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份请示,在语言运用、格式、标点符号上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关于...

下面是一份请示,在语言运用、格式、标点符号上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关于组织“人生百里行”活动的请示

×县教育局:您们好!

为了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积极落实团中央提出的“三走”精神,让学生养成坚持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激发同学们不断挖掘潜能、挑战自我,进而实现人生突破。我校团委拟于2018年9月24日组织学生开展以“人生百里行”为主题的徒步活动,期间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致敬祖国母亲。具体活动方案见附件。

以上请示妥否,请指正。

×中学

2018年9月12日

 

①删去“您们好!” ②“挑战自我”后加上“的热情”,与前面“激发”搭配;③“期间”改为“其间”; ④《我和我的祖国》书名号改为引号;⑤“指正”改为 “批复”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的是词语、标点应用文格式方面的正确使用能力。这篇应用文是一则请示。题干已经提示这则请示在语言运用、格式、标点符号上有五处不当,要求指出并加以修改。称呼是“×县教育局”,是一个单位而不是人,所以就不能再说“您们好!”应该删去“您们好!”“激发……、挑战自我”搭配不当,“激发”缺少宾语“的热情”,所以应在“挑战自我”后加上“的热情”,与前面“激发”搭配。“期间”和“其间”的区别:“期间”是指某段时间内。“其间”可用于指时间、空间及其它方面。“其间”表示的时段可长可短,“期间”表示的时段则不能太短。如:抗战期间。“其间”前面不能加修饰语,“期间”前面必须加表示时段的修饰语。例如:可以说“这期间”,不能说“这其间”;可以说“在部队工作期间”,不能说“在部队工作其间”。此处是指2018年9月24日组织学生开展的“徒步活动”,时间较短,且前面没加修饰语,所以要把“期间”改为“其间”。《我和我的祖国》书名号改为引号。“”只是一个活动,而不是书刊名称。这是一则请示,自然是希望县教育局“批复”,而不是“指正”,所以要把“指正”改为“批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姓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符号,也是跟随一生的形象标签,在起名上求新求变、追求个性,______是人之常情。虽然用生僻字起名是值得尊重的个人权利,但这并不值得鼓励。仅仅因为名字中有生僻字就买不了车票、办不了电话卡:在公共服务上处处碰壁,这样的“窘境”是时候改变了。不仅如此,生僻字还是______的汉字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个字都记录着一段汉字的历史,传递着文化的印记。用起名的方式来传承这种文化,不失为一种令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法。

也别小看了人们对生僻字的接受能力,不久前,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红遍网络,这首歌_______了70多个生僻字,串连成一首歌,一时引起无数网友学唱。不仅如此,各个领域的网友还_______地改编了法律版、地学版、乐高版等等版本的《生僻字》,玩得不亦乐乎,让人不得不感慨:高手在民间啊!由此可见,(   ),只要方法对了,就能让人们对生僻字产生兴趣。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生僻字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B. 网络的传播力确实不可小觑

C. 民众的接受力真是大有可为

D. 民间的创造力的确令人刮目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来    渊源流长    收集  津津有味

B. 固然    源远流长    搜集  津津有味

C. 本来    源远流长    收集  饶有兴致

D. 固然    渊源流长    搜集  饶有兴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用生僻字起名虽然是值得尊重的个人权利,但这并不值得鼓励。

B. 虽然用生僻字起名并不值得鼓励,但这也是值得尊重的个人权利。

C. 虽然用生僻字起名是值得尊重的个人权利,但并不值得鼓励。

D. 虽然用生僻字起名并不值得鼓励,但也是值得尊重的个人权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无论进退都忧国忧民的情怀。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3)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横空出世,吞吐宇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其展翅而飞,无所阻挡的气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唐)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谿。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注释)①乾元二年(759)五月,岑参任为虢州长史。供职州县,并非诗人所愿。“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题虢州西楼》)。这首诗即作于虢州任上。②诸子:指诗人的各位友人。③酒榼():酒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亭高鸟外、客与云齐,视角由下而上,极写亭高凌云的气势,开篇落笔不凡。

