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2035年,是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里程碑;2035年,是伟大祖国建成...

    2035年,是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里程碑;2035年,是伟大祖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加油站,是新征程的新起点;203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你们相聚一堂,或回首往事,或展望未来……

请展开想象,以“2035年,我们来相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叙事有波澜,有细节描写。

 

2035,我们来相会 “说说吧,你的光荣事迹我们全都掌握了!”三个昔日政法大学毕业的同窗,十多年又一次见面了,只不过这回两个在铁栅这边,一个在那边。铁栅那边的钱多多手上也多了副沉重的镣铐,身后也有刑警左右护法。 从政法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就各奔东西了,我和好友李正有幸来到反贪局工作,虽然工作经验不那么丰富,但领导还是将缉拿“百名红通”最后一位钱多多的任务交给了我们。2035年是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里程碑,我决不能让贪官污吏迈过新征程的新起点。 接到任务,我和李正大吃一惊。钱多多,这不正是我们的老同学吗?这么多年缺席同学聚会,原来逃到海外去了,没关系,今年我们一定要相会,将你缉拿归案。 根据情报,我们辗转数天来到了加勒比海诸岛国间,然而中国和那藏身国间尚未建交的消息却给了我们的相会一记沉重的打击,明知嫌疑人就在那边,我们却不能与之相会,真是令人焦头烂额。 无暇顾及加勒比海的阳光和沙滩,我和李正在酒店里绞尽脑汁地思考着,突然,李正灵光一闪打个响指,激动地说:“都2035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这么多,我们为何不寻求其他邻近国家帮忙?”我回过身去,投去赞许的目光。是呀,2035年了,中国的好友遍布世界各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威信无处不在彰显,这招一定可行!钱多多,2035年我们来相会了,这一次我一定将你缉拿归案。 坐着邻国警署的车,我们来到了钱多多的住所,热情的黑人警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批准了我们的遣送申请。多亏了这个好时代!多亏了祖国!这样的案例,十几年前虽有成功,但随着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或许只有中国的以诚待人仍能将其再现吧。我这样想着,按捺住与这位离群之马的相会。 遣送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我、李正、钱多多,这才在审讯室里相会了。“唉,祖国真是发展了,我在祖国面前真是太渺小了!”被镣铐紧锁的钱多多感叹道。“是啊,老同学。深藏海外,你不会连这是什么年代都不知道了吧?这是2035年,我们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朋友遍布全天下,要不然我们怎能在这里与你相会,你以为国际关系微妙,遣返回你就不再可能了?不!我们的祖国强大了,绝不能让你这贪官污吏迈过新征程的新起点!”我义正词严地向钱多多斥责着。 2035年,我要和所有的贪官都相会,不能让祖国的伟大事业溃烂于这小小蚁穴!感谢时代,更感谢祖国!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加命题式的命题作文,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作文材料和作文命题。审题的时候,需要考生对“材料”和“命题”双管齐下,分析“材料”和“命题”之间的关系,切忌抛开材料或片面理解材料去行文。“材料”和“命题”有如下几种关系,如导入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的指向,一步步引出命题本身;解说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加以必要的阐释说明,一般是借助材料来阐释命题所包括的内涵或命题所涉及的范围;限制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的内涵或外延适当加以限制,以避免命题过大或过宽泛。本题的材料和命题之间属于导入关系,即命题“2035年,我们来相会”由材料引出,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标题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 “2035年,我们来相会”,这道题目具有时代内涵,突出的是对于伟大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展望,2035年是新征程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青年将进入而立之年,回味人生往事,展望历史未来。在具体写作的时候要突出事件的波澜特点,要以描绘为主,想象要合理。展望2035年发展的状态,可以加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热点。 参考立意:可以写2035年,天空没有阴霾,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大幅跃升,人们享受的是青山绿水的富裕生活;2035年,家乡的变化,国家的变化等。主要想象2035年发生的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不忘过去,憧憬未来等。 行文思路:如先总写2035年的某一个场景,引出事件的叙述。如“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敬礼!”那一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军官中展现出来,敬着军礼的我望向了那面冉冉上升的红旗,思绪飘回了高中。可以结合对高中时期升旗仪式的回忆,回想当时的同学情和科技状态等。然后可以写思绪拉回现在,写2035年科技取得的某一方面突出成就,如航母建设、太空建设等。通过对比,引发自己的感慨,如2035年,不仅是我们年轻人相聚的时候,更是共和国迈向伟大的时刻等。 【素材】 晨光熹微时不必为公交地铁赶路,新能源汽车开创了绿色出行的纪元;上班工作也不再紧绷而枯燥,植入芯片,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得力助手;上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线课程和作业精准地把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休闲娱乐也更加多样。也许现在的城市不再雾霾重重,每天清晨都能看到蓝蓝的天,春日百花齐放,盛夏绿树成荫。乡村依旧是清丽的山和秀美的水,几十年如一日的淳朴。大家的生活富裕而充实,开始追求艺术与表达,古老的中华文化被注入全新的血液,诗词歌赋重回潮流……风起云涌的发展创造出此刻的日新月异,匆忙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指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时中国大概率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此期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下行周期,但新的强者将在科技产业革命中诞生。世界经济服务业化,全球人口老龄化,全球力量格局多极化,世界各国和地区对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及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也将加剧。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富裕。 5G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发达而成熟,无人机在头顶上方飞行,轻便的电动汽车划过路面,早已不见烟尘。 科技的兴起起引领着时代的迈进,文化的交融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身处于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在憧憬,未来的你将如何与时代相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我国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它启发我们思考: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请以“学以成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查看答案

