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偷马贼 艾芜 半夜过后,隔壁店里一些过夜的马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偷马贼

艾芜

半夜过后,隔壁店里一些过夜的马夫,忽地吵闹起来,原因是打失一匹马。不久又听见说:马已找回来了,贼却在山那面躺着。大家都一时嚷着高兴的声音。

这事我没兴趣,便一直睡我的。可是,我的店老板却来掀醒了我。他一面搂着披起的衣衫,一面小声向我说:

“你去看看吧,不晓得哪个倒了楣,说不定就是老邓……唔,不管他是哪一个,你把这药给他,止止痛也好。”随即将一个小纸包递给我。他的心肠倒并不见得怎样好,平日一个落难的向他求乞,他只道:“去你的吧,我这里开店子,不是善堂!”目前他这样好善的举动,就不免使我颇为奇异。

天空没有月,到处现着密密麻麻的星点。我慢慢爬上山坡。一路伏在暗中的丛莽,轻拂着小风,凉凉的,有些润湿,且杂着各样树叶的味道。

差不多找到了天亮,草丛中有人叫我。等我从他鼻血模糊的脸上认出到底是谁时,我吃惊得了不得。原来他并不是我们意料中的偷马贼,却是常常看见的老三,一个矮小个子,又瘦又黄,风都吹得倒的家伙。

这时他见了我,现出很急迫的样子,问我道:“他们都知道了吗?”

“什么?”

“我偷马的事哪。”

他现着十分嗔怪的神情。我就随口说道:“这怎么不知道?不知道,我怎会来呢?”

他才闭一闭眼睛,满足地抒一口气,好像刚完成一件大事似的。

他接着药,不马上擦,又问我道:“他们说我什么没有?”

“说你?没有!大家只晓得一个偷马的倒了楣就是。”

“怎么?那些马哥头连我老三都不认得么?”

他脸上现出失望和不快的气色。

他咬着牙齿,忍着痛,竭力做出一个偷马贼的英雄样子。但话声却是破碎的,令人觉得加倍可怜,亦复可笑。

“你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听我劝,养好伤,去做点正经事吧……偷马!不是你我干的呀!”

他听见我这番话,便笑了一笑,略带讥刺的口气说道:“噗,什么是正经事呀?……你看我怎么样?一向不是饿得皮包骨了么?你倒在路上,一丝丝气了,我敢打赌,也没人给你一口米汤吃的,嘿,这就是要做正经事的好报应!”

他的话倒有几分道理,但他的神情却激怒了我,便没好声好气地驳他道:“你要是一直这样干下去,包你还有拳头吃的。你看看你自家吧!瘦骨朗筋的,经得起几回打?”

他竭力微笑着,现出诚恳的样子。“我请问你,是你老板叫你拿药来的吧?他为啥要这样讨好呢?黑更半夜也叫你来?……我告诉你,就是因为这里有个偷马贼呀!如果是什么抬滑竿的,他肯管这笔闲账么?”

我见他太高兴,心里起着反感,便冷冷地说道:“我觉得,一个偷马贼应该硬朗,结实,个子高大……像你是不行的!”

他一点也不生气,只是微笑道:“你说得对!……可是,我会再干第二次么?”

他顺手搔一搔头,乏力地笑着:“我问你,老邓、大老杨他们,在你们店子里又吃又喝会过账没有?……原因在哪里呢?……这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偷马贼处处可以逞狠呢?”

这一来,我如梦初醒,明白我老板的善举了。同时,却又不服老三这种先知一般的神气,便抵一抵他的肋巴骨。

“处处逞狠?为什么你又挨打了?”

“不是那样说呀!”他略微窘迫地笑,“俗话说得好,人多为强,狗多为王。我一个人,怎么能敌住那许多牛呢?要是我也人多,那就开抢了,还用得着偷?就该改成抢马贼了,嘿嘿。”他又拿手摸一摸他的衣襟口。

随后,他见我沉默着,就自言自语地,现出盘算的神气。

“你想想我们这辈子人,一落下娘胎,就连针尖大的地方也没有。……妈的,这世道简直岩石一样,总是容不下你我干鸡子!……你想,我该怎么样呢?那还消说,只要裂出一条缝,我就要钻进去。我呢,你看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可是,从明天起,在这几百里内,吃吃喝喝,谁敢不赊我老三的账呢?这就是我老三寻着一条裂缝,钻进去了。”

“好的,你钻进去了。一旦人家把裂缝补好,那你又怎么办呢?”

