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 小学而大遗
B. 天下云集响应
C. 金就砺则利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河内凶 凶:凶险
B. 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C. 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 君子不齿 不齿:看不起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
(2)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思想一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旅怀
[唐]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
B. 颔联的第二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C.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D. 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四句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愁绪。
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1.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B.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C.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D.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 “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日。
C. 黍,五谷之一。关于五谷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稻、黍、稷(粟)、麦、菽(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大麻)、黍、稷、麦、菽。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因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区在南方,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后用五谷作为粮食的泛称,或择其一二代指粮食。
D. 贯,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B. 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C. 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 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直直地站立,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2)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