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首《生僻字》火遍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首《生僻字》火遍全网,不仅原唱版本数次登上热搜,新春期间在各大卫视晚会上也有不同的演唱版本。这首“有史以来最难写出歌词的歌曲”,囊括70多个生僻字,被网友认为堪称“中文十级测试”。如今这首歌不仅被全网传唱,还出现了很多翻唱版。根据《生僻字》曲调重新填词的美食篇、中医药篇等改编版也有不少。

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表示,这首歌传播了传统文化,让自己听歌的同时学到了生僻字,有趣又能学到知识。

据悉,在一些中小学,语文老师把《生僻字》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牢记读音,同时查阅字典了解每个字、词的出处和含义。

在学界专家看来,在如今这个“人不离机”的时代,提笔写字成了稀奇事,而各种智能输入法所具有的联想、组词等功能,更在一定程度上拆解了大脑对于汉字结构的认知。

对以上内容,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生僻字》歌曲的火爆,让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证和象征,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无异于将自己推到了灭种的边缘。因此,每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这个古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系在传承上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之一。 针对传统文化传承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有人则认为我们应该融入流行。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太片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对于不同方面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选用更适合其发展的方式来传承。笼统单一地说要保留原汁原味或者融入流行都比较偏激。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比如,这个《生僻字》歌曲的形式新颖,通过这种形式传承文化就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反过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够都原汁原味地继承。因为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理念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再者,传统文化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对于有些内容,我们需要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 的封建等级观等。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文化传承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对传统文化解读和传播的探索,考生必须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然后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现象,即《生僻字》这一歌曲火爆异常,二是人们对《生僻字》这一歌曲的态度,无论是网友的评论,还是语文老师的要求,都说明大家对《生僻字》的认可。一首《生僻字》或许谈不上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但它的确牵引着很多人开始关注汉字、读懂汉字,它代表了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探索,体现出的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同时也说明这些不同于知识灌输式的创新形式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这也提醒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形式的问题。但这也提醒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当报以慎重、敬畏的态度,避免误入传统文化幼齿化、娱乐化的倾向。考生可以围绕“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民众的文化需求”“传统文化亲民化”等角度立意。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进行立意作文。 参考立意:传承与践行;趣解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老知识新形式相得益彰;传播传统文化,幽默之外应有敬畏;文化创意的创新方式;传统文化亲民化;传统文化与前沿技术的结合;古老与创新的结合。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以问句命题启发读者思考。其次以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出各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接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引出话题——该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正文主体部分列举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些观点,同时明确自己的态度——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接着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够都原汁原味地继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后总结全文,回扣标题,指出该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素材: 1、近日,一首名为《生僻字》的“高难度”原创歌曲走红网络,在抖音、微博等平台掀起“全民斗歌”热潮,并成为时下企业年会舞台上的热门演出曲目。“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伴随明快的节奏,歌词中的七十多个生僻字逐一考验着大家的“词汇量”,尝试挑战的人们一边惭愧于自己的“才疏学浅”,一边自豪于汉字的博大精深。 2、从“教你认字”的《生僻字》到“魔性”解读诗词的网红教授,再到古诗新唱的《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综艺节目,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回暖,亘古绵延的“古老”知识正与各种富有巧思的“年轻”形式交相辉映。同时,种种全新演绎的出现也提醒我们,对于“传承”二字的理解,还需给予更多尊重和敬畏。 3、打开抖音App,《生僻字》是目前最受欢迎的配乐之一,无数男女老少对着镜头唱起这首“全网最难”歌曲,甚至连不少外国人也主动加入了“汉语十级”挑战。截至目前,《生僻字》的原唱兼词曲作者陈珂宇已因此收获了约300万个赞和近10万条评论。 4、网络之外,歌曲的热度也在不断蔓延。在一些中小学,语文老师把《生僻字》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牢记读音,并查阅字典了解每个字、词的出处和涵义。与此同时,这首歌还衍生出了更多创意十足的翻唱版本,比如山西省中医院医师改编的中医药版《生僻字》、日语版《四字熟歌》等。这一连串“化学反应”恰恰契合了陈珂宇的创作初衷——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唤起大众对汉字的关注和记忆。 5、作为一名地道的90后苏州小伙子,陈珂宇发现“又双叒叕”这个网络流行词常被用于形容一件事再三发生,虽然字面意思形象、生动,但他并不认识后面两个字,而大多数网友和他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于是,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他,把对生僻字的好奇和对汉字的热爱写进了歌里。在学界专家看来,在如今这个“人不离机”的时代,提笔写字成了稀奇事,而各种智能输入法所具有的联想、组词等功能,更在一定程度上拆解了大脑对于汉字结构的认知。一首《生僻字》或许谈不上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但它的确牵引着很多人开始关注汉字、读懂汉字。 6、随着《生僻字》的走红,网络上也渐渐分化出两种声音: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好歌,不但让人“涨知识”,还弘扬了汉字文化;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首歌只是众多生僻字的生拼硬凑,且生僻字的实用性不强,认不认识,会不会读,意义不大。 7、面对网友的热烈评论,陈珂宇解释说,这首歌的创作前后历时半年,主要的难点正在于寻找合适的生僻字写入歌词——既要考虑押韵,又不能过于偏怪。“最开始一共搜集了200个,最终选了七十多个。”而他选定的这些生僻字多为成语,虽不常见,但并没有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眼尖的网友还发现,其中不少生僻字都来自中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名篇。比如,“茕茕孑立”出自李密的《陈情表》,“陟罚臧否”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 8、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明洁看来,《生僻字》是一件有趣却不失严肃的作品,它代表了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探索。眼下,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比如此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凭借一口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和幽默诙谐的讲课风格,被无数网友笑称为“古典文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而正因为他真正走进了诗人的生命,才能与他们亲切“对话”,重现古典诗词的现场感和生活气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对所给出的两个对象进行语句仿写,要求运用拟人口吻,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对象所蕴含的道理。