“补好?那一定要把它捶得更开些,更宽些!”他突然现出狞恶的样子。

这时,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我蹲在他的身边,替他擦药,还对他有些同情,现在才觉得,在他身上升腾起了强烈的争生存的欢乐感情,是用不着任何人的怜悯的。

后来,等我要离开这个山谷时,他已吃得油光满面,变成矮壮的汉子了,并且常常骑在没鞍子的马上,往来山中。对我也不再称老哥,只轻佻地叫道:

“老弟,老蹲在一个地方,会发霉呀!去找找裂缝吧!”

(原载1936年6月29日《大公报·文艺》,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店老板叫“我”送药给偷马贼的情节,表现了他对偷马贼的畏惧,为老三通过做偷马贼成功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埋下伏笔。

B. 小说中老三被打后的惨状和日后的油光满面,“我”对他的怜悯和他的洋洋得意都形成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

C. 老三信奉“钻裂缝”的哲学,就是面对生活的困境,不与其正面抗争,先钻进“裂缝”躲避,等形势变化之后再谋求改变。

D. 老三做偷马贼,不但不掩饰,还惟恐别人不知道;被别人知道后他反而活得更滋润。老三这一形象是当时畸形社会的一个缩影。

2.简要分析“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这句话。

3.小说以“我”和老三的对话为主体有哪些好处?

 

1.C 2.老三身体瘦弱,生活穷困,十分弱小;他能看穿这个黑暗的世道,知道作恶反而有人讨好;他身上升腾着强烈的争生存的欢乐感情,不用任何人怜悯。 3.小说以对话为主体,使情节更加紧凑;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对话,“我”和老三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老三“钻裂缝”的论调,隐含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引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 1.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C项,“不与其正面抗争,先钻进‘裂缝’躲避,等形势变化之后再谋求改变”错误,应为“努力抗争,找到裂缝,以求生存”。故选C。 2.此题考核分析文中句子含义的能力,要求分析“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这句话的含义,分析句子含义注意结合上下文和句中的重点词语,此题注意结合文中的“一个矮小个子,又瘦又黄,风都吹得倒的家伙”分析其“弱小”;结合“可是,从明天起,在这几百里内,吃吃喝喝,谁敢不赊我老三的账呢”“在他身上升腾起了强烈的争生存的欢乐感情,是用不着任何人的怜悯的”分析其“高傲”即可。 3.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材料安排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以“我”和老三的对话为主体有哪些好处,首先从“对话”的通用的作用分析“对话”省去不必要的叙述,快速推进情节的发展;“对话”本身就是语言描写,便于塑造人物形象;然后结合内容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你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听我劝,养好伤,去做点正经事吧……偷马!不是你我干的呀!”“你要是一直这样干下去,包你还有拳头吃的。你看看你自家吧!瘦骨朗筋的,经得起几回打?”“好的,你钻进去了。一旦人家把裂缝补好,那你又怎么办呢?”等写出我的懦弱;“我问你,老邓、大老杨他们,在你们店子里又吃又喝会过账没有?……原因在哪里呢?……这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偷马贼处处可以逞狠呢?”“你想想我们这辈子人,一落下娘胎,就连针尖大的地方也没有。……只要裂出一条缝,我就要钻进去。我呢,你看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可是,从明天起,在这几百里内,吃吃喝喝,谁敢不赊我老三的账呢?这就是我老三寻着一条裂缝,钻进去了。”可见“老三”的抗争,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同时“裂缝”的理论,隐含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引发读者的思考,暗示文章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 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 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4)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6) 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 曾子曰:“________,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张炎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注)① 周草窗,张炎好友。《武林旧事》是其在宋亡后所写的一本笔记,记载了南宋百余年间临安的风土人情。② 《列子·周穆王》载,郑人击毙一头鹿,藏到蕉叶下,后来去找却忘记了地方,以为是一场梦。③ 《韩诗外传》载,周人在汉上与二神女交谈,神女解佩赠珠而去,不料刚走数步,珠与二神女皆不见踪影。

