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面前,强烈的“危机感”很容易催生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念,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从而为经济建设树立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果敢行动。

以“GDP挂帅”为集中体现的发展观念,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了。十九大报告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概括当前我们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已然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有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科技与文化等很多方面。“强”是多维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

新发展观不再能“化简”“还原”成某个单一维度。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每一次生产大发展都使社会生产达到了一个之前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并且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那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宏观叙事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生产力成就被人们与“一般化”“普适化”的道路连接起来了。这条路上有大的“驿站”,也有小的“台阶”,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

我们认为新产业革命是指向未来的,它的路径未定,不同的经济体都要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路径。不仅如此,新产业革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特征也是开放的,充满意想不到的可能。没有谁能够完全清晰地描绘未来的情景,又怎么能够笃定地认为未来企业就是某个据说代表未来的“标杆”企业整齐划一的复制呢?

(摘编自杨斌《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观?》)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强烈的“危机感”容易催生单一维度的发展观念。

B. 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我们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增长,也要关注环保、创新等。

C. 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领域中单一维度的观念,以及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规律。

D. 新产业革命的终极形态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经济体新产业革命路径也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单纯追求GDP具有时代必然性。

B. 文章认为“强起来”无法仪用“数”来理解和测度,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

C. 文章提出新发展观后,接着分析“一般规律”的来源,进而说明后者不具备普适性。

D. 文章论述新产业革命时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指出未来企业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开启了现代工业,之后的每次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

B. 如果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道路视为各国必由之路,就会在认知上导致“专断论”。

C. 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必然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

D. 评判产业体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

 

1.C 2.B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C项,“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规律”,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以及“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这里否定的“规律”,并非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真是的规律,而是被西方发达国家主观臆断的“规律”,是所谓的“规律”。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B项,“文章认为“强起来”无法仪用“数”来理解和测度,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中“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表述错误。文中第二段指出“‘强’是多维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加‘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第三段通过论证分析得出结论“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这里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方法”,而不是“原因”。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意思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本题A项,“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开启了现代工业”,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选项中只强调“发明”,而忽视“广泛应用于生产”这一重要条件,表述错误。C项,“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必然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中“必然”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相关表述为“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据此我们只能推断出“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可能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不能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D项,“评判产业体系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不合文意,根据原文表述“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可知评判产业体系可以给出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学们,人类对意义的追寻永远不会停息,追寻意义是人类自身的价值所在。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境遇是好是坏,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金钱、地位、权力,已经成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但愿我们不要让利益掩盖良心,而应厚德载物。我们所追求的,理应是较名与利更能持久的东西。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其实人生的意义并没有那么的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你的存在,让你周围的人感到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是因为你的出现让周围的人苦不堪言。生而平凡,可以让家人更好;小有所成,可以让团队更好;身居要职,可以让国家和社会更好。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毕业典礼致辞

以上是三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致辞的片段,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则呢?请阐述你的态度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完全农业循环流程示意图,请将该流程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社团书画社新任社长的就职演说,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各位社友:

大家好!今天能当选为书画社社长,我深感荣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因在家受令尊的影响,我从小喜爱书法和国画。从小学起,本人就惠顾各类书画比赛,并多次荣获大奖,有一定书画造诣。今天被选为社长,我一定恪尽职守,不负众望,为大家服务。大家在练习书画过程中,如有疑惑,我一定不吝辅导。也希望大家务必配合我的工作,齐心协力把书画社办得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阅读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这是一个宝贵的观察角度,可以让城市建设者、治理者______________,拓宽思路,每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都应该具有独特的定位,都应该涵养出独特的品格、个性和气质,这座精神城池不能建立在沙之上,更不是臆想的______________,而应该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市民群众鲜活的日常实践之上,然后再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凝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魂。通过对市民阅读偏好的画像和精描,有助于厘清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过去40年,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______________的成就。但这一城市化的进程,更多还是被放在经济的度上去考查。然而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视角里,城市化的成绩相对偏弱。我们置身于城市的大多数非标志性市区,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事实上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很难概括

(            )。但当一座城市的文化人格充分发育之后,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提炼自然______________。市民的阅读生活,无疑是培育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独树一帜    海市蜃楼    举世瞩目    迎刃而解

B. 另辟蹊径    海市蜃楼    令人侧目    迎刃而解

C. 另辟蹊径    空中楼阁    举世属目    水到渠成

D. 独树一帜    空中楼阁    令人侧目    水到渠成

2.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标志性市区事实上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很难描绘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B. 事实上,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非标志性市区,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很难让我们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概括。

C. 置身于城市的大多数非标志性市区,我们事实上很难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描绘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D. 事实上,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非标志性市区,我们很难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概括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跟城市一样,如果缺乏独特的精神文化内画就很难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

B. 城市跟人一样,如果缺乏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就很难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

C. 城市跟人一样,如果要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就必须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

D. 人跟城市一样,没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就不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仙境中杨贵妃,让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楚楚可怜的形象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3)高适《燕歌行》最后四句淋漓悲壮,感慨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哪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