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唐)杜甫 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随风且间...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唐)杜甫

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

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注)①浮蚁:指酒

1.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北雪”、“胡云”是因北方多雪,长沙属南方,偶有雪。

B. 颔联写雪随风而飞,间有未落之叶,在雨雪之中诗人不能赏花.

C. “金错囊徒罄”句写作者已经囊中羞涩,已经没有买酒的钱了。

D. “银壶酒易赊”是诗家常用语,藏一字于其中,“易”实“不易.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清新自然 B. 雄起瑰丽 C. 高亢豪放 D. 沉郁顿挫

3.结合全诗赏析画线句。

 

1.B 2.D 3.示例:通过间接抒情写出作者面对着漫天的飞雪, 感受着凌列刺骨的寒意,预饮酒,却无人与之为伴,无人与之对酌的孤独情状,诗人只能等待归巢的“昏鸦”。这“昏鸦”这一意象卷入落魄的流浪人的心里,即言诗人等待时间之久,又写出了诗人的形单影只,漂泊无着,有家难归的孤寂与苦闷,感染力强。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及综合赏析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作答这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选项B,“在雨雪之中诗人不能赏花”理解有误。原诗中“带雨不成花”说明的是雪夹杂着雨,不能形成雪花。故答案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风格的理解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结合所给选项,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风格的确定,进而准确把握诗歌的风格。选项A,清新自然,从诗歌的内容看是写雨雪天气,所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理解有误;选项B,雄起瑰丽,本诗中写作内容很低落很凄清,所以说“雄起瑰丽”理解有误;选项C,高亢豪放,这根本不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所以选项D,“沉郁顿挫”理解准确。故答案选D。 3.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句的能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要注意先明确诗歌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最后要扣住诗歌的情感主题。诗句“有待至昏鸦”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诗人无人问津的孤独和寂寞,从时间上看“昏鸦”已经很晚了,但是诗人仍然是孤单的一个人,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阴翳礼赞(节选)

[日]谷崎润一郎

①京都有一家著名餐馆,叫“草鞋屋”。这家餐馆的客厅历来不用电灯,以点燃古老的烛台而广为人知。日本的漆器之美,只有在这朦胧的微光里才能发挥到极致。烛火摇曳,灯影里的饭盘、饭碗,一眼瞅去,蓦然发现这些涂漆的餐具变得幽深、厚重起来,具有先前无可比拟的魅力。可以说,没有“黯淡”作为条件,就无法体味漆器之美。自古以来,漆器的肌理唯有黑、褐、红,这三种颜色是一重重“黑暗”堆积出来的,可以看做是在包裹四围的黑暗中的必然产物。漆器上泥金的豪华绚烂的画面大半潜隐于黯淡之中,催发着一种无可名状的闲情余绪。而且,那闪光的肌理,于暗中看上去,映着摇曳的灯火,使得静寂的房间里,仿佛有阵阵清风拂面而来,不知不觉将人引入冥想之中。假如阴翳的室内没有一件漆器,那烛光火影酿造出来的奇妙的梦幻世界,还有那闪动的光明所荡起的夜的脉搏,真不知要减损几多魅力啊!这正如榻榻米上有几条小河在流淌,水聚满了池子,随处捕捉着灯影,逐渐变得纤细、幽微、闪闪跳跃,在夜的肌肤上织造着泥金画般的绫罗。我每次端起汤碗来,就感到掌心里承载着汤汁的重量,我最爱那新鲜而温暖的情味。那感觉宛若手里捧着一个刚落地的婴儿胖乎乎的肉体。汤碗至今依然使用漆器,这是很有道理的。

②我把汤碗置于面前,汤碗发出咝咝声,沁入耳里。我倾听着这遥远的虫鸣般的声音,暗想着我即将享用的食物的味道,每当这时,我便感到堕入了三昧之境。这是黑暗中闪烁的烛光与漆器,合奏出来的无言的音乐所起的作用。漱石先生曾经在《草枕》一书中赞美羊羹的颜色,这么说来,那种颜色不也是冥想之色吗?冰清玉洁的表层,深深汲取着阳光,梦一般明净,含在嘴里,那感觉,那深沉而复杂的色相,绝非西式点心所能见到。奶酪等与之相比,何其浅薄、单调!这羊羹盛在漆器果盘里,其表面的色泽看起来明显地黯淡而深沉,同样唤起人的冥想。人将这种冰冷滑腻的东西含在嘴里的时候,感到室内的黑暗仿佛变成一个大糖块,在自己的舌尖上融化。哪怕是口感不佳的羊羹,这时也会平添一层特别的美味。细想想便会明白,我们的饭菜总是以阴翳为基调,和“暗”有着割不断的关系。

③也许有人说,黯淡光线里的模糊之美不是真正的美。然而前面已经说过,我们东方人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使阴翳生成,就是创造美。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如此。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

④最近《大阪朝日新闻》有文章嘲笑大阪府官员为了开辟高尔夫球场,滥伐森林,毁坏山丘。将深山老林里的暗影也要剥夺,简直是昧着良心造孽。不过,这也是一种牢骚话,我也深知今天的形势很难得,不管怎么说,日本既然沿西方文化迈出了脚步,也就只好勇往直前了。然而,我们必须觉悟,只要我们皮肤的颜色不变,我们所承担的损失将永远压在自己的肩头。当然,我写这些的意思是,我想在某些方面,例如文学艺术等,或许也还有弥补这种损失的办法。

