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表述,但“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中国”和“中土”,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有夏之居”,久有“中国”的成说。《史记·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强调洛邑为“天下之中”的两点理论根据——“居九鼎”和“四方入贡道里均”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九鼎”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中国”和“夏”密不可分,无“夏”则无所谓“中国”。成周“中国”说,标志着“中国”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到春秋之世,“中国”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华夏”的异称,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为“有夏之居”“中国”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这是对成周“中国”说的考古学诠释,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在追溯“最早的中国”时,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所谓“最早的中国”,实际上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夏代以前的历史,《史记五帝本纪》是最重要的文献材料。《太史公自序》中明确指出夏禹画九州的历史功绩是对五帝时代开创的华夏文明的接续与发展,“最早的中国”必然要求之于五帝时代。黄帝乃“五帝”之首,其最显赫的事迹是伐蚩尤而赢得天下诸侯拥戴。与此同时,“天下有不顺者,黃帝从而征之”,这和三代之君征伐不臣诸侯颇相类似。此外,黄帝时代已有初具规模的统治机构,如“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当时黄帝部落无疑就是“万国”之中的“中国”。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之后帝颛顼和帝喾,则代表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尧舜时期,“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进一步完善,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在此文明链条中,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标志着“中国”观念的萌芽,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近年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建筑和墓葬,真切地反映了黃帝时代的文明景象,展示了“最早中国”的瑰丽与繁华。
(摘编自孙庆伟《最早的中国: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人将都城建于成周,并继承了夏代以来的政治传统,称成周为“中国”和“中土”。
B. “中国”是夏商周三代遵守的政治秩序,后成为区隔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符号。
C. 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他伐蚩尤而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D. 黄帝时期国家统治形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中国”观念萌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及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从考古学层面证明了“有夏之居”“中国”说。
B. 文章首段指出追溯“最早的中国”必须回到政治和文化层面,这是第二段论证的前提。
C. 文章概述五帝时代的文明演进史,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D. 文章追溯“中国”观念的源头,从夏商周三代一直上溯到五帝时期,将探讨推向深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铭文,因此铭文不能够作为追溯“中国”观念的依据。
B. 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
C.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证明了《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真实可信。
D. 如果有新的文献资料或考古证据,那么“最早的中国”的年代有可能再往上追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陈小姐带着在婴儿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婴儿车折叠放好,否则就多交1元的行李费。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小孩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非常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则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其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下,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反响,议论不一。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B.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C.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的“敲扑”是一种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反欲斗两主
D. 吾从而师之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从小路
B.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
C.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应当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