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二十四史”这个概念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三国时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二十四史”这个概念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三国时期,还只有“三史”之称,到了清朝,才经乾隆皇帝从上千史书中选定二十四部,正式命名为“二十四史”。到了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把《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很多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是把《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提问:“《二十四史》你能说出几个?”在场的青年学生给出了下面的回答。

甲:《史记》,《汉书》,还有《三国演义》吗?

乙:现在不是都说《二十五史》吗?

丙:《史记》,《资治通鉴》,还有《聊斋志异》。

丁:《二十四史》不是一本书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呼唤经典文化 经典在哪?他去了哪里?现在他过得好吗?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却发现我将他遗忘在了角落。我的心在忏悔,因为我明白传承经典才是我的本职,所以我要呼唤经典回归。 无限漫长的时光见证了沧海和桑田的变迁,风云变化的岁月见证了王朝的繁荣和衰败,时间的流逝则冲淡了许多人们对经典文化的怀念。因此,我们要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据报道,现在青年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这虽是一个调侃,但却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上一部分年轻人只顾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极度膨胀的物质欲望。 试想,摒弃了历史,抛弃了文化,还怎样建设精神家园,还怎样创新?那样和空中楼阁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活中,电视,电脑中传播着时尚,塑造着流行,可是对于我们呢?更是大为效仿。头发被染得光怪陆离,奇形百怪,难道我们原本的黑白色是丢人的吗?难道“光怪陆离”就是流行,就是时尚吗?张口闭口都想来点汉堡吃点披萨,这就是时尚?这就是流行?那我们的面条,水果就远不如所谓的流行吗?衣服则更是千奇百怪原本好好的裤子硬是要拉出两道口子,这就是时尚?不,这些都不是时尚,只是盲从,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在你们这些人心里,经典在哪?悠悠历史又在哪?传统文化又何去何从? 经典文化影响着人类以及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试问如果我们不珍惜经典文化,怎能报效国家。肩负起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呢?现在的我们,处于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只是泡网吧的快感,打火线的爽快,KTV的豪放,滑轮厅的激情。但却从未想起过红军长征的艰辛,南京大屠杀的残忍,也曾未想起过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魂。因此,我们要崇尚经典文化,丰富自己。不能一味崇拜潮流,故应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 经典渴望回归,传统文化渴望回归,悠悠历史亦希望唤起消逝的记忆。于是有了周杰伦的《青花瓷》《兰亭集序》的老篇新颂,令我们大为赏识。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用美妙的音乐符号的舞动带领古老篇章的传承,用创新的手段感召遗弃经典的灵魂。 经典渴望回归,历史需要传承,让我们承担起祖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传承经典,呼唤回归。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由材料我们可知,现在的青年对《二十四史》都不了解,《二十四史》代表了我国经典文化,一部部历史的经典是文化的精髓,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进步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宝贵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忘记“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从此立意。 立意: (1)经典的魅力 (2)传承经典 (3)呼唤经典文化 (4)不能忘记经典 素材: (1)中华文化的长河流淌至今,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一部部历史的经典是文化的精髓,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进步时期。从《论语》到《史记》,从唐诗到宋词,无不充满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它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丽的篇章,但…… (2)挥汗如雨,桂果飘香,在这个充满欢乐与文化气氛的季节里,让我们去弘扬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学经典,发扬祖先的智慧。 (3)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明家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国学的标志,中国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在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便一点点的形成,一点点的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宝贵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的宝贵财富。 (4)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点题:呼唤经典回归。文章叙述了现在青年知道经典的越来越少的现状,又列举人们追求时尚的例子,忘记了经典。文章接下来阐述了经典的价值意义:经典文化影响着人类以及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崇尚经典文化,丰富自己。不能一味崇拜潮流,故应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文章结尾点题:传承经典,呼唤回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每条不超过25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省摄影家协会发布的《“记住乡愁”系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启事》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展示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魅力,省摄影家协会自即日起面向全省摄影爱好者征集“记住乡愁”系列摄影作品。作品可呈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古朴模样,也可通过新旧对比呈现历史的足迹、展现新时代的城乡风貌。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单幅或组图都行。投稿者应发誓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来稿要是采用,我们将按照规定惠寄稿酬。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踊跃赐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春节档,8部国产影片同期上映,________,惊喜不断。这当中不仅汇聚了老牌电影人,更集结了一批“电影新生代”。这些刚刚在影坛的青年电影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同时历经了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果说老一辈电影人之于大量阅片、研习技术等是一种专业化的学习和磨练,那么国家繁荣富强、文化消费升级则让青年电影人对电影产生了独特的认识、表达和追求。

由青年导演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依托于刘慈欣________的科幻文本,用精细而震撼的视觉呈现扭转了中国“硬科幻”电影长期缺席的状况,让多数走进影院的人“惊艳”了一把。《流浪地球》火了,关于中国电影走向的讨论声再次响起。尽管________,但一部国产科幻电影能引起如此巨大的讨论和关注,本身就值得庆贺。

近十年来,我国电影的工业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像一部《流浪地球》,国内团队就完成了75%的特效,包括8000多分镜头的画稿、2300个特效制作合成镜头。青年电影人通过2019年春节档,(        )。青年电影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坚力量,他们将对中国电影产生强劲推动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光怪陆离     崭露头角     龙飞凤舞     各执一词

B. 异彩纷呈     崭露头角     天马行空     众说纷纭

C. 异彩纷呈     初出茅庐     龙飞凤舞     各执一词

D. 光怪陆离     初出茅庐     天马行空     众说纷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说大量阅片、研习技术等之于老一辈电影人是一种专业化的学习和磨练,那么国家繁荣富强、文化消费升级则让青年电影人对电影产生了独特的认识、追求和表达。

B. 如果说老一辈电影人之于大量阅片、研习技术等是一种专业化的学习和磨练,那么国家繁荣富强、文化消费升级则让青年电影人对电影产生了独特的认识、追求和表达。

C. 如果说大量阅片、研习技术等之于老一辈电影人是一种专业化的磨练和学习,那么国家繁荣富强、文化消费升级则让青年电影人对电影产生了独特的认识、表达和追求。

D. 如果说老一辈电影人之于大量阅片、研习技术等是一种专业化的磨练和学习,那么国家繁荣富强、文化消费升级则让青年电影人对电影产生了独特的认识、表达和追求。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日益成熟的电影工业水平和从业者对电影技术的熟练驾驭能力得以向业界和观众展示

B. 向业界和观众展示出了从业者对电影技术的熟练驾驭能力和中国日益成熟的电影工业水平

C. 从业者对电影技术的熟练驾驭能力和中国日益成熟的电影工业水平得以向业界和观众展示

D. 向业界和观众展示出了中国日益成熟的电影工业水平和从业者对电影技术的熟练驾驭能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提醒人们:要向贤者学习以补自身不足,同时又要以别人的不足为鉴,反省检点自己的言行。

(2)韩愈的《师说》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古之圣人益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益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对比深刻,批评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3)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黄莺鸣叫和泉流遇阻为喻,分别表现音乐流畅和冷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客

杜甫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注)①甲,指草木初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从自己的身体状况写起,顺理成章写到自己江边新居的宜人环境,表现喜悦之情。

B. “避俗”点明诗人择居此地的深层原因,一“颇”字则将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C. 颈联中,访客对诗人小儿子衣冠不整的瞋怪极富生活情趣,体现出主客关系亲密无间。

D. 诗人以日常生活情景入诗,在如话家常般的叙事之中融入丰富的情感,语言清新自然。

2.诗人虽“患气经时久”,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