⑤我想,我们已经失去的阴翳的世界,至少要在文学的领域唤回来。使文学的殿堂庇檐更深,将过于明亮的空间塞进黑暗,剥去室内无用的装饰。不一定家家如此,哪怕先有一家也行。究竟如何呢? 姑且先把电灯熄灭看看吧。

1.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2.分析第②段引漱石先生在《草枕》中对羊羹的描写的目的。

3.分析第③段的作用。

4.评析第⑤段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

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这一次,人类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③作者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动态的“开始”,强调人类历史时间线的“点”,更有代入感。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去探索人类历史动态的前进过程。

④使用工具,使我们与兽类彻底区分开来;文化,让我们得以交流,结成社群,进而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农业诞生,自此人类不再居无定所,得以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产生阶层和阶级;终于,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来临,国家得以产生,它更高效地组织生产,庇护具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国民,也制造了压迫和国家间更具毁灭性的战争。

⑤有趣的是,回看历史,国家往往是一个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比如中国史,朝代更迭是叙事的主基调,而深入一个朝代,帝王来去又常常是叙事的主线。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最深刻的阶段,正是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史料更丰富,更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如今依然处于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依然习惯性地以国家为切入点去思考历史。

⑥本书作者是考古学家,因而更关注历史本身。我们回看历史,常基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投射历史,从而存在曲解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研究中,常常强调要站在当时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原因。在这方面,凯利这样的考古学家却有着先天“优势”,因为他考察的对象是客观实体,是未经前人“加工”的素材,从而可以科学的方式去考察分析。虽然其中一些对历史逻辑的模拟带有主观性,但总的来说,还原历史的概率大大增加。

⑦凯利在本书第二章“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中,介绍了其工作和思考方式。这一章看似是个人总结,却是后续介绍人类历史的重要铺垫,增强了后文叙事的力量,因为它描述的就是考古学家剖析历史不一样的力量。比如,他介绍考古学家面对著名的“奥茨”原始人遗体时追根溯源的方式,展示了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这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⑧考古学家独特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使凯利对人类社会有了新的思考。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凯利提出了他乐观的预期,那就是“第五次开始”。国家为主体的历史运作方式加快了人类进步的效率,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提升;与此同时,其弊端也不断涌现。

⑨我们需要新的开始。在凯利看来,这一次,与此前我们常常被历史进程推着走不同,人类已经有了更多主动改变世界的可能。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在第五次开始中扮演重要力量。互联网提高了信息流转的速度和广度,如今一个中国青年可能和美国人一样听着阿黛尔的新歌,这只是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注解而已,其背后则体现了人类全球化交流和协作的力量。这将推动人类的进化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⑩凯利的寄望在今天似乎有些让人难以信服。毕竟,全球范围正在因为贸易产生争端,区域联合的范本欧盟也显得岌岌可危。但是,人类历史的进化从来不是单线的,当年欧洲发起一波全球化贸易过程的时候,伴随的是血腥的殖民化过程。而如今的全球化过程已然理性许多,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一个可以协商的过程,而非暴力的开始。这体现的正是凯利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人类现在已经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有自我教育的历史”,前者让人类具备了沿着进化轨道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后者让我们在伦理和道德上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⑪凯利是技术乐观主义者,他让我们相信,人类将利用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改造世界。凯利还是人类道德底线乐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诸如人工智能的技术,最终会导致大面积失业,成为阶级对抗的“自毁”路径。

⑫“第五次开始”,已经开始。我们对人类此前历史积淀的技术和伦理充满信心。这一次,我们将走得更远,走向人类更好的目标。

1.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用类比论证,证明《第五次开始》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样数据丰富、逻辑严密。

B. 用对比论证,证明那些“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就以为人类暴力爆发”的观点必须批评。

C. 用引证,证明整体来看,人性中的善要远大于恶,因此人们对未来应抱有足够的信心。

D. 用例证,证明人们不能仅仅根据个人对局部现象的直观感受就作出对人类的悲观判断。

2.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根据文中信息,简要介绍《第五次开始》这本书(80字左右)。

4.以下题目中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 我们需要新的开始——以《第五次开始》为例

B. 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以罗伯特•L.凯利为例

C. 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读《第五次开始》

D. 洞察人类历史的力量——评《第五次开始》

5.在第⑧-段中,呈现了凯利对未来乐观的预期。请对凯利的这种观点作评析。

 

查看答案

按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小李与小黄常常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可谓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小李同伴都很贪玩,而他勤奋读书,老师赞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小黄因考试失利而懊丧不已,朋友们安慰他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小黄自己家境贫寒,却还想资助小李,小李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__________

对观众来说,看综艺、追偶像的目的除了放松、娱乐之外,汲取正能量也是一大需求。从《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屡受热捧,到《最强大脑》等节目选手被视为榜样,都证明了这一点。不仅上述棚内综艺,                                                                    。在新一季的许多档真人秀中,我们都可以欣喜地看到明星地位正在弱化,文化与正能量输出的意识逐渐增强。

①在这个过程中正能量的传递变得更加重要

②户外真人秀在这方面也应大有作为

③与观众获得共鸣

④户外节目能够突破舞台和场景录制的限制

⑤利用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时代素材

⑥让观众在欢笑之余进行更多的自我观照

A.⑤①②⑥③④        B.②④⑤③⑥①        C.③②④①⑥⑤        D.④②①⑥⑤③

 

查看答案

按要求补全下面空缺。

(1)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北宋·秦观《_______·郴州旅舍》)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