B. 树影点点,千家隐约,苍天相衬,万岭显低,描绘紧扣“观眺”,画面辽远壮阔。

C. “残虹”急雨”暗合早秋,一“挂”一“过”有静有动,大笔着眼,气象恢宏。

D. 青壁见峭,亭中有酒,瓜田溪绕,色彩相衬,远眺转近观,由实而虚,风光别致。

2.结合全诗,简析“微官何足道”所蕴含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朵尔直班,字惟中,木华黎七世孙。朵尔直班甫晔而孤,育于从祖母。拜住,从父也,请于仁宗,降玺书护其家。稍长,好读书。年十四,见文宗,适将幸上都,亲阅御衣,命录于簿,顾左右无能书汉字者,朵尔直班引笔书之。文宗喜,命为尚衣奉御,寻授工部郎中。元统元年,擢监察御史。首上疏,请亲祀宗庙,赦命不宜数。又陈时政五事,其一曰:“太史言三月癸卯望月食既,四月戊午朔,日又食。皇上宜奋乾纲,修刑政,疏远邪佞,颛任忠良,庶可消弭灾变以为祯祥。”乃复条陈九事上之。正月元日,朝贺大明殿,朵尔直班当纠正班次,即上言:“百官逾越班制者,当同失仪论,以惩不敬。”先是,教坊官位在百官后,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俾入正班朵尔直班执不可撒迪曰御史不奉诏耶朵尔直班曰事不可行大夫宜覆奏可也。”丞相伯颜、御史大夫唐其势二家家奴怙势为民害,朵尔直班巡历至漷州,悉捕其人致于法,民大悦。及还,唐其势怒曰:“御史不礼我已甚,辱我家人,我何面目见人耶?”答曰:“朵尔直班知奉法而已,它不知也。”唐其势从子马马沙为钦察亲军指挥使,恣横不法,朵尔直班劾奏之。马马沙因集无赖子欲加害,会唐其势被诛,乃罢。迁太府监,升侍书学士、同知经筵事。寻出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阶荣禄大夫。至官,询民所疾苦,知米粟羊豕薪炭诸货皆藉乡民贩负入城,而责室僮奴、公府隶卒争强买之,仅酬其半直。又其俗编柳为斗,大小不一,豪贾猾侩得以高下其手,民咸病之。即饬有司厉防禁,齐称量,诸物乃毕集而价自平。又存恤孤老,平准钱法,清铨选,汰胥吏,慎勾稽,兴废坠,巨细毕举。苟有罪,虽勋旧不贷。王邸百司闻风悚惧。朵尔直班立朝,以扶持名教为己任,荐拔人才而不以为私恩。留心经术,凡伊、洛诸儒之书,未尝去手。喜为五言诗,于字画尤精。其在经筵,开陈大义为多。间采前贤遗言,各以类次,为书凡四卷。卒于黄州兰溪驿,年四十。

(《元史·列传第二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俾入正班/尔直班执/不可/撒迪曰/御史不奉诏耶朵尔直班曰/事不可行/大夫宜覆奏可也

B. 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俾入正班/朵尔直班执不可/撒迪曰/御史不奉诏耶朵尔直班曰/事不可行/大夫宜覆/奏可也

C. 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俾入正班/朵尔直班执不可/撒迪曰/御史不奉诏耶/朵尔直班曰/事不可行/大夫宜覆奏可也

D. 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俾入正班/朵尔直班执/不可/撒迪曰/御史不奉诏耶/朵尔直班曰/事不可行/大夫宜覆/奏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监察御史:隋朝始设,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B. 癸卯望:“癸卯”干支纪日,“望”月相纪日,古代每月初一、三十分别叫朔、晦。

C. 从子:侄子。从,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父”,是伯父、叔父的通称。

D. 铨选:选才授官。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一般由吏部按规定选补某种官缺。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朵尔直班忠于职守。他一生为官京城,多次上疏,条陈时政,主张整顿朝纲。

B. 朵尔直班奉法无私。他惩治不法,为民除害,弹劾权贵,荐拔人才不以为私恩。

C. 朵尔直班勤政爱民。他问民疾苦,打击豪贾猾,存恤孤老,平准钱法,巨细毕举。

D. 朵尔直班好学多才。他通晓汉语,留心经术,喜为五言诗歌,尤精字画,为书四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疏远邪佞,颛任忠良,庶可消弭灾变以为祯祥。

(2)即饬有司厉防禁,齐称量,诸物乃毕集而价自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同此心

老舍

他们三个都不想作英雄。年岁,知识,理想,都不许他们还沉醉在《武松打虎》或《单刀赴会》那些故事中。

可是,他们困在了亡城。只有一个缝留给他们一一低首去作行尸走肉。

王文义是三个中最强壮的。差一年就大学毕业了,敌人的炮火打碎他的生命的好梦。假若他愿意等着文凭与学士的头衔,他便须先承认自己是亡国奴。他把墙上的一面小镜打得粉碎,镜中那对大而亮的眼,那个宽大的脑门,那个高直的鼻子,永将不能被自己再看见,直到国土收复了的一天。

他把范明力和吴聪找了来,两个都是他的同年级而不同学系的学友。“有了办法没有?”

“我们逃吧?”吴聪试着步儿说,语声似乎是被羞愧给管束住。

“逃?”王文义低声的问,而后待了半天才摇了摇头:“不,不能逃!逃到哪里去?为什么逃?难道这里不是我们的土地?”“我也这么问过自己,”吴聪的语声高了些,“我是这么想:咱们死在这里太可惜,而且并没有什么好处。”

“是的,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可惜;三个人的力量太小,无益。”王文义点着头说。忽然,他立了起来:“可是,亡国奴是没有等级的,一个大学生和一个洋车夫没有丝毫的分别;再从反面来说,在为国牺牲上,谁的血洒在地上都是同样的有价值。我不逃,我要在这里死。”“我明白了你的意思!”范明力的厚嘴唇掀动着,“死不是为急速结束这一生,而是把一点不死的精神传延下去。”

“好吧,”吴聪把窄胸挺起来,“说你的办法吧!我愿意陪伴着你们去死!”

