕发出历史文明的耀目光焰。然而现代文明的竞争遵循的却是另外一套法则,它迫使之前的传统文明全部萎缩甚至覆灭。人类众多的悠久文明面对着一个共同的艰难选择:要么被动保持传统直至最后灭亡,要么主动吸收新质转换为现代文明。世界上一些自强的古老民族采纳了后者,其中包括中国。于是,现代化道路在脚底下展开,传统文明则成为遗产。

百年来的西方文化潮涌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入主,使传统中国的自然经济状态受到极大冲击,前期还只是造成文化杂糅,未能阻断传统,随着20世纪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加剧,商业市场与消费经济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急速转型,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属于传统遗产蛰伏地的旧有文化就成了最后的融冰。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传统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

好在现代人类从文明教训中逐渐懂得了尊重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行瞩目传统文化,日本早在50多年前已经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韩国也较早开始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概念并付诸行动,也成为联合国抢救人类传统文化理念的前奏,然而,我们以往的理解和措施远不够全面和完善。当下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上锐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只剩下一个剧团,成为所谓的“天下惟一团”。

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作为人类传统文化最大渊薮的中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选自廖奔《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符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社会生活而言的,它所指的主要是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

B. 曾经焕发出耀目光焰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突然遭遇后,选择了适应和转变。

C. 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这是一个客观现象。

D. 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会引起民族精神和情感的淡化,最终导致民族的变异和消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全文结构严谨。

B. 文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C.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用具体事例强调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D. 文章在论证中提到了欧洲,提到了日本、韩国,这使得本文的分析说理具有国际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等越发达,保护传统文化的难度就会越大。

B. 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注重发展农业,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C. 随着人们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国的传统戏曲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间。

D. 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破坏最严重,所以中国在保护方面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1.D 2.A 3.A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导致民族的变异和消亡”错,结合文本内容“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分析可知,原文是“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中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十八岁成人礼。在成人礼上同学们依次踏上红毯,由家长给他们戴上“成人帽”,同学们向父母恭行“拜谢礼”。然后父母和孩子携手步入“成人门”,踏上“成才路”,面对一只巨型蜡烛,许下愿望,并在《感恩的心》的动人旋律中,家长和学生互换书信。接着,几个身穿汉服的男女学生走上舞台,献上诗朗诵《青春的十八岁》.最后全体学生起立,庄严宣誓。

对于诸如此类的仪式有人大加赞赏,有人则不以为然。你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仪式,怎么看待?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提取材料的要点,,回答问题,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

有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年青人,却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皮包等。有一些年轻的白领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成功人士”、“社会地位”以及“美好生活”的象征。有学者据此认为,“消费主义”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主宰。

从以上材料可知,学者所谓的“消费主义”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

 

查看答案

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60字)

①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

②短信文学的传播媒介是手机。

③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

④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⑤短信文学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征。

短信文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应该是最具有泥土气息的,古人云:“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雨星星,一棵高梁打一升”,字里行间,就把天人关系和耕种基因充分地侵染在这一颇具清新气息的时节里。                        ,但那份存于心中的敬畏和遵从,依然故我地在中华儿女的行为举止中延续下来。

①让清明节得以用岁月之犁深耕伦理文化的深厚土壤

②虽然这些风俗习惯不见得要与庙堂之高的繁文缛节看齐

③至今,扫基、踏青、植树等清明传统习俗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下来

④因发轫于农业社会的悠悠远迈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束发、豆蔻、加冠、不惑、知命

B. 官职被贬用词:左迁、谪、除、去、黜、乞骸骨

C. 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竖子、麾下、丈人、先考、夫子

D. 科举考试等级从低到高: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