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从中有人读出了教育的真谛,有人悟出了做事的技巧,有人学会了待人接物,有人参透了岁月人生……
那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所给词中任选一个,写两句正反同体咏物格言。
圆规 橡皮 竹
例句 直尺: ①一生都不走弯路,那一定是你在纸上谈人生。②因为本身正直,才敢于去度量别人。
下面的回信片段在得体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前日已收到兄长奉达的书信一封和诗集一本。诗集我业已拜读,语言隽永典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无论用怎样的语言来评价,都不算过誉之词。我对兄长的拙作甚是喜欢,已郑重惠存。
距上次分别已是数年,弟甚是思念。若有机会,望兄长能携全家来府上小聚,以便让令郎与小儿尽早结识。
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②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③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④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⑤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是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提高,而是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________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________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________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吏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________,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提高。
B. 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C. 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提高,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
D. 不是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而是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泾渭分明 神色自若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B. 大相径庭 从容舒缓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C. 大相径庭 神色自若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D. 大相径庭 从容舒缓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B. 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C. 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D. 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世外桃源中老人和孩童快乐自足的精神状态。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辛弃疾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
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送别赠词,结尾的松江,就位于欧阳国端要去的目的地吴中。
B. “梅似雪,柳如丝”借助洁白的梅花和细长的柳丝,赞颂友人的高洁坚韧。
C. “除却松江枉费诗”意为在松江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最适合作诗。
D. 下片有眼前景物,也有想象中的景致,虚实结合,内容丰富,情深意长。
2.词中寄予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