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今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读书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纪录、传承并发扬光大。
对于读书深远的意义,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三季人”的特点,同时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对待“三季人”的态度和方法。
一个人到孔子家拜访,孔子的门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门生回答说一年当然有四季。那个人反驳说,不对,一年有三季。两个人就争论起来,各不相让,最后两个人打赌,当面向孔子请教,如果谁输了,就向对方磕头。孔子听了两位的争论之后说,一年三季。那个人很是得意,就让孔子的门生给他磕头。孔子的门生很无奈地向那个人磕了三个头。那个人很高兴地走了。孔子的门生非常不解。孔子淡然地说,你没看那人全身都是绿的?他像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有何意义呢?他就是个“三季人”,你吃点小亏,无碍。
下面是三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
(1)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专家指教,谢谢聆听!(汇报结束语)
(2)同学们,近日,由于流感爆发,学校决定,本周六住校生全部回家,以防止疫情蔓延。(广播稿)
(3)您是《论语》研究专家,在《论语》研究方面有些心得,若能莅临本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一定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权威指导。(邀请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众所周知,科幻片诞生至今,美国好菜坞在这一领域可谓 ,其推出的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大片 ,如备受中国观众熟悉的《后天》《独立日》《2012》等。而今年春节,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巨制科幻《流浪地球》,吸引了观众的无数眼球,同时也上了各媒体的“热搜”。从观众的讨论中可以归纳出三大原因:一是气势恢弘的场景和震撼人心的特效俘获了观众的心,效果背后是团队一遍又一遍的设计修改的付出。比如,为了设计创作行星发动机,《流浪地球》团队设计了3000多个概念设计图,最后才定稿。( )二是 演绎拯救地球的壮举。不少当地观众认为,历来都是美国人拯救地球,而该片是却基于中国文化和情感,讲述了中国人如何拯救地球的故事,这个视角非常新颖有趣,与众不同。三是 地展现了全人类的共有价值,即面对人类共同灾难时,中国人表现出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闪光点,这是全人类推崇的一种价值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名列前茅 不胜枚举 独辟蹊径 痛快淋漓
B. 名列前茅 擢发难数 另辟蹊径 淋漓尽致
C. 独占鳌头 不胜枚举 另辟蹊径 淋漓尽致
D. 独占鳌头 擢发难数 独辟蹊径 痛快淋漓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B. 中国式拯救地球的一部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C. 无数观众对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充满吸引力。
D. 无数观众的眼睛被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所吸引。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此可见,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对导演要求非常高。
B. 导演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见。
C. 导演由此可见,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
D. 由此可见,导演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反复咏叹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 ,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 ,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府(节选)
杜甫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策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注)乾元二年(759年),肃宗初立,局势未稳。诗人举家从同谷岀发,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
成都。本诗作于诗人初到成都之时。曾城:即重城。成都有大城、少城,故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成都城市风貌、物候特征,表现了城市的富庶繁华与气候温和。
B. 三四句从听觉角度写城市的声色之娱,喧嚣嘈杂令诗人心生不悦,无所适从。
C. 结句诗人联想到自古羁旅之人,将自己置于时间洪流之中,扩宽了诗歌的意境。
D. 全诗时空交错,既写城郭、星空等空间景物,也使人觉察到黄昏至月升的时光流逝。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