1.有学者认为该词“平淡中见出悲愤”,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2.简要赏析“铜驼烟雨栖芳草”和“休向江南问故家”两句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赵阁老书

(明)归有光

有光自应举,连蹇不遇。常恨生当太平之盛,徒抱无穷之志,而年往岁徂,茕然无所向往。时张文隐公知之,时时称之于人。张公垂殁,以不能荐达为恨。然有光尝侍于公,间闻公论当世之士,独称明公,谓不惟于文章绝出,他时为国家建弘业者,终有赖焉。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公之所垂记。虽以文隐公之故,然士固有相知者,则有不待付授言语相属而相契舍者矣。

会明公忤时宰,屏居西蜀者十年。有光始获举进士,在京师,思明公而不可见。徒念岷、峨之高,江水之长,怅然而叹。幸与明公生同时,而顾无由一见;以为今世则已矣,徒若读书而慕古人于百世之下。既而为吏越中,明公始复登朝。及入觐,以为可以得见矣,而明公又以南迈。有光时尚在京师。一日,天子忽出手诏,还明公于朝。是时海内之士试都下者四五千人,皆叹天子之明圣能知人如此;明公能自结于天子之知如此。有光又私自喜:道之将行也,文隐公之知人不谬也;有光之穷,得所依归也。当是时,官程迫促,又不能迎拜明公于马首。

昨春自越还,遇瞿文懿公于乡,言入朝时,与明公尝以鄙人为荐,有惑于流言者,从中毁之,瞿公因言今世荐士之难:“吾与赵公知子深矣,力足以荐士矣,尚格而不行!”语毕,黯然不乐者久之。

今所以复有言者,以往年为吏,差知自爱,亦自谓能使鳏寡孤独不失其所。顾不惟劳效不得上闻,而持衡之人,用一人之言,天下之士。使士之有志不负朝廷、为生民计者,徒以不能诡随趋附,横被中伤,乃令晻蔽殁世而不见。使后之欲为循良者以为戒。何以厚天下风俗,而返汉代长者之风?此尤可痛也。

兹者天子特以明公为相,复改任铨部,诏旨皆从中出。天下想望丰采,士莫不鼓舞踊跃自奋。有光自度已无用于世,而区区所见如此,略为明公陈之,非为一身之进退也。若身之进退,则在明公而已矣。君子伸于知己而诎于不知己,是以冒渎而忘其僭越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称明公              亟:屡次

B. 有光之              羁:漂泊

C. 天下之士              格:阻止

D. 士莫不鼓舞踊跃自    矜:庄重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文隐公非常赏识作者,直到去世时,张文隐公还遗憾自己未能向朝廷推荐引进作者。

B. 作者到京城赶考时,因赵阁老已去西蜀,作者只能怀想他如岷山、峨山般的高风亮节。

C. 作者在越中做官时赵阁老回朝任职,作者进京朝觐时赵阁老又南行,两人终未能相见。

D. 赵阁老先任宰相,又改任铨部,皇帝的诏书从该部门发出,天下学子都仰慕他的丰采。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公之所垂记。

(2)今所以复有言者,以往年为吏,差知自爱,亦自谓能使鳏寡孤独不失其所。

4.作者写信给赵阁老的目的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括号中对联用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种杏成林,怀仁益寿 (医院联)         滋兰树蕙,种李栽桃 (花店联)

B. 落处惊风雨,挥来泣鬼神 (笔店联)     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 (帽店联)

C. 鹤影随云杳,鹃声带月寒 (挽联)       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 (寿联)

D. 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婚联)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 (宅第联)

 

查看答案

下列两段文字中都包含的意蕴是(  )

①浪迹天涯的游子最终又会思念故土,并在自己的茅屋内,在妻子的怀抱里,在儿女们的簇拥下,在为维持生计的忙碌操劳中,找到他在广大的世界上不曾寻得的快乐。——歌德(德国)

②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知道把一家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德莱塞(美国)

A. 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培养人美好的天性

B. 游子走到天涯也终会思念故土和亲人

C. 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带给人幸福快乐

D. 家庭是这世界上最温柔最甜蜜的地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