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中学高二(6)班王雪4月7日上午在学校操场上丢失黑色钱包,内有写着自己名字的校...

某中学高二(6)班王雪4月7日上午在学校操场上丢失黑色钱包,内有写着自己名字的校园卡一张、新华书店借书证一张和150元人民币。有人告诉她,学校校工李伟的朋友捡到一个钱包,委托李伟寻找失主。4月8日上午,王雪去找李伟,李伟不在。请你替王雪拟一张留言条给李伟。要求语言简洁明确,表达得体;只写正文,不超过80字。

 

我昨天上午在操场丢失一个黑色钱包,内有写着我名字王雪的校园卡。听说您朋友捡到一个钱包,麻烦您抽空帮我问问。如果是我的,请您联系我。谢谢您!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留言条的要求,题干已经明确要求只写正文。①留言条不宜具体详细地叙述拜访的意图和事项。②必须把要告诉给别人的事写清楚,如需面谈,就要写明另约的时间、地点。如果时间性强,不仅要写明年、月、日,还要写上具体时间,如几点几分。③选择约定再访的时间要适宜,注意休息时间,避开吃饭的时间。④语言不能生硬,要平和,语言要简短,三两句话即可。本题事件要素为“王雪4月7日上午在学校操场上丢失黑色钱包”“内有写着自己名字的校园卡一张等”“有人告诉她,学校校工李伟的朋友捡到一个钱包”,需要明确告诉对方自己名字和钱包的特征等,注意语言不能生硬,要平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五四青年节联欢会,由你担任主持人。请根据节目需要,写一段开场白的正文。(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良好的家风能够以    的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风,流传着许多有美家风的感人故事。孟子成为一代旷世大儒,离不开孟母“三迁其家”“断机教子”的教育;陶侃一生清白做人、廉洁为官,离不开陶母“截发延宾”的用心。关于家风的典籍    ,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些中国古人留下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已    ,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近年来,家风建设被不同程度忽视,甚至出现了断层。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一些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情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普通民众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    。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我们更要努力抓好家风建设,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耳濡目染    比比皆是    相去甚远    司空见惯

B. 耳濡目染    鳞次栉比    大相径庭    司空见惯

C. 耳闻目睹    鳞次栉比    大相径庭    熟视无睹

D. 耳闻目睹    比比皆是    相去甚远    熟视无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留下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B. 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C.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D. 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深受影响。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正家风也是现实的召唤

B. 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现实也召唤着正家风

C. 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召唤

D. 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这也是现实的召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从时空角度着笔,将老病孤愁的情感融入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两句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伎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同“楫”,船桨。②沙棠,一种名贵的树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四句,描绘了一个超世绝尘、自由美好的理想化世界,令人向往。

B. 五、六句诗人自比海客,堪称仙人,借黄鹤之典,表达陶然忘机之情。

C. 七、八句将屈原、楚王的两种典型人生做了鲜明的对比,语有警意。

D. 九、十两句,表现了诗人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形象。

2.本诗最后两句,有人认为有消极之嫌,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掞,密州安丘人也。少事青州王敬武。敬武卒,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师范表掞登州刺史,以为行军司马。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梁虚,阴遣人分袭梁诸州县,它遣者谋多漏泄,事不成。独掞素好兵书,有机略。是时,梁已破朱瑾等,悉有兖、郓,以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从周将兵在外,掞乃使人负油鬻城中,悉视城中虚实出入之所。油者得罗城下水窦可入,掞乃以步兵五百从水窦袭破之,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抚之甚有恩礼。太祖已出昭宗于凤翔,引兵东还,遣朱友宁攻师范、从周攻掞。掞以版舆置从周母城上,母呼从周曰:“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从周为之缓攻。掞乃悉简妇人及民之老疾不足当敌者出之,独与少壮者同辛苦,分衣食,坚守以待。外援不至,人心颇离,守陴者多逸。师范兵已屈,从周以祸福谕掞,掞报曰:“俟吾主降,即以城还梁。”师范败,降梁,掞乃亦降。太祖即位,累迁左龙武统军。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掞与牛存节讨之,知俊走凤翔,太祖乃以长安为永平军,拜掞节度使。末帝即位,领镇南军节度使,为开封尹。兖州张万进反,拜掞兖州安抚制置使。万进败死,乃拜掞泰宁军节度使。朱友谦叛,陷同州,末帝以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次陕州,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尹皓、段凝等素恶掞,乃谮之,以为掞与友谦亲家,故其逗留以养贼。已而掞兵数败,乃罢掞归洛阳,鸩杀之,年六十四,赠中书令

(节选自《新五代史·梁书·刘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B.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C.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D.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第,指大户人家正宅外的宅邸,也指帝王后妃家住宅。文中取后者之意。

B. 版舆,古代老年人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C. 末帝,亡国之君的称号,与“废帝、先主、后主”等同为俗称,不是谥号。

D. 中书令,汉武帝时始置,至五代时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掞有勇有谋,屡屡建有大功。先后追随王敬武、王师范父子两代人,在与梁国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兖州之战,巧用谋略找到破城之法。

B. 刘掞宅心仁厚,体恤周围之人。夺取兖州之后,礼遇葛从周的母亲,缓解了葛从周的猛攻;防守兖州时,能够与士兵同甘苦,让老弱者逃亡。

C. 刘掞知时达变,仕途屡有升迁。生逢乱世,刘掞先事唐朝,杀张蟾,取兖州,升任刺史;后事梁,为梁国征讨刘知俊、张万进等,终升任开封府尹。

D. 刘掞忠心事主,后为政敌所害。葛从周劝其投降,刘掞直到王师范兵败投降后才降梁;征讨亲家朱友谦时,被政敌诬陷,后被毒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

(2)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