微写作

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2018年秋分这一天,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人民“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在生活中,人们也会享受各种“丰收”的喜悦。请你写一首“丰收之歌”,来歌颂丰收、赞美丰收。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可诗可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秋的文章

刘成章

①秋风起了的时候,燠热的酷暑隐退,黄土高原的广阔天空清清爽爽。碧蓝的天上,七八片白云悠悠。像有什么东西在远天闪现,先是缥缥缈缈,不可捉摸;接着有了影子,有了起伏,有了节奏,一声一声地明朗起来清晰起来﹣﹣那是大雁的歌。呵,高高的天空,大雁飞过,“一”字“人”字飞过。

②“一”是汉字,“人”也是汉字,那是仓颉创造的字,那是我们辈辈先人用过的字,那是我们字典里总是印着的字,那是连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会认会写的字。“一”和“人”,那两个饱含沧桑的字,擦着蓝天,唱着高亢明快的歌,在白云里向南方飞去。

③“一”是什么?“一”是地平线,“一”是大地,“一”是一切物事的初始,有“一”才会有五洲万象。“人”呢,有灵魂,有意志,你看他,总是张腿站立,目光炯炯,神情专注,世世代代地为了生存为了幸福迎接挑战。

④字形忽然变幻起来,那是书圣王羲之在运笔,底气浮漾,力道遒劲。笔锋上是大雁的翅羽挟着风声,墨迹渗着大自然的风韵。王羲之的笔下,是蓝天,是白云,是生命如歌似梦的演绎。

⑤天空是简洁洗练的,可天空下的茫茫大地就很不一样了。秋的黄土高原脉络纵横,纷乱复杂。赤橙黄绿青蓝紫,软硬香辣横竖斜,各种颜色、各种味道、各种气韵、各种声息、各种姿态和各种果实,都经过了一春一夏的成长和韬晦,现在都不甘寂寞了,都显示出了强烈的表现欲。它们都想说些什么,唱些什么,争论些什么,压倒些什么,夸耀些什么,畅想些什么。它们都是有实力的角色,都有点君临天下的气度。

⑥面对这一切,闭着眼睛默默想,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写在地上的,但地上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书法了,还有怀素的,颜真卿的,柳公权的,黄庭坚的,于右任的,鲁迅的,舒同的,赵朴初的,欧阳中石的,但书法上的字掉下来到处游移,它们混在一起,叠压在一起,千笔万画有如密林里树枝的交错,_____,乱人眼目,无从赏鉴。

⑦咳,是乱了。

⑧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忙果欲落,闲枝想舞,玉米棒子没有牙刷也想刷刷它着实可观的牙,显摆显摆,一只红狐跳了两跳,枯黄的向日葵回忆着青春。有人在石头边给收割机加油,婆姨爬上断墙不知在摘啥。还有些牵牛花刚刚钻出土来,它们误以为现在还是春天,兴高采烈地努力生长,准备开上几个月的鲜艳花朵。挑水的汉子忙里偷闲地往那里瞅了几眼,好像在嘲笑,又好像在品味。芝麻地里蝴蝶喝露水,露水珠里有它的影子。好多庄稼都低垂着头颅,似乎在请罪。错矣!它们籽粒又多又饱满的低头姿态,是大丰收的表现!老了的韭菜连驴也不理,好不哀伤。北漂回来的青年不太会干农活,穿着雪白的衬衣,鞋是名牌,说要去买些扎捆谷物的绳子。他边走边看手机,不料,被割下的几捆子荞麦绊得跌到一汪牲口尿里了。唉!白衬衣弄得臊气难闻,怎么上街?唉唉唉!

