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很多人眼里,“互联网是平的”,信息可以自由流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但这只是互联网“理想国”里的单纯想象。《美国科学院院报》日前发布了一篇有关社交网络与个人政治立场的论文。研究者让支持共和党的人连续看一个月有关民主党的正面消息,让支持民主党的人连续看一个月有关共和党的正面消息,但最终的结果是,支持共和党的人更加讨厌民主党,支持民主党的人更加讨厌共和党。这也就是说,社交网络无助于弥合分歧,反而会将分歧扩大。
“人以群分”,这种现实社会中的人性特征和社会机理,在互联网空间,非但没有改变,还变得更加突出。信息的唾手可得和自由流动,并不能消除成见和误解,相反却加固了“预存立场”。在互联网空间,团结和分裂,奇葩式并存,选边站队,变得更加容易。究其原因,在于网民在网络空间容易集群化——或在相似的情境中,或在相近的心态作用之下,或受到趋同的议题影响,网民容易结群,成为一个个“易感群体”。网民一旦聚集起来,形成某一类群体,就会表现出“去个体化”的倾向。所谓“去个体化”,即群体中的情境因素阻碍个人的自我直觉。“去个体化”的个人不再感觉他们自身是独立的个体,也不再监控他们自身的行为。“去个体化”的个休在群体中失去了其自我知觉和个人认同。个体身处群体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被群体劫持了。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支持共和党的人为何会讨厌民主党了。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让人集群化,继而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即在最初偏好的方向上,群体倾向于比个体作出更极端的决定。集群后的网民更容易走极端,形成偏激的态度和取向。
政治态度的改变不是不可能,但难度很大,成本甚高。支持民主党的人,在解释信息时,不会因为所接受的信息是反向信息,就会轻易改变预先立场。一个有预存立场的人,在接受信息时,往往是有选择性的,他(她)更易于接受与预存立场和价值框架相吻合的信息。否则,就会产生认知失调。理论上,在互联网上,信息更易获取、更加多元,有助于腐蚀偏见,让认知更加客观和真实。但事实上,互联网上信息的便捷和多元,反而会强化偏见。何也?一个网民是不会均等地接受正反两方面的信息,网民更易接受与其预存立场接近的信息,而遇到反向的信息,会产生“排异反应”。天长日久,一个人在其偏见的驱动之下,就会产生这样的后果:社交网络让人的视野越来越窄,每天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在社交网络上,人们越容易“抱团”,其成见就容易加固,也越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中的“岛民”就会把自己眼中的世界,误认为整个世界,他们会固执地认为,他们所固守的偏见即是“真理”。因此,“偏见”的互联网式生存,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一大奇观。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张涛甫)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是平的”,信息可以自由流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交网络有助于弥合分歧。
B. “人以群分”,这种现实社会中的人性特征和社会机理,在互联网空间变得更加突出。
C. 在相似的情境或心态作用之下,或受趋同议题影响,网民容易团结成一个“易感群体”。
D. 在互联网上,信息更加容易获取也更加多元,这有助于腐蚀偏见,让认知更加客观和真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偏见”的互联网式生存,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一大奇观。
B.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重在提出和分析问题。
C. 本文以讲道理为主,引用《美国科学院院报》相关文章的研究成果来展开论证。
D. 文章论证脉络清楚,南“易感人群”到“去个休化”再到“群体极化”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易感群体”本为医学名词,文中用来借指在相似的情境、心态作用之下,或受趋同议题影响而结成的群体。
B. “去个体化”,即群体中情境因素阻碍个人的自我直觉,使其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存在个体知觉和个人认同。
C. “群体极化”,即在最初偏好的方向上,群体倾向于比个体作用更极端的决定,集群后的网民更容易走极端。
D. “孤岛”是指在社交网络上,人们越容易“抱团”,成见就越容易加固,个体也就成为信息海洋中孤独的岛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我们的时代精神。
下面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上游的投资、制片方,中游的发行方和下游的院线、影院与观众_____。上游片方或中游发行方提供片源,下游用户付费观看,现金流自下而上流动,_____。从票房分成现状来看,_____,其次是投资、制片方。这也是近年来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D.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生中不乏写作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总希望文质兼美,点点滴滴都“美味香浓”。于是,思想要最深,语言求最美,素材求最新……他们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效果往往欠佳,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欲望。其实,“完美也可能令人乏味”。
人的审美追求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恰如一个人练书法,日日追求每一笔的绝对完美,要成为千字如一的“馆阁体”书家,可至多成为“挑不出毛病”的文徵明,永远达不到王羲之 的妙境。当他们还在刻板地描红,追求细节的完美时,卫夫人却赋予笔画自然物态,使其变化万端,大气淋漓。如此看来,二者的高下之别,可能与见识、胸襟、气度有关,而二者的创造性及艺术表现力,亦 。同理,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丰富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胸襟和气度,而不是要求他们刻意追求语言表达与篇章结构的精美。中学生作文为什么越来越像“馆阁体”?当然跟与自然隔离,与社会脱节,与缺乏对人生的思考紧密相关……
( ),“断气”“断魂”也在所难免。让学生有机会和自然、社会、人生亲密接触。知道了大局才不会只求小局部;有了 的“大气象”,才不会一味雕琢细节而落入 的“小蒸腾”。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令人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B. 一些“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令人疲倦,难以使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C. 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D. 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疲倦,难以使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炉火纯青 不言自明 云蒸霞蔚 繁花似锦
B. 炉火纯青 不言自明 云飞泥沉 繁花似锦
C. 游刃有余 不相伯仲 云飞泥沉 目眩心花
D. 游刃有余 不相伯仲 云蒸霞蔚 目眩心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终极追求,且足不出户,思不离庐,势必陷入将写作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B.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足不出户,思不离庐,且以此为终极追求,势必将写作陷入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C.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终极追求,且足不出户,思不离庐,势必将写作陷入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D.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足不出户,思不离庐,且以此为终极追求,势必陷入将写作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写无身体优势的蚯蚓,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是因为用心专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螃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用心浮躁。
(2)苏轼在《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突出吹箫之人技艺高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的两句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