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际足球职业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足协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际足球职业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足协的角色要由过去的“一抓到底”向足球联赛的组织者和青训项目的推动者转变。

B. 过去5年,我们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

C.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蕴含在我们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坚持之中,建立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

D. 灾害是无情的,但是在科学的支持下,国家对于灾害的防范与预警,对于减少次生灾害发生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成分残缺,“一抓到底”后面缺少中心语,可加“的实施者”。B项,搭配不当,“开展”与“大潮”搭配不当,可将“开展”改为“激荡”。D项,句式杂糅,“对于……”与“在……上”杂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旅日大熊猫真真产下的雄性幼崽香香现在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甚至有日本媒体称熊猫香香为改善中日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的记忆,铭记这段历史,追思死难者,本身也是一种慎终追远、继往开来。

③健康教育的改革必须尊重科学,如“恐惧伤肾”等带有明显争议的论断竟冠冕堂皇地通过小学课本向儿童灌输,这不管怎么说都是不妥当的。

④尽管我们已经青春不再,但我们拥有一颗不老的心,满怀憧憬,以阳光的心态,以奋进的姿态,以青春的名义拥抱款款而来的2018年。

⑤请对筚路蓝缕的探路者心存敬畏,因为,只要走错一步,命运轨迹就会被改写,在正确的时刻做正确的选择,从来不会像事后总结那么轻松。

⑥请你相信,我们会一如既往为你拂去五彩缤纷的舆论泡沫,用专业在笼罩真相的迷雾中点燃一盏灯,照亮生活中的一个黑暗的角落。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②⑤⑥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子认为为人处世要每天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做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九日水阁

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①“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可以登高怀远,也有菊花配螃蟹的习俗。②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首七绝开篇两句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榭”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 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C. 虽然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正是这样的心理写照。

D. 诗中“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两句严格对仗,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E.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的持续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首联和颔联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毎焚契免责。乡人甚敬重之。魏孝眀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绢千匹,元忠唯受一匹,杀五羊以食之,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送。”奴如其言,贼皆舍避。

永安初,就拜南赵郡太守。值洛阳倾覆,庄帝幽崩,元忠弃官还家,潜图义举。会高祖率众东出,便自往奉迎。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因进从横之策,备陈诚款,深见嘉纳。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元忠先聚众于西山,仍与大军相合,擒斩羽生。即令行殷州事。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度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寻兼中书令。

天平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时州境灾俭,人皆莱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被报,听用万石。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兴和末,拜侍中。

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园庭之内,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每挟弹携壶,敖游里闬,遇会饮酌,萧然自得。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固辞不拜。孙腾、司马子如尝共诣元忠,见其坐树下,拥被对壶,庭室芜旷。谓二公曰:“不意今日披藜藿也。”因呼妻出,衣不曳地。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其年卒于位,年六十,谥曰敬惠。

(选自《北齐书·李元忠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B. 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做不在嫌嫉之地

C. 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樁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D. 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技”又叫“方伎”,指医卜星相各种技术;文中的意思指医药及养生之类的技术。

B. “车”指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露车”指没有车盖、车帷的比较简陋的车。

C.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要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使持节,一种官职。

D. “藜藿”是两种野菜的名称,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元忠仁爱宽厚,治疗有病乡亲。李元忠因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后来只要看到有病的人,不论这个人高低贵贱,都为他治疗。

B. 李元忠赤胆忠心,深受高祖信任。在高祖率众自东出兵时,李元忠拜见高祖,向高祖陈述纵横的策略,体现出他的赤胆忠心,让高祖十分信任他的为人。

C. 李元忠不慕虚荣,做事实事求是。光州遭灾,担任刺史的李元忠上书请求赈灾,朝廷准许发放一万石粮食,李元忠不图虚名,最终发放十五万石,后受到朝廷的嘉奖。

D. 李元忠不事家产,爱好饮酒作乐。李元忠虽身处要职,但不把物质利益放在心上,以音乐、饮酒自娱,以致庭院荒芜、室内空旷,妻子也穿着不曳地的短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

(2)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注)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8个区县的112所城乡学校、438个班级、19487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8月18日)

材料二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虽然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的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达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题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9次,每天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及《工人日报》2016年7月)

材料三

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职责,首次提出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的制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规定了台账的主要信息来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后掌握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乡镇政府组织的重点核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中国青年报》2016年2月16日,有改动)

材料四

僵化的户籍制人为地画地为牢,把人们固定在户籍地,这才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很多人不去要求政府改革户籍制度,而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希望更多公益机构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如果改变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也不需要政府投入这么多资源了,纳税人也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如果户籍制不变,恐怕再多的政府投入,再多的公益人士也无法解决问题。

(黄凯平《留守儿童的伪问题与真问题》,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只有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较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是最突出的。

B. 打工父母与孩子见面和联系的次数越多,孩子的心理状态越好,不见面和不联系情况最差,每年见面和每月联系次数要各不少于4次。

C. 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每年父母与孩子见面的次数要超过9次,且每天都要有联系。

D. 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这是心理学家的普遍共识。

B. 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讲,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就不能再建立儿童依恋,并且儿童的情感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

C. 从材料一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相比都要低。

D.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

3.结合材料,说说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