“我们先立誓!”

“吴聪,范明力,王文义,愿为国家而死,争取民族的永远独立自由!”

在驴儿胡同的口上,无论冬夏老坐着一个老婆婆。她的职业是给穷人们缝补缝补破鞋烂袜子,老少男女都呼她“好妈妈”。有人说,她本是姓“郝”的。

她不识字,不晓得国家大事,可是她知道恨日本。现在,满天飞的,遍地跑的,杀人的,放火的,都是日本。

最使她不痛快的,是马路那边站岗的那个兵。他的长刺刀老在枪上安着,在秋阳下闪着白亮亮的冷光,他的脚是那么宽,那么重,可那是“咱们”的地。

凡是能来杀或打这个兵的,她便应当呼之为一一容或她会说这个一一英雄,只要他敢去收拾那个兵。

啊,那兵又换班了。我们的英雄啊,怎么还不来?还不来?老妈妈盼祷着。

好消息来了!拉车的王二拿着双由垃圾堆上拾来的袜子,蹲在她旁边,他偷偷说:“好妈妈,听说我们两个小伙子,把他们的一车炸弹全烧完,还打死他们五六个兵!”“听说那俩小伙子是跑进一家小肉铺去,跑进去就没影儿啦。好妈妈,你看肉铺的人也真有胆子,敢把俩小伙子放走!我们有骨头的,好妈妈?”

好妈妈几天没用过的笑容,由心中跳到脸上。“要是有人敢打那边的那个东西,我也敢帮忙,你信不信?”“我怎么不信?我要有枪,我就敢过去!有了一个不怕死的,接着就有十个,一百个,一千个,是不是,对不对?”

第二天,都快到收活的时候了,来了个面生的小伙子,大眼睛,宽脑门,高鼻子。好妈妈刚要拿针,那个小伙子拦住了她。“明天我来取吧,天快黑了。回家吗?一块儿走?”一同进了驴儿胡同,少年低声的问:“这条胡同里有穿堂门没有?”

“你是好人!”好妈妈点头赞叹。“我告诉你,这里路南的第十个门,有个后门,可是没法打穿堂儿,那是人家的住宅呀。”

少年没有言语。好妈妈慢慢的想出来:“行!我要准知道你什么时候来,我可以托咐倒脏土的李五给你们开开门。”

“我明天早晨八点来!”

“就是卖杏茶的周四过来的时候?”

“好!卖杏茶的过来,那个门得开开!”

“你知道我要干什么?”

“知道!你的心,我的心,都是一样!”

次日,好妈妈早早就到了。“杏儿一一茶哟。”周四就快到她面前了,她的眼几乎不能转动。忽然,直象一条黑影儿,由便道上闪到马路边的一棵柳树后,紧跟着,枪响了,一声两声。那个兵倒在了地上。南边北边响了警笛。那条黑影闪进了驴儿胡同。

也就是刚四点钟吧,她想收活回家,她的心里堵得慌,正在这么想,取袜子的来了!她几乎不肯相信自己的眼晴!他蹲在一旁,看着袜子,低声的问:“早晨我打死他没有。”

好妈妈微微一摇头。“他装死儿呢,一会儿就爬起来了。”“呕!下回得用炸弹!

你要是有枪啊,给王二一支,他也愿意干。”

“有的是人,妈妈!”

“哎,下回来,打准一点!”好妈妈的心里又不堵得慌了。

他们三个又坐在一处,互相报告着工作,并且计划着以后的办法。

王文义不得意,也不失望:“咱们的成功与失败都没关系,唯一的好处是把未死的人心给激动起来了。咱们的心,大家的心,都并差不很多。我们只是作了应该作的事,至多也不过是先走了一步而已。好吧,我们商量明天的事好吧。

(选自老舍《火车集》,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三个都不想作英雄……可是他们困在了亡城。”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王文义等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

B. 年老的郝妈妈没有知识,也不懂国家大事,可是在国难当头之际却深明大义,无所畏惧,表现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C. 小说第二部分集中写了抗击侵略者的具体场景,“大眼睛,宽脑门,高鼻子”的小伙子刺杀敌人未能成功,郝妈妈非常失望。

D. 在王文义看来,行动的意义在于“把未死的人心给激动起来了”。小说以“人同此心”为题,简练明确,内涵丰富。

2.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请简要分析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特点。

3.《人同此心》这篇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哪些特色?请从《红楼梦》《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为例,谈谈你对其谋篇布局特点的体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