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龙袍郑 冯骥才 天津卫的名人都有来头,来头都不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龙袍郑

冯骥才

天津卫的名人都有来头,来头都不小。绰号“龙袍郑”的来头顶了天——皇上。

郑老汉是海河边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空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  a  ,乐乐呵呵。

乾隆下江南时,乘船途经天津,看到河上桅杆林立,岸边货堆成山,开了眼。皇宫里头虽然金装银裹,却看不到这种冒着人间活气的景象。皇上高兴,要到岸上  b  ,怕招眼招事儿,不敢骑龙驾虎,便在龙袍的外边罩件大氅,只带着两个随从,靠岸下船,边走边看,愈看愈有兴致也就愈走愈远。

看着看着,一个景色把皇上吸引住了。不远河上停着一只船,有舱有篷,一个渔翁坐在船头钓鱼。人在船上,影在水里,像幅画儿。看钓鱼都是等着看人家钓上鱼,老翁一条一条总有鱼上钩,皇上就看得  c  儿,扭头对随从说:“回到宫里,我也去御花园钓钓鱼。”

随从说:“皇上钓得比他强,皇上钓的是金鱼。”

可是没大一会儿,这渔翁收起竿子,把船几下划到岸边。这渔翁就是郑老汉。皇上走过去问他:“你正上鱼,怎么收竿不钓了?”

郑老汉站在船头,手往西一指说:“没见那云彩,要下雨了。”

皇上往西边一看,果然一块黑云。云形很怪,前头像刀裁一般齐。乌云前边是晴天,这云就像一块黑色的床单要遮过来。郑老汉说:“这是齐头云,来得可快,雨说下就下。您这是往哪儿去?还不快跑,迟了可就成落汤鸡了。”

皇上说:“哎哟,我是从船上下来玩的,我的船还远。”

郑老汉说:“您要不嫌弃就上船来避避,这雨说到就到。”

皇上抬头一看,果然半个天都黑了,风也大起来,而且冷飕飕,往领口袖口里钻。随从赶忙把皇上扶上了船。船不大,舱不小,连皇上带随从都钻进去了。皇上头次钻进这渔家的窝里,看哪儿都新鲜。郑老汉拿几个破碗,沏了茶。这茶比树叶多点儿味罢了,皇上竟说好喝。喝茶间,雨已经来了,雨落船篷,像大把大把撒豆子。这一来,皇上更有兴致,说:“你有吃的吗?我有点儿饿了。”

郑老汉笑道:“我猜到您会饿,正给您热着锅熬面鱼呢!我熬的面鱼,谁吃谁爱。这边打鱼的常提着酒葫芦来吃我的面鱼。”他说话这当儿,鱼味儿已经钻进皇上的鼻子眼儿,勾馋虫子了。

郑老汉的面鱼捧上来,皇上吃上两口就大声说好。面鱼又小又没样,从来上不了御膳,所以皇上没吃过。可是,面鱼又鲜又嫩又没刺,皇上头一遭吃,竟然大呼这才是山珍海味。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皇上一边避雨,一边又吃又喝好快活,一高兴,把外边大氅解开,将里边的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郑老汉万万没想到,天降洪福,居然在自己家的小船篷里见到万岁爷了,两腿一软,两膝一松,啪地跪下,连连叩头。直到风停雨住,皇上走了,他还趴在那儿把脑门儿撞着船板梆梆响。

整整一夜,郑老汉也弄不清这事是真是假。当今皇上到自己船上吃鱼喝茶——谁也不信是真的,可金光闪闪的龙袍就在自己手里。一时,他觉得赛做梦,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

第二天一早,郑老汉没出船,在船头摆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桌上铺着龙袍,自个儿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就招来许多好奇的人,而且人愈来愈多。当今皇上乾隆爷上过郑老汉的船,吃了他的面鱼夸好,还赐他身上的龙袍,这事眨眼传遍全城。几年前,皇上来天津,赶上妈祖生日看皇会,不过赐了两件黄马褂,民间就闹翻了天。龙袍比黄马褂厉害多了,见了龙袍就如同见到皇上,于是有人跑去给龙袍叩头,这一来津城的乡绅、富贾、文人和官员纷纷赶往这里,像是皇上还在这里。官员碰上这种事都争先恐后,听说知府大人很快也要赶到。

郑老汉出了大名,从此人们就叫他“龙袍郑”。关于龙袍郑的各种传闻也就很快热闹起来。可是,人出了名就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一句好话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坏话——恨人有笑人无吗。有不怀好意的说龙袍郑天天夜里偷着把龙袍穿在身上,坐在舱里装皇上。这传闻跟着就引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说知府大人听了发火了,不但不来,还要抓龙袍郑,没收龙袍,治他“亵渎圣上”的重罪。后面还有更邪乎的传闻呢。

