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青少年学儒家经典、读儒学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青少年学儒家经典、读儒学经书的热潮,这一现象备受关注,引发热议。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认为,目前的“读经运动”关键问题集中在“背诵”上:“背诵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效的经典学习方法,但一些学生背诵经典,不但不懂所背文句是什么意思,甚至不能准确地读出他们自己所‘背诵’的句子。”

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说:“现在孩子读经受到很多干扰,干扰来自于父母、老师甚至社会的急切,急切就会攀比,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觉不到快乐。”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说:“读经不是一读了之,儒家历来倡导知行合一,要将经典的精神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活化读经,激活经典。”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则认为:“四书五经”的内容很多都已过时,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更缺乏民主政治的意识,特别是脱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与生命的浪费。

读了上述四位专家的观点,你对读经热潮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读经运动”不应流于表面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浪潮势不可当的时代里,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教育革新事业紧跟在高经济增速后两两相觑,脚步固然已在加快,但多少显得力不从心、窘迫迷惘。2008年勃兴的“读经运动”正是这种迷惘的真实投射。 诚然,面对民德修化、家国平治等问题,慎终追远、效法古道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总是占据统治地位,“历史退化”亦然是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的论题。这些思想在种种著书立说中脍炙人口,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旷远持久。站在时代洪流中深觉脚跟不稳的国人,渴图抓紧故土中扎根千年、错节盘虬的庞然文化根系,来寻求一块可供自我精神立足的基石,固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文化自觉的抬头。而“读经运动”的发起者以阅读经典为当今社会人们“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主要途径,力图将其推而广之,初衷也兴或与此相去不远。然而,透过其中那个名叫郑惟生的孩子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却恰是一个极端“复古”的悲剧——一个不尊现实,不懂创新,不重实践,流于表面形式的悲剧。 困步深山,无电无网,是脱离现实,抗拒创新。像郑惟生这样的复古者,或许单知中国有效法古道的传统,却不知古人在不断回顾历史河流时,同样有“世事变而行道异”的认识,也有“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结论。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某民族或某时代所遗留的文明与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必然只属于也只适合于相应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换言之,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抽离相应的历史背景而长期充盈生命力。人类的一切理性与知识都是渐进性的、目的性的,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前人的成果不断累叠至于更新的。在诵背经典这一行动中,最具有真正价值与意义的并非其他,而正是审视明辨一切学问的思想,是在回首历史时系统反思人生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精神。反观郑惟生在古典经文诵读中投入大量精力,却连基本的现代教学都还未接触几分,空会摇头晃脑、不知其意地背几句文言,显然是将传统文化不作更变地全盘接受,甚至用其替代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显然有违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注定行不通的。 以经为伴,与世隔绝,是闭门造车,忽视实践。除去实事求是与创新变易外,中国式的哲学思想同样强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全面发展自我人格。中国的一切道德、政治、反思等知识与思想向来都要求国人真实地生活其中,要求国人亲自躬身以载道。离开社会实践的文化创新是无有立足之力的,修身致学的人必须在认识上不断摸索,同时在实践上不停行动,才可能真正趋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的经典学问从来不只是为教导国人观察社会、认识自我而摆设的观念模式,而真正是内在于实践行动的一部丰厚的箴言体系。反观郑惟生终日只生活在自己与古书的世界里,失去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更失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与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重视实践、全面发展的精神都是背道而驰的。 投入“读经运动”后,郑惟生既无自食其力的技能,又再无青春年少的时间资本,只等着“遂成枯落,悲守穷庐”,感叹“将复何及”。他的事例及问题,是“读经运动”中最刺目扭曲的病根,也是我们在文化发展道路上一声响亮的警钟。 在国学复兴浪潮迭起的当下,将现实社会、现实人生的问题仅仅寄托于一家学说,寄托于传统经典,以为那便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然是不现实的。每种文化历史间皆有其变与不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分析那些变与不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需要传承的所谓经典,事实上应当是一种固有的、超越“人生一般”时空价值的财富,是一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血脉相承的、相对不变的精神。经典的教育,最终依旧需要立足现实,立足当下,而不应该走向单纯的复古,走向偏颇极端,流于表面形式。 【解析】 试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围绕“学习儒家经典”论述,共列出四种观点,大致可以分为“态度”,前三个是赞成,后一个反对,赞成的角度,又分析如何学习,强调“背诵经典,懂得文句什么意思”“读经受到家长很多干扰,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觉不到快乐”“儒家历来倡导知行合一”;从反对的角度分析蛀牙认为“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与生命的浪费”,由此可以立意为“如何阅读儒家经典”和“是否阅读儒家经典”的角度立意,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如以“如何阅读儒家经典”的角度立意,提出观点后,可以从“加强背诵”“减少功利主义”“知行合一”的角度论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北京市将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庆祝新年。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下面是详细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春节期间,北京市50家专业演出场馆将有398场演出;全市文化系统将举办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活动480项。