算盘:算账锱铢必较,容不得半点误差,不能大头总往怀里拨。

鞭炮:__________________

圆规: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面内容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改变个别词语。

2019年2月5日,根据刘慈欣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正式上线。该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苏秦、张仪,       ,没什么操行,只要有官做,能富贵,既可以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朝秦暮楚、       。而他们中的走运者,最终也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孔墨孟荀等属于第二类人,他们并不随波逐流, 他们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常常对诸侯发牢骚,对第一类人吹冷风了。他们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       、一塌糊涂,而自己的呼声愈来愈被淹没,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便只好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世留下一部部著作。

而第三类凤毛麟角,除了一些在历史典籍中忽隐忽现       的隐者外,有大著作、大人格并且以大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那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生了。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得沸反盈天时,他独自远远地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唯利是图   卖友求荣   动荡不安  扑朔迷离

B. 见利忘义   苟且偷生   内忧外患  扑朔迷离

C. 唯利是图   苟且偷生   动荡不安  眼花缭乱

D. 见利忘义   卖友求荣   内忧外患  眼花缭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常常不得志,故而成就“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

B. 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且还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C.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D. 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背过身后,使得他直走到江湖的迷濛中去了。

B. 他又背过身,直走到江湖的迷濛中去了。

C. 最终官场也接纳了他们,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D. 他又背过身,江湖的迷濛中他走了进去。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子过得非常辛劳,以此表达其内心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极写曹操军队在获胜后的军容之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注],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典出《晋书·张翰传》,秋风起时,张翰(字季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秋季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凄清”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 颔联写仰观。残星、笛声、雁横塞、人倚楼,视听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C. 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既形象传神,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D. 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借用张翰和南冠楚囚的典故,表达毅然归去的决心。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与本诗“鲈鱼正美”化用同一典故,但表达的志趣又有所差异,试比较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