这一下就把龙袍郑吓跑了。三天过去,便不见龙袍郑的人影船影龙袍影。看来是吓破胆略,划船跑了。

码头的事再热闹,都是一阵风,说过去就过去。渐渐人们不再提龙袍郑,却时不时有人把船泊在原先龙袍郑停船的地方,握竿垂钓,也想碰到一次皇上。

在估衣街上有个摆摊卖槟榔的小子,人挺精明,做梦都想发财,一直没撞上好机会。这小子也姓郑,兄弟排行老三,人称郑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也姓郑,人家龙袍郑也姓郑,人家是嘛运气,皇上找上门来。不过那老家伙有机会不会使,福报不够,天大好事竟然叫他差点儿惹来杀身之祸。”

郑三听了灵机忽动,眨眨眼说:“我会使。”没多少天,他就把自己祖传的北城根的两间瓦房,换到了海河边三间屋,开个面鱼店,自称自己和龙袍郑是同姓同宗同族,龙袍郑熬面鱼那两下子他都擅长,所以他开的面鱼店门口就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

做买卖靠旗号。谁不想品品皇上的口味?郑三的熬面鱼便成了天津卫小吃的名品。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日子一久,郑三就叫龙袍郑了。那段故事便成了他店里天天讲的老事了。

1.下列填入②③④段中abc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傻傻乎乎  运动运动  有滋有味

B. 晕晕乎乎  溜达溜达  索然无味

C. 傻傻乎乎  溜达溜达  有滋有味

D. 晕晕乎乎  运动运动  索然无味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袍郑”的来头不小,因为让皇帝避雨并侍奉喝茶吃面鱼求赐皇帝的龙袍而名扬天津卫。

B. 郑老汉不相信自己一个小百姓能见到皇帝并得其赏赐,以致于感觉“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

C. 郑三做起了龙袍郑熬面鱼,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日进斗金;说明他聪明伶俐,会利用机会。

D. 作者以具有韵味的天津方言,诙谐幽默的文笔,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天津卫底层百姓的生活

3.结合小说情节,概括郑老汉的性格特点。

4.本文题目“龙袍郑”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小说结尾说“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可见适时抓住机会有多么重要。《红楼梦》《红岩》《平凡的世界》等名著中就有抓住机会或错失良机的例子,请结合某一名著的示例,阐述抓住机会的重要性。

 