节日期间,北京市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将照常向广大市民开放。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也将在各区文化中心和街道上演。各区图书馆、文化馆紧扣区域文化特色,营造节日氛围,推出180项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将向首都市民免费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

(摘编自国际在线刊文《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冰雪庙会与传统文化齐争鸣》)

材料二:

春季旅游消费力指数走势图

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

(资料来源于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2018年3月1日)

材料三: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正在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视频拜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网络年夜饭……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为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传统年俗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年俗是一种行为文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换代”,虽然其仪式活动在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则仍然鲜活。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在适应新时代年俗变革的过程中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醇厚的年味,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全家人齐聚一堂,于亲情的浸润之中尽情交融,就是最有滋味儿地过年。当心中有爱、有情怀,年俗必然不会衰落,春节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必然会得到承袭。

(摘编自刘鑫《不同的“年味”,同样的“情怀”》,荆楚网2018年2月7日刊文)

材料四:

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向往,消解了传统节日的社会期望;西方节日较传统节日开放性和娱乐性更强,相较而言,民众对西方节日更有参与热情;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传播挤占了传统节日的“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路径。传统节日发展的理想情况应该是其能融入当代社会,其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

(摘编自王凤美《传统节日的当代适应性研究——以陕西关中春节为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2018年春节文化活动有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

B. 根据“春节旅游消费力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力指数逐年上升,说明居民观念发生变化,春节旅游消费意愿不断增强。

C. 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年俗的更新换代更多体现在它的仪式活动的变化上,我们要做的是丰富它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

D.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春节活动形式受到冲击,要想让它融入当代生活,就要为它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398场演出,480项活动,以及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的免费发放,主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以增加北京市的年节氛围。

B. 如今的春节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文化展览、抢红包、微信拜年、出门旅游等活动备受青睐,已经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形式。

C. 根据“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图,我们能够得出一线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力指数保持领先,其余城市线依次降低的结论。

D. 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为缩减,主要原因是科学观念的发展,破除了“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节文化活动逐渐转向多元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戏曲源远流长,饮誉中外,被认为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宋元时期,戏曲艺术趋于成熟,从明代中后期乃至清初,戏曲更是进入繁荣时期。

文艺繁荣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在明代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当时,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从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各管各的。而城镇居民或营商逐利,或麇聚求职,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增加,反映到精神生活层面,也出现很大变化。

当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人际关系相应地紧密,人的自主意识也相应地得到加强。这时候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正当权益的追求,也相应地日益迫切。文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到这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跳出以戏曲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更多地思考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的问题。

由明入清,政治和经济状况出现了“天崩地解”的大变动,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经历国破家亡,痛定思痛。他们既吸取了王学左派某些方面的进步主张,又反对空谈心性,更重视笃行和务实。他们从晚明文风的过分张扬主体性,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力图借鉴兴亡教训。显然,在明清之际这个社会经济和政治出现大变动的时代,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们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同情人民大众,反思历史得失。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变革,正是推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并为一座座戏曲高峰的出现奠定基础。

明清一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还在于其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他们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总之,他们严肃认真,苦心孤诣,才搦笔和墨,进行写作。汤显祖从被贬往岭南之初,便在大庾岭一带考察有关女鬼迷人的传说,后又经历几年岭南生活,了解到岭南有异于中原的风土人情,回到遂昌才开始创作《牡丹亭》,写活了柳梦梅这个具有岭南特色的形象。至于《长生殿》,“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成”。孔尚任也说《桃花扇》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又说,从拟作剧本,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凡三易稿而书成”。可见,优秀作家对待创作总是呕心沥血,从不粗制滥造,迎合低俗,这也是其作品一直传演不衰的原因。

(摘编自《明清戏曲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明代中后期,城镇人口日益增多,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增加,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 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正当权益的追求的日益迫切,导致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

C. 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剧作家,让他们思考戏曲如何关注社会现实。

D. 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文风上张扬主体性,反对空谈心性,重视笃行和务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论证明清戏曲高峰产生的外在条件时,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B. 文章三、四段以王学左派、王夫之、黄宗羲为例,分析了进步剧作家们经历国破家亡后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的转变。

C. 文章第五段采用例证法,论证了明清一些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其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

D. 围绕着明清戏曲的繁荣,文章先总述,接着从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梳理出繁荣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明清戏曲的繁荣。

B. 剧作家若不跳出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就很难让作品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

C. 一个剧作家不长期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是很难写出经典作品的。

D. 优秀作家对待创作呕心沥血,不粗制滥造,迎合低俗,这值得今天的剧作家借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故事。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 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C. 文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

D. 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

2.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将军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不如子房。    (《高祖本纪》)

(3)太史公曰:《诗》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世家》)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服度则六亲固。(《管仲列传》)

(5)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①桓伊: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屡建战功。

1.简要赏析颔联的写景特色。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