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个屠夫徐作军,在卖猪肉间隙时间,坚持练毛笔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个屠夫徐作军,在卖猪肉间隙时间,坚持练毛笔字,并为此津津乐道;

②一个快递哥雷海为,在送快递小空闲背唐诗宋词以致废寝忘食,终夺桂冠;

③一个名叫沈巍的流浪汉,酷爱读书和评论时事,成为热议的网红。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重负,有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惜辍学辞职浪迹天涯,认为这才是诗与远方;也有人在默默承受生活重压的同时,将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有尊严的生活;有人刻意强调自己的个性追求,而置社会规则和个人责任于不顾;也有人将公众的利益过分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诗不为试,为余生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勾起了许多人骨子里对诗词的爱,但不免仍有非议之声。有人说:“一个外卖小哥读那么多诗词有什么用?”有人说:“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 面对这么多的疑问,我不禁反思: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变得如此功利?弹钢琴是为一纸证书,背古诗是为考试服务,连运动都成了浪费时间。 林清玄曾说:“白鹭立雪,愚者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生活本该简单,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眼睛竟变得模糊,只能看见眼前的鹭,而看不见漫天一色的白。 也许,模糊人们眼睛的并不是那一只鹭,而是快节奏生活下人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难以平静的内心。 外卖小哥雷海为往台上一站,我们只能看到朴实,好似与诗歌隔了很远。但他一张口,诗意就倾泻而。让人们惊讶的也许不仅仅是雷海为回答问题时的迅速与准确,也不是他在台上、在众多比赛选手紧张万分时的那份淡定自若,而是他的那份强大的气场。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深刻内涵就是在说,中国诗词的魅力就是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渐沉淀于周身的气质。 同时雷海为不是只会“背”的机器,他背诗的目的并没有功利性的追求。而诗歌的深层意义就是要引出我们灵魂中对诗词的记忆,让我们的显现出人文气质,而这种气质绝非考试能够给予。人的一生是要活在对美的追求之中的,而大部分人似乎已经忘了,所谓考试、检验等等,其实只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工具,我们只不过是要通过它们去换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以此来获得更纯净的心。 林清玄还曾说过:“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累,其实是我们的心累, 我们的眼睛接受了太多纷杂的色彩,我们的耳朵听见了太多无趣的信息。其实生活本身很简单。做一个单纯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犹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的心情。当时我就想,能写出这么惊艳的句子的人,他的内心得有多么单纯澄澈啊。 诗不为试,为余生。诗词的魅力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从诗词中学来的智慧是独特而通明的,它帮助我们洗涤大脑中的杂质,让我们余生都能做一个有趣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不同的人在生活重负之下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态度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生活,辩证分析时事现象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 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个典例,即屠夫徐作军、快递哥雷海为和流浪汉沈巍,这三个人都是生活中平凡之人,为了生活做着最普通的事情,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且都有自己的成就,徐作军热爱书法,坚持练习毛笔字,并为此津津乐道,雷海为热爱诗歌,终夺桂冠,沈巍酷爱读书评论时事,成为网红。这三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重负,但他们在承受生活重压的同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以此点亮自己的人生。可以说人生有很多种行走的方式,精彩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但这些精彩离不开追求,离不开坚持和执着,所以可以围绕“人生要有追求”“成功需要坚持”“诗意人生”等进行立意。材料第二部分在三个典例的基础上进行展开,这一部分除了对雷海为他们的追求做出评价,还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做法,如“有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惜辍学辞职浪迹天涯,认为这才是诗与远方”“有人刻意强调自己的个性追求,而置社会规则和个人责任于不顾”“也有人将公众的利益过分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也是对生活的追求,只不过他们的追求脱离实际生活,过于突出自我的个性和利益,枉顾现实状况,枉顾社会规则、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枉顾公众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逐梦也要脚踏实地”“个性追求与社会规则”“追求个性与承担责任”等进行立意。最后分析题材,题干在文体上没有限制,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作文。 参考立意: 人生要有追求;成功需要坚持;逐梦要脚踏实地;个性追求与社会规则;追求个性与承担责任;平凡可以不平凡,立足平凡,超越平凡;成长需要诗歌,精神丰盈需要诗歌;生活需要理想,人生需要追求;成功的路上需要坚持,任何条件下不要忘记追求诗意人生;梦想不论身份,人生自有诗意。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诗不为试,为余生》,展示观点。其次由《中国诗词大会》遭受到的非议切入,继而引出自己的反思:我们何时竟变得如此功利了?接着列举外卖小哥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表现,以及林清玄对于生活的感悟,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地引出“诗不为试,为余生”的观点,收束全文。 参考素材: 正确的执着是通往成功的阶梯,错误的执着则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有些人艰难地往前走着,并不是因为前景灿烂,而只是因为舍不得曾经的付出——就像陷入泥潭的人,越挣扎,却陷得越深。所以,该坚持时坚持,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石 羚 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他的对手这样评价他: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其实,雷海为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十几年前,看了金庸的《侠客行》后,“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诗句,把他领进古代文学的江湖。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中文的意境,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打工持续了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诗词似乎没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那么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呢? 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曲终人散,更能理解杜工部观剑舞毕“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况味。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日晒雨淋、穿行不息,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 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华翰辞章,并不应该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寄托。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迁怒贰过,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他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学习作诗,要关心诗外的天地;而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事外”,莫让眼前的琐屑遮挡了视野。 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畛域。往次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大放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如果说罗江诗歌节的农民诗社、《我的诗篇》中来自流水线上的诗歌,展示了普通人写诗抒怀的冲动,那么雷海为、夏鸿鹏则代表了普通人诵诗修心的努力。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利,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出了“北大范儿”,胸中的笔墨才情终究能让普通工作不同凡响。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贵。 这正可谓:身在井隅,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 外卖小哥夺冠:诗歌未必来自远方 作者:钱业 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专属,当它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 4月4日晚,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第三季总决赛。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季的总冠军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 更让人意外的是,雷海为当天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其对手竟然是来自北大的文学硕士。雷海为被对手彭敏称为《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导师俪波说雷海为是一个内心特别笃定的人。 诗词修为是讲究积累的素养,非一朝一夕而得,为了这个总冠军,37岁的雷海为已经诗性地隐居了很多年。因为频繁的转学,雷海为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在工作之余,他拾起了诗歌,每周末都去书店看诗词,在书店里背完,回家后默写下来,下次去书店再校对一遍。 当上快递小哥后,等餐间隙,其他人在看直播打游戏的同时,雷海为还是在拿着手机背诗。他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汉语语音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是乏味的,甚至是艰难的,生活的苟且和诗意的远方似乎总是对立,无法共容。 然而雷海为却告诉我们:诗歌并不一定需要去到远方,阅读是抵达诗意和美学最简便,也最便宜的方式。它会让生活变得轻盈一些。 文学并不是知识分子专属,文学和体力活也并不对立,相反,当它和最朴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格外美妙。你可以用文学来领悟寻常的日子,甚至拿起笔,去书写最平常的日子。 雷海为让人想起十多年前,新疆作家李娟横空出世。李娟不是坐在书房里写作的,她在阿尔泰地区当