1.C 2.A 3.“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空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傻傻乎乎,乐乐呵呵。”说明他愚钝憨厚,辛勤劳作。看到天要下雨,让素不相识的人进船避雨,说明他乐于助人。看到自己相助之人竟然是皇帝,于是不停地扣头,说明他胆小怕事。得到皇帝赏赐的龙袍,没能好好地利用,听说知府要抓他,便逃之夭夭,不能趁机发财,说明他头脑不灵活,不能抓住机会。 4.寓意: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龙袍郑,即姓郑的人得到了一件龙袍,是宠幸、幸运的代名词。龙袍能引发出关于龙袍得来的追问,也是当时百姓希望得到幸运的一种宿求。 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真假“龙袍郑”对待此事的态度和行事方式,说明抓住机会,有效利用机会的重要性。 5.答案示例1: 机会来时当果断,优柔寡断终生悔。《红楼梦》中,宝玉房中的小红,本是管家林之孝之女,家生奴才地位低下,只能做些浇花扫地之类的体力活 ,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宝玉接触,自然也就很少有被主人赏识的机会,但小红却一直保持上进心,努力等待机会来临。她曾把握了宝玉面前无人服侍的机会,给主子端茶倒水;主动遗帕,博得了贾云的青睐;在给王熙凤传话送东西时,被凤姐看上 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小红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和追求,在机会来临时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可见抓住机会是多么重要。 答案示例2: 善于把握机会的人都会利用机会改变自己。《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6岁随父亲做农活,支撑家业,因干活努力,也有领导能力,18岁成为双水村最年轻的一位生产队长。他所带领的生产队不仅打的粮食多,而且社员家都有余粮。这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孙少安在帮亲戚运砖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时,他发现了砖头的商机,随后他在自家房后挖窑烧砖,买压砖机,请师傅,办砖场,成为村里第一个企业家。古人云,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孙少安的成功足以说明这一切。一步一步抓住机会拼搏而来的 ,顺势而为改变自己成就自己。 答案示例3: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总在强调把握机会的重要性,可是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却在一次次地拒绝着别人抛来的机会。侯玉英的父亲曾提出可以帮孙少平在供销社找一份工作,他拒绝了;在少安的砖窑逐渐稳定后,他拒绝了哥哥的挽留;黄原揽工汉的经历,他又拒绝了入赘的机会;雷区长曾提出调他到矿上宣传部,他还是拒绝。在一次次的拒绝中,他的脚步越走越远,从双水村,走到了省城,完成了农民向工人身份的转变。在每次拒绝机会的同时都是一次新的开始,他始终以进取拼搏的姿态,完成自己精神世界的成长。拒绝机会也是在制造新的机会。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傻傻呼呼:糊涂无知或憨厚老实的样子。晕晕乎乎:头脑发昏。此处语境强调郑老汉憨厚老实,故此处应填“傻傻呼呼”;运动运动和溜达溜达意思相同,不过运动运动属于书面语表达,而溜达溜达属于口语表达,此处语境语音风格贴近生活,适合口语化表达,故此处应填“溜达溜达”;有滋有味:是指十分有味道,生动。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此处语境强调的是皇上看得津津有味,故此处应填“有滋有味”。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章,本题涉及情节、手法、主旨、情感等方面,考生应认真对比选项。本题A项,“求赐皇帝的龙袍”不合文意,原文中是“皇上一边避雨,一边又吃又喝好快活,一高兴,把外边大氅解开,将里边的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是皇帝主动把龙袍赐给了郑老汉,而并不是郑老汉求赐皇帝的龙袍。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结合小说情节,概括郑老汉的性格特点”,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首先明确人物的身份,“郑老汉是海河边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空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傻傻乎乎,乐乐呵呵”,说明他愚钝憨厚,辛勤劳作;“您要不嫌弃就上船来避避,这雨说到就到。”看到天要下雨,让素不相识的人进船避雨,说明他乐于助人;“郑老汉万万没想到,天降洪福,居然在自己家的小船篷里见到万岁爷了,两腿一软,两膝一松,啪地跪下,连连叩头。直到风停雨住,皇上走了,他还趴在那儿把脑门儿撞着船板梆梆响”,看到自己相助之人竟然是皇帝,于是不停地扣头,说明他胆小怕事;“有不怀好意的说龙袍郑天天夜里偷着把龙袍穿在身上,坐在舱里装皇上。这传闻跟着就引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说知府大人听了发火了,不但不来,还要抓龙袍郑,没收龙袍,治他“亵渎圣上”的重罪。后面还有更邪乎的传闻呢。这一下就把龙袍郑吓跑了。三天过去,便不见龙袍郑的人影船影龙袍影。看来是吓破胆略,划船跑了”,得到皇帝赏赐的龙袍,没能好好地利用,听说知府要抓他,便逃之夭夭,不能趁机发财,说明他头脑不灵活,不能抓住机会。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题目“龙袍郑”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标题是“龙袍郑”,首先分析寓意,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龙袍郑,即姓郑的渔夫得到了一件皇帝赏赐的龙袍,他就变成了宠幸、幸运的代名词。而龙袍引发的一系列传言和追问,也是当时百姓希望得到幸运的一种宿求。再分析以此为题的表达效果,“龙袍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小说更加吸引读者。文中作者还通过真假“龙袍郑”对待此事的态度和行事方式,进行了对比,说明要抓住机会,有效利用机会的重要性。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认真审读题干,按照题干要求写作,本题要求“《红楼梦》《红岩》《平凡的世界》等名著中就有抓住机会或错失良机的例子,请结合某一名著的示例,阐述抓住机会的重要性”。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素材积累、擅长的内容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名著来论述,示例的重点要放在对机会的把握上。例如在《红楼梦》中,宝玉房中的小红,本是管家林之孝之女,家生奴才地位地下,只能做些浇花扫地之类的体力活,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宝玉接触,自然也就很少有被主人赏识的机会。但小红却一直保持上进心,努力等待机会来临。她曾把握了宝玉面前无人服侍的机会,给主子端茶倒水;主动遗帕,博得了贾云的青睐;在给王熙凤传话送东西时,被凤姐看上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小红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和追求,在机会来临时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可见抓住机会是多么重要。机会来时当果断,优柔寡断终生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俄国的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如果你还是风华正茂的学生,你就应该具有这样的风采:“书生意气①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②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如果你将来成为人民的公仆,你不仅要像欧阳修一样做到与民同乐,更要学习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如果你将来是一名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就应该做到:“⑤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⑥_____________,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但是当国家面临侵略的时候,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拿起武器,:⑦“_____________,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⑧_____________!”这便是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城道中》(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苏轼任监官告院。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四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此诗写于1073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散材:语出《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耦(ǒu)耕,指二人并耕。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扣题,用笔简洁,既概括写出作者山行之思,又勾画出诗人山行之态。

