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      受损。

A. 国是    不要说    荣誉

B. 国事    何况是    名誉

C. 国是    何况是    名誉

D. 国事    不要说    荣誉

 

C 【解析】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主要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句中时“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用“国是”。“不要说”一般用于陈述句,“何况是”一般用于反问句,此句时反问句,用“何况是”;“名誉”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荣誉”指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广为流传的名誉和尊荣。“荣誉”范围更广,句中是“对国人的诚信造成影响”,用“名誉”更恰当。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改变了人类出行方式的亨利·福特曾说过,“在汽车出现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的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而绝不会是一辆汽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送宗伯乔白岩序

[明]王守仁

①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②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③阳明子曰:“可□!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

④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注:①大宗伯:礼部尚书别称。②阳明子:指王守仁。会稽山道家称“阳明洞大”,王守仁结庐其间,故自号阳明子。③鸠:通“究”,搜求。④僻:通“癖”,癖好。⑤卫武公:姓姬名和,西周时人。《国语·楚语上》载卫武公语:“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⑥交警:以交情之深而忠告之。

1.下列完全符合王阳明为学主张的一组文字是:(   )

①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

②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

③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

④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

⑤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

⑥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

⑦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

⑧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⑤⑥⑦

D. ③④⑧

2.可填入第③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篇赠序是王守仁在他的朋友乔白岩先生将要前往南都时与自己论学后写的。

B. 王守仁认为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要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大道”也就不远了。

C. 乔白岩先生认为自己喜好文辞优美的文章,写作时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并沉潜于诸史和百家著作,这就算是“精”了,可王守仁却并不认可这样的“精”。

D. 乔白岩先生非常认同王守仁的为学之道,只是认为自己明白得太晚了。王守仁以卫武公的事例提出忠告并勉励他。

4.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王守仁的为学主张对当今有何启迪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独孤信传

[唐]令狐德棻

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②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③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④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⑥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有删节)

注:(1)太祖:北周宇文泰。(2)魏孝武:北魏孝武帝元修。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_________         (2)政令方,民有冤讼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信以同谋免(      )。

A. 因为

B. 驻守

C. 犯罪

D. 株连受罚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魏孝武相委任(       )。

A. 正确的

B. 素来,向来

C. 甚;很

D. 高雅;不俗

4.与选文第⑤段 “陇右形胜”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如或知尔,则何哉?

B. 夫夷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C.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吾两人在也。

D. 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

6.第⑤段“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的原因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7.独孤信为何会“名望素重”,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推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_______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

A. 踏莎行

B. 青门引

C. 诉衷情

D. 如梦令

2.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 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 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 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3.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查看答案

    獾鼻

巴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

(1)时值秋天,阳光明媚,也常起雾。穿过光秃秃的林木,可以望见远处的浮云和浓浓的蓝天。到了夜间,我们四周的树丛中,星星低垂,摇曳不定。

(2)我们在歇脚的地方生了一堆篝火。这篝火成天烧着,而且通宵不灭,为的是赶狼——远处湖岸上,有狼在轻轻哀嚎。篝火的烟味和人的欢叫,使它们不得安宁。

(3)我们相信,火光能吓走野兽,但是有一天晚上,篝火旁边的草地里,竟有一只什么野兽怒冲冲地发出嗤鼻声。它不露身子,焦躁地在我们周围跑来跑去,碰得高草簌簌地响,鼻子里还嗤嗤作声,气哼哼的,只是连耳朵也不肯露出草丛。

(4)平锅上正煎着土豆,一股浓香弥漫开来,那野兽显然是冲着这香味来的。

(5)有一个小孩子同我们做伴。他只有九岁,但是对于夜宿林中,秋天劲烈的晓寒,倒满不在乎。他的眼睛比我们大人尖得多,一发现什么就告诉我们。

(6)他是个善于虚构的人,但我们大人都极喜爱他的种种虚构。我们绝不能,而且也不愿意戳穿,说他是一派胡言。他每天都能想出些新花样:一会儿说他听见了鱼儿喁喁私语,一会儿又说看见了蚂蚁拿松树皮和蜘蛛网做成摆渡船,用来过小溪。

