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于日前通过。该方案包括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七个领域。从这些领域基本可以看出,人们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希望能够得到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型消费。

对于我国促进消费升级来说,真正需要提振的是有质量的服务消费,通过消费升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当然,提振消费尽管带有功能性,但落实促进消费政策,终极目的是提高居民消费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需要科学决策,如结合各种机构的大数据进行行为与趋势分析;也需要扎扎实实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只有为服务提供方带来“硬约束”,才能真正优化消费中的服务与提升产品的质量。

(摘编自祝乃娟《消费升级是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10月13日)

材料二:

药品集中采购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方案,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惠民举措,随着其他配套改革持续跟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增强。

去年11月,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试点工作启动,以全国4个直辖市和包括西安、厦门在内的7个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作为集中采购主体,组成“4+7”联盟,和医药仝业谈判议价。截至目前,11城药品带量采购相继落地,中选降价的25个药品价格平均降幅在52‰%。此次药品带量采购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一致,以确保降价不降质。带量采购全面落地后,一方面国内仿制药企业无法维持仿制药的高价格,另一方面到期的外企原研药品也受到冲击。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唐先伟表示:“‘4+7’倒逼医药工业更着重研发,提高行业竞争能力。”

(摘编自车丽《1l城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落地,25种药品降价超一半》,央广网2019年3月31日)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

材料四: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后,有利于扩大企业进项税抵扣范围,调动企业积极性中国坚持减税与完善税制并重,向现代增值税制度迈进。在“营改增”基础上,政府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多措并举,增值税改革已成为减税核心内容和推进产业转型的“重头戏”。

摘编自《增值税改革政策解读》,中国税务网2019年4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落实促进消费政策,政府主要职责在于科学决策与完善行业规范,以提振消费满足消费者对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型消费的需求。

B.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可看出,政府在百姓健康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制定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政策,敦促服务方提升质量。

C. 增值税只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这一税务改革政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D. 材料二中政府通过带量采购倒逼医药企业着重研发,材料三中政府通过退税扶持研发等现代服务业,这都表明政府对企业研发的重视。

3.为了增强企业和个人的获得感,政府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D 2.B 3.(1)政策引领。科学决策,通过完善促进消费机制、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确保百姓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消费。(2)规范市场。完善行业规范,约束服务提供方,优化企业服务,提升产品质量。(3)推动研发。或为研发企业减税,引导企业主动研发,或提高行业标准,倒逼企业重视研发,提升企业竞争力。(4)改革税制。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企业税负,推进企业产业转型。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D项,以偏概全,文中“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题干中少“主要”,同时,营改增后扩大企业进项税抵扣范围,降低企业税负,也降低了财政收入来源。故选D。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说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可以看出是错误的,材料一中“从这些领域基本可以看出,人们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希望能够得到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型消费”“通过消费升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等地方可以看出,是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明问题,并不是国家的角度,同时,材料二主要是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无中生有。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从文中“提振消费尽管带有功能性,但落实促进消费政策,终极目的是提高居民消费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需要科学决策,如结合各种机构的大数据进行行为与趋势分析;也需要扎扎实实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只有为服务提供方带来‘硬约束’,才能真正优化消费中的服务与提升产品的质量”“ 此次药品带量采购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一致,以确保降价不降质。带量采购全面落地后,一方面国内仿制药企业无法维持仿制药的高价格,另一方面到期的外企原研药品也受到冲击”“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唐先伟表示:“‘4+7’倒逼医药工业更着重研发,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在‘营改增’基础上,政府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多措并举,增值税改革已成为减税核心内容和推进产业转型的‘重头戏’”等语句可概括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表述,但“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中国”和“中土”,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有夏之居”,久有“中国”的成说。《史记·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强调洛邑为“天下之中”的两点理论根据——“居九鼎”和“四方入贡道里均”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九鼎”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中国”和“夏”密不可分,无“夏”则无所谓“中国”。成周“中国”说,标志着“中国”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到春秋之世,“中国”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华夏”的异称,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为“有夏之居”“中国”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这是对成周“中国”说的考古学诠释,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在追溯“最早的中国”时,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所谓“最早的中国”,实际上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夏代以前的历史,《史记五帝本纪》是最重要的文献材料。《太史公自序》中明确指出夏禹画九州的历史功绩是对五帝时代开创的华夏文明的接续与发展,“最早的中国”必然要求之于五帝时代。黄帝乃“五帝”之首,其最显赫的事迹是伐蚩尤而赢得天下诸侯拥戴。与此同时,“天下有不顺者,黃帝从而征之”,这和三代之君征伐不臣诸侯颇相类似。此外,黄帝时代已有初具规模的统治机构,如“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当时黄帝部落无疑就是“万国”之中的“中国”。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之后帝颛顼和帝喾,则代表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尧舜时期,“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进一步完善,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在此文明链条中,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标志着“中国”观念的萌芽,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近年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建筑和墓葬,真切地反映了黃帝时代的文明景象,展示了“最早中国”的瑰丽与繁华。

(摘编自孙庆伟《最早的中国: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人将都城建于成周,并继承了夏代以来的政治传统,称成周为“中国”和“中土”。

B. “中国”是夏商周三代遵守的政治秩序,后成为区隔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符号。

C. 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他伐蚩尤而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D. 黄帝时期国家统治形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中国”观念萌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及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从考古学层面证明了“有夏之居”“中国”说。

B. 文章首段指出追溯“最早的中国”必须回到政治和文化层面,这是第二段论证的前提。

C. 文章概述五帝时代的文明演进史,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D. 文章追溯“中国”观念的源头,从夏商周三代一直上溯到五帝时期,将探讨推向深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铭文,因此铭文不能够作为追溯“中国”观念的依据。

B. 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

C.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证明了《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真实可信。

D. 如果有新的文献资料或考古证据,那么“最早的中国”的年代有可能再往上追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陈小姐带着在婴儿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婴儿车折叠放好,否则就多交1元的行李费。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小孩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非常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则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其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下,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反响,议论不一。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B.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C.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的“敲扑”是一种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查看答案

下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卷天下,包举宇内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

B. 假舟楫者,非能也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C. 伏尸百万,流血橹     反欲两主

D. 吾从而之             大将军邓骘其才

 

查看答案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