B. 颔联以“散材”“疲马”自况,写出自己对官场倾轧的厌倦和对未来仕途的担心。

C. 颈联话题一转,既写出春雨后茶农的喜悦,又表明自己作为父母官之清贫。

D. 尾联中的“歧路”一语双关,明写山行迷路的事实,暗中透露出归隐之意。

2.“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一联,于叙述描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秋 歌》)

B.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杜甫《羌村》)

C.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D.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白居易《杜陵叟》)

3.古人评论此诗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第二联或第四联作简要阐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湣王以大齐亡,田单以即墨有功。故国之亡也,虽大不足恃;道之行也,虽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故乱国之君,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其所行,而悔不杀汤于夏台。纣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于羑里。二君处强大势位,修仁义之道,汤武救罪之不给,何谋之敢当?若上乱三光之明,下失万民之心,虽微汤武,孰弗能夺也?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天下非一汤武也,杀一人则必有继之者也。且汤武之所以处小弱而能以王者,以其有道也;桀、纣之所以处强大而见夺者,以其无道也。今不行人之所以王者,而反益己之所以夺,是趋亡之道也。

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帅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郑伯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zhuó)

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之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其地而不务仁义                 务:致力于

B. 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其所行       非:不是

C. 诸侯之地                       绝:穿越

D. 义者,众庶之所也                 高:推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今不行人之所以王者      此严父之所以教子

B. 矫郑伯之命           郑伯以存国之功赏弦高

C. 其属徙东夷          故仁者不欲伤生

D. 然世或用之身死国亡者  且夫为文不能达其德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者看来,国家的存亡不取决于土地面积的广大,而取决于是否实施王道。

B. 夏桀、殷纣时导致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作者认为是因为商汤和周武王的出现。

C. 弦高拒绝了国君的奖赏,因为他认为用欺诈行为换取奖赏会败坏国家的风气。

D. 王孙厉鼓动楚国灭亡了徐国,主要原因是害怕将来会臣服于强大起来的徐国。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②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

5.选文围绕“仁”提出了哪些观点?请结合文意进行简要概括。

6.“仁”是《论语》的基本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到今天更是发扬光大。请从下面所列《论语》关于“仁”的言论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对其意义的理解和它的影响。

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④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DG辱华事件到故宫筷子展

原定于20181121日在上海博览中心举行的意大利奢饰品牌DG服装展示会因为300模特罢演,各大明星取消大秀行程而被迫取消。第二天该品牌代言人迪丽热巴和王俊凯发表声明与DG解约,接下来中国9大电商平台下架了所有与DG品牌相关的产品,DG中国专卖店更是门可罗雀……我们再一次看到在国家荣誉面前中国人民的正义感是多么强烈。

而事件的起因是DG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经典饮食相结合的广告宣传片,标题为“起筷吃饭”。其中的模特矫揉造作,令人作呕地展示了如何使用筷子吃披萨、意大利式甜卷等。女模特的广告语称“用两根小棍子形状的餐具吃我们伟大的意大利披萨”。同时,片中旁白所用的“中式发音”、傲慢语气以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势,均被认为是歧视中国传统文化。

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用一段视频回应,主旨是我们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并不会因饮食习惯而看低任何人,或者是侮辱任何人,我们尊重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而中国的筷子,不仅仅是吃饭时所使用的工具,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紧接着,故宫博物院展示了清宫的九张筷子图片,并说:中国的筷子,每一双,都不简单。它们华丽、高级且美,真的突破了筷子实用价值,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其中一双是清宫“金镶青玉嵌乌木箸”。金、玉的使用历来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玉”的使用较“金”要早,不过,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发展。用于饮食器具,寓意宫廷金玉满堂、富贵荣华。

一双是清 宫“金螺旋纹箸”。这双金光闪闪的筷子长约24cm,重约120g,头部为圆柱形,上部饰以花朵,后部錾鱼籽纹地。最特别的是,这双筷子以金制锁链相连,神似“双截棍”。

一双是清宫“ 碧玉箸”。清代碧玉玉材主要来自新疆地区。新疆有多处玉矿,重要产区为和田和玛纳斯。目前玛纳斯所产碧玉多以绿色为基本色,带有黑斑、青斑、铜锈色斑。类似的玉料清代宫廷玉器中有较多使用。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中国筷子的标准尺寸为“七寸六分”,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情六欲。其次,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这对应中国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再次,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还有,中国人使用筷子过程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材料二:

