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
例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告诫我们看事情一定要辩证全面。
材料:登高而招 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起于累土
不念旧恶 宁静致远 顺流千里 九层之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以下是某校学生会主席利用广播站向全校同学播诵的一则倡议书正文,其中有多处表达不当,请指出其中五处并加以修改。
文明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给我们生命和活力;文明是遍布校园的鲜花,带给我们幸福和美丽。创建文明校国、争做文明学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使同学们参与到“牵手春天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中,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语言文明,举止得体,不口吐污秽语言;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事事谦让;
(3)尊重秩序,遵守规则,不做带头违反校规的“英雄”;
(4)讲究卫生,衣着整洁,不染发烫发,不戴饰物入校;
(5)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物,不在课桌上刻字画画。
在这里我代表学生会,恳求每一位同学都能为美化校园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有违反,将会有严格的纪律惩罚在前面等着。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建设文明校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________生活的向往。不仅外形柔和、线条流畅的葫芦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还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平安、和谐、多子。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文化________。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源远流长的葫芦种植历史。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________。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金鹰》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也具有________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工艺品,( )。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在以色列、土耳其和阿拉伯诸国,也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 人给家足 情有独钟 如出一辙 休养生息
B. 丰衣足食 情有独钟 万殊一辙 生生不息
C. 人给家足 爱如珍宝 如出一辙 生生不息
D. 丰衣足食 爱如珍宝 万殊一辙 休养生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其中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外形柔和线条流畅的葫芦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还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的理想。
B. 外形柔和、线条流畅的葫芦不仅符合“尚利合”“求大同”的理念,还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的渴望。
C. 不仅外形柔和线条流畅的葫芦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还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的渴望。
D. 外形柔和线条流畅的葫芦不仅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还寄托着人们的幸福、平安、和谐、多子。
3.下列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同样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喜爱
B. 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喜爱的
C. 也会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喜爱
D. 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喜爱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引用燕昭王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国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出了宫女们听着官车发出的声音渐行渐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小年”的诠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②,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帏箔:帐幔和帘子,泛指帘燕。屏山:屏风。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月边头”一句与岑参“胡天八月即飞雪”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都很相似。
B. “押衣敕使来不来”一句描写边军将士的心理活动:期盼中又有不满和愤懑。
C. “热”字一语双关,既是说官员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暗指其炙手可热的权力。
D. 纵览全诗,诗人只是把两种情景简单并列,但褒贬爱憎已蕴含在客观描绘中。
2.本诗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慕天颜,字拱极,甘肃静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康熙九年,擢湖广上荆南道。总督刘兆麒疏言天颜习边海诸事,请调福建兴泉道。寻擢江苏布政使。十二年,丁内艰。总督麻勒吉疏言:“天颜为政勤敏,清积年逋赋,事未竟,请令在官守制。”师征吴三桂,天颜督造舟师送岳州。天颜疏言:“诸道征发舳舻蔽江夫役牵挽动以千万计纤夫募诸民间给银一钱民争逃匿。计里均派,先期拘集,饥寒踣顿。及兵既到,计船给夫,兵与船户横索财物,鞭挞死伤。臣拟军赴前敌,计各省调遣官兵,每船应夫若干,以其直给船户,令雇水手。”上从之,命诸省,著为令。扬州知府高德贵亏帑数万,既劾罢,旋卒,天颜檄追德贵家属。京口防御高腾龙,德贵族也,与参领马崇骏以天颜奏销浮冒(注)讦於将军杨凤翔,凤翔格不行。崇骏、腾龙叩阍讼天颜,上命京官具狱,崇骏、腾龙婪取罪至死,天颜亦得罪,当左迁。天颜将去官,疏列成劳,且言:“夙夜忧劳,不意遭诬讦,蒙鉴宥不加严谴。”上以天颜未闻有廉名,命严饬。二十六年,授漕运总督,疏言:“京口至瓜洲,漕船往来,风涛最险。请仿民间渡生船,官设十船,导引护防。”部议非例,不允。上曰:“朕南巡见京口、瓜洲往来人众,备船过渡,有益于民。其如所请行。”三十五年,卒。天颜历官有惠绩。狱囚因逸犯株连,待质已三年者,于秋审时开释;狱囚无亲属馈食,月给米三斗。在江南,兴水利,蠲积逋,而请免纤夫,苏一时之困,江南民尤颂之。
(注)奏销,清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顶是
A. 诺道征发/舳舻蔽江/夫役牵挽动/以千万计/纤夫募诸民间/给银一钱/民争逃匿
B. 诸道征发舳舻/蔽江夫役/牵挽动以千万计/纤夫募诸民间/给银一钱/民争逃匿
C. 诸道征发/舳舻蔽江夫役/牵挽动以千万计/纤大募诸民间/给银一钱/民争逃匿
D. 诸道征发/舳舻蔽江/夫役牵挽/动以千万计/纤夫募诸民间/给银一钱/民争逃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为表字,是古人成年后由尊长所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
B. 丁内艰,古人父母去世需回乡守丧,称为“丁艰”,这里指父亲去世。
C. 左迁,古代官职调动称为“迁”,因古人尚右,因此“左迁”指贬官。
D. 漕运,古代将税赋经水路运往指定地点,这里指通过运河转运物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慕天颜虽然是甘肃静宁人,但是有沿海为官经历的他成为熟悉沿海事务的专家,总督刘兆麒专门要求将其从内地调到福建,以便发挥其特长。
B. 慕天颜在督造战船的过程中发现了现军队征发纤夫制度的种种弊端,于是上书皇帝指出问题,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下令各省将之作为定制。
C. 扬州国库在知府高德贵任内出现大额亏空,他死后慕天颜向其家属追缴赃款,其亲属马崇骏等向皇帝控告慕天颜的贪污行为,双方都受到惩处。
D. 慕天颜在江南为官时设立救生船、兴修水利、蠲免欠税、请免纤夫,做了大量有益于民生的工作,缓解了百姓生活困苦,深得江南人民爱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总督麻勒吉疏言:“天颜为政勤敏,清积年逋赋,事未竟,请令在官守制。”
(2)天颜将去官,疏列成劳,且言:“夙夜忧劳,不意遭诬讦,蒙鉴宥不加严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