(7)我们都假装相信他的话。

(8)我们四周的一切都显得很不平常:无论是那一轮姗姗来迟、悬挂在黑油油湖面上的清辉朗朗的月亮,还是那一团团高浮空中、宛若粉红色雪山的云彩,甚至那已经习以为常、像海涛声似的参天松树的喧嚣。

(9)孩子最先听见了野兽的嗤鼻声,就“嘘、嘘”地警告我们不要作声。我们都静了下来,连大气也不敢出,尽管一只手已不由自主地伸出去拿双筒猎枪——谁能知道那是一只什么野兽啊!

(10)半个钟头以后,野兽从草丛中伸出湿漉漉、黑黢黢的鼻子,模样像猪嘴。那鼻子把空气闻了老半天,馋得不住颤动。接着尖形的嘴脸从草丛中露了出来,那脸上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好不锐利。最后斑纹的毛皮也现了出来。

(11)那是一只小獾。它蜷起一只爪子,凝神把我们望了望。然后厌恶地嗤一下鼻子,朝土豆跨前一步。

(12)土豆正在煎,咝咝作响,滚油四溅。我正要大喝一声,然而晚了,那獾子已纵身一跳,到了平锅跟前,把鼻子伸了进去……

(13)一股毛皮烧焦的气味传了过来。獾子尖叫一声,嚎天动地逃回草丛去。它边跑边叫,声音响彻整片树林,一路上碰折好多灌木,因为又气又痛,嘴里还不时吐着唾沫。

(14)湖里和树林里一片慌乱。青蛙吓得不合时宜地叫起来,鸟儿也骚动起来,还有一条足有一普特重的狗鱼在紧靠湖岸的水里大吼一声,有如开炮。

(15)次日早晨,孩子叫醒我,说他刚刚看见獾子在医治烫伤了的鼻子。我不相信。

(16)我坐在篝火边,似醒未醒地听着百鸟清晨的鸣声。远处白尾柔鹬一阵阵啁啾,野鸭嘎嘎呼叫,仙鹤在长满苔藓的干沼泽上长唳,鱼儿泼剌泼剌地击水,斑鸠咕咕个没完。我不想走动。

(17)孩子拉起我的一只手。他感到委屈。他要向我证实他没有撒谎。他叫我去看看獾子如何疗伤。

(18)我勉强同意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在密林中穿行,只见帚石南丛之间,有一个腐朽的松树桩。树桩散发出蘑菇和碘的气味。

(19)在树桩跟前,那獾子背朝我们站着。它在树桩中心抠出个窟窿,把烫伤的鼻子埋进那潮湿冰凉的烂木屑中。

(20)它一动不动地站着,好让倒霉的鼻子凉快一些。另有一只更小的獾子在周围跑来跑去,嗤鼻作声。它焦急起来,拿鼻子拱拱我们那獾子的肚皮。我们的獾子向它吼了两声,还拿毛茸茸的后爪踢它。

(21)后来,我们的獾子坐下,哭了起来。它抬起圆圆的泪眼看我们,一边呻吟,一边用粗糙的舌头舔受伤的鼻子。它仿佛恳求我们救它,然而我们一筹莫展,爱莫能助。

(22)一年以后,我又在这个湖的岸上,遇到鼻子留有伤疤的獾子。它坐在湖边,举起一只爪子,尽力想捉住振翅飞翔、发出薄铁皮一样声音的蜻蜓。我朝它挥挥手,但它气狠狠地对我嗤了一下鼻子,藏到越橘丛中去了。

(23)从此我再没有见到它了。

(有删改)

1.简析第(5)(6)段描写“孩子”的作用。

2.第(10)段中对獾子的描写极富特色,对此进行分析。

3.赏析第(14)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紧扣标题“獾鼻”,提炼小说的构思特色和写作意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