中国筷子的发展史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原始社会,人以手抓食。新石器时代,大多采用蒸煮法,先是食粥用上匕匙(就是勺子),8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匕匙。当匕匙的使用不能满足烹饪文化的发展时,需要以箸挟取菜叶,便产生筷子。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刀叉,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7000年前的骨质餐刀和圆雕鸟形刻纹餐刀;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礼记》成书于西汉时期,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给 “箸”的解释是:“梜,犹箸也”。明陆容《菽园杂记》: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这个音,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就无法捕鱼。在这种谐音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因多是竹制,于是有了“筷子”。

相传筷子的发明和大禹有关。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应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而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肯定与食物有关。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强的粟。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将谷粒捣碎煮粥食用的,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节约粮食。据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义是掺有野菜和树叶的粥状食物。茶吃起来比较费事,汤粥可以用汤匙,而其中的野菜和树叶之类会妨碍茶的流动,而不容易把茶喝进口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筷子来夹取其中的菜叶。

《礼记》郑玄注 “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推测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一定要不断用树枝拨动,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箸的材质也在不断演化。从木箸、竹箸到满足贵族需要所产生的象牙箸,材质从简单到复杂。早期的筷箸类似于木棍,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材质,以漆涂之,甚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箸。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银箸是隋代的,由于铜氧化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会生锈,影响进餐效果,于是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唐代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面发展。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明清时期筷箸的材质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宫廷用箸费尽匠心,有的甚至成为高雅的工艺品。

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不同于古人的用手指去抓取,它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

1.下列关于DG辱华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DG事件发生后中国上下迅速抵制,展现国人高度的爱国热情。

B. “起筷吃饭”宣传片通过对比方式,明显在炫耀西方的饮食文化。

C. “起筷吃饭”的宣传片刻意歧视筷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D. 央视的及时回应意在表明文明礼仪之邦的筷子比西方刀叉更悠久。

2.下列关于故宫“清宫筷子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宫及时展出“清宫筷子”意在回击DG的无知,弘扬传统文化。

B. 清宫的“金镶青玉嵌乌木箸”中的玉和金象征着地位和财富。

C. 清宫的“金螺旋纹箸”通体由黄金雕花构成,以金锁链相连。

D. 清宫“碧玉箸”所选的玉材主要来自新疆的和田和玛纳斯。

3.下列关于中国筷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筷子的标准尺寸是“七寸六分”,象征着中国人的七情六欲。

B.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天圆地方”,所以筷子上面圆的,下面方的。

C. 手持筷子时,五个手指的三个不同分工,体现人和世界的关系。

D. 使用筷子时一静一动,合二为一体现中国的太极阴阳理念。

4.下列对中国人使用餐具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匕匙,说明中国使用勺子的历史超过8000年。

B. 河南省殷墟出土的铜筷子,说明筷子产生在商代,有3000年历史。

C. 河姆渡遗址出土餐刀和餐叉,证明中国使用刀叉历史超过7000年。

D. 先秦时期,勺子和筷子分工已有不同;战国后期,餐叉逐渐被取代。

5.下列关于筷子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石器时代,因采用蒸煮法,继用匕匙之后产生筷子。

B. 《礼记·曲礼上》表明“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

C. 依据《礼记》和郑玄的注释,证明汉代改“筷子”名为“箸”。

D. 明朝,渔民因忌讳“箸”和 “住”“蛀”谐音,改“箸”叫“快子”。

6.下列关于筷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郑玄《礼记》注中充分证明烘烤过程中拨动的树枝是筷子的雏型。

B. 筷子的材质由木质、竹制,到铜制、金银质,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C. 筷子的材质从简单到复杂,早期是木质,汉代流行竹制,隋唐流行银制。

D. 筷子发明历史悠久,材质丰富多样,影响了华夏周围汉文化圈。

7.根据我国的传统民俗,结合现实生活请说明在使用筷子时有哪些禁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00年前,《新青年》响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诞生了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40年前,《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写道:“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

展现了80年代新青年改革开放初期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唤醒了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主体意识。

材料二;近年来,既有“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样的谆谆告诚,也有“谁的青春不迷茫”之类的喃喃追问;与此同时,“佛系青年”(不思进取、甘于安逸的年轻人)、“积极废人”(喜欢定目标却永远做不到的年轻人)、“空巢青年”(独居异乡、情感孤独的年轻人)、“隐形贫困人口”(被物质欲望裹扶、入不敷出的年轻人)等青年“人设”热词也在年轻人中间火爆传播。

今天的青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既应是参与者,也应是推动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请在有机整合材料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