⑨有的成熟,有的颓败;有的高挺,有的倒下;有的还在,有的却不见了。

⑩面貌乱了,色彩乱了,序列乱了。

⑪眼前的景象乱哄哄的,很有点

⑫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它立意高远,内容青翠;行文上,谷子一层,糜子一层,玉米一层,高粱一层,向日葵一层,而且谷子糜子玉米高粱向日葵内部还分着细微的层次,豆类花生就是标点符号。真是有条不紊,眉目清楚,读起来非常舒服。可是现在,这文章就像在电脑上出现乱码了,无法卒读。

⑬哎哟,的确很乱很乱了。

⑭太阳的热汗有时还在冒,风的赤膊却穿上了衫子,说凉了凉了都加点衣服吧。土里的洋芋如一窝汉字拱破地皮,怕大家说它们出来得太早了,慌里慌张,前言不搭后语,而左近却无人,一个都没有,只飞过一些想偷吃的麻雀。谷子糜子玉米向日葵们都熟成了金子。一亩大白菜依然我行我素,固执地不肯脱下白绿搭配的长裙,声言春天还在身边。高粱地最是引人瞩目,几万面红旗飘飘,秋日照射下,竞像火般漫延,火焰都快把地皮把稿纸烧着了。突然间,文章中糜子那节被割倒一片,一行一行飘香的字词都被放在地上,扎成了捆子。字词的茬子带着残留的丝丝干叶,缩在巨大的壑口里,白得刺眼。谷子的段落也被一句一句地放倒了,形成了空缺、少行、断片,谷地变得壑壑牙牙,少东没西。路上,一个牵驴的姑娘边走边望,对这样的残缺那样的破损露出了笑容,颇为欣赏。

⑮那边厢,男童似的,女童似的,一亩黄豆喊叫着它们也熟了,真的熟了,南瓜也帮腔说很熟很熟异常地熟,豆豆们就更加自信了,有的喊着喊着就从豆英里蹦出来了,不懂什么叫作沉稳,这些碎怂娃娃们!下沟里有人急急跬河,水声哗里哗啦的。羊在两块石头前吃苹。山畔上的好枣子打下一摊,美死了甜死了那山畔上的一切。林带的背后老一声,少一声,蛐蛐五声牛两声,众声喧啸纷杂。运送谷物的汽车有好几辆,一个车轱辘不幸爆裂了,看起来很有几分悲壮;崖底,有人从红火尚存的灰烬里拿出烤红薯,那红薯热气袅袅,俨然炫耀着它的二次成熟。

⑯这是秋的文章吗?

⑰当然是,是黄土高原上的秋的文章。

⑱短短几天,成熟了的庄稼地不再规整,而是色彩驳杂,结构松散,缺三少四,参差不齐,犬牙交错,横七竖八,乱得一塌糊涂。这情状就像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批评的那样,“黄钟与瓦釜并陈,春裱与秋枯并出,杂乱无章,刺眯人目者,非文也”。

⑲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变化的季节,流转的季节,眼花缭乱的季节,秋的文章愈乱愈好!秋的文章总在删节着,斧削着,大剪大裁,成亩成亩地往下割刈,也在不断地追求着精美。

⑳秋的文章可上典籍。

(21)秋的文章总能让人欢喜,也总能让人激动得落泪。

(有删改)

1.下列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天空是简洁洗练的,可天空下的茫茫大地就很不一样了。

B. 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

C. 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

D. 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

2.下列对本文语言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用黄土高原上一组组物象景观、一连串事态人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收获季节的大地风貌和人们的喜悦之情。这种铺排手法在《木兰诗》中也有使用。

B. 作者描写天空中的雁阵、田野里的庄稼以及辛勤劳作的汉子、手忙脚乱的小伙儿,不惜笔墨,细致入微;议论、抒情则惜墨如金,画龙点睛。

C. 作者将秋天黄土高原的大地比成一篇立意高远、内容青翠、有条不紊、眉目清楚的好文章,形象地描绘出田野上一派喧啸纷杂、欣欣向荣的景象。

D. 作者运用生动鲜活的口语和饱含着生活气息的方言,表现了富有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景象,语言和内容相得益彰,文质兼美,独具韵味。

3.本文用语讲究,用词精妙。请根据文意,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文中第⑥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①五彩斑斓    ②光怪陆离    ③零乱不堪

4.文章开篇多次写到“一”字“人”字,绘形传神,请根据文章内容解说“一”字“人”字所传之“神”。

5.黄土高原“秋的文章”杂乱无章,作者却说“秋的文章可上典籍”,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在大国崛起的征程上,并不都是“①_____,②_____,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的晴天丽日、风平浪静,有风有雨是常态。今天的中国,正经历成长的风雨。但纵有“乱石穿空,③_____,④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惊险,也动摇不了中国人民“⑤_____,⑥_____”(《沁园春•长沙》)的决心。面对艰难险阻,中国人民坚信“⑦_____,⑧_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脚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2),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3]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4].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注释:(1)神光牛背:指面对他人侮辱不与之计较。(2)春风马耳:指对于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3)二毛:指头发白黑相间。(4)山阴: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词中描写的龙门景色美不胜收,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龙门美景的特点。

2.“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是词人形象的生动写照,词中多有这样的传神之笔,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词人形象加以分析。

3.如果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一诗句作为赠言与朋友共勉,请你说说其中的寓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