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梁书》)
②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之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修匿命编》)
③施恩勿念,受恩勿忘。(《朱子治家格言》)
④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司马光)
⑤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林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自后世,读了上面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清远择其中两三句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在火灾扑救中牺牲。假如他们被推荐参选“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这个英雄群体写一段推荐词,要求:使用比喻修辞,不超过90个字。
《红楼梦》第一〇三间《昧真禅雨村空遇旧》中,成就功名的贾雨村任职于甄士隐家乡,偶遇当年资助自己但现已出家为道的甄士隐,说了一段话,下面是某高中生对这段话的改写,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生承蒙您敬赠钱物才得以进京赶考,并托您老的福考取了功名。如今到鄙乡任职,方才得知先生已出家为道。我虽然对您老日思夜盼,但自知仅是个封疆大史,不敢前去见您,怕辱没您老法眼,老天真的有眼,让我在这里见到恩公,还肯求老朽能对我再行教诲,我在城中的住舍离此不远,您老如不嫌弃,学生愿意接您老到家中奉养,奉望我能够天天指教于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烔炯日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 ,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知识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融合,二者定能 、携手向前。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 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的创新奉献才智。
B. 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 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 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层见叠出 相映成趣
B. 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举不胜举 交相辉映
C. 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层见叠出 相映成趣
D. 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举不胜举 交相辉映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极力搜刮财物奢侈靡费发出的激愤质问。
(3)文天样《过零丁洋》)中,将追忆过去和感慨当下融为一体,借助地点表明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雁
杜牧①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②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③。
[注]①[注]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月,北方回鹘族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作者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②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舒掌托起露盘.④长门:汉宫殿名。④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虏弦开”运用借代于法,用胡骑挽弓射猎征雁指其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B. 颔联承首联写孤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突显孤雁之失群离散形单影只。
C. 颈联写诗人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
D. 这首诗中的“早雁”与杜牧《赤壁》中的“折戟”一样,都是触发作者思绪的意象,但这首诗婉曲细腻,与《赤壁》豪宕俊爽的风格并不相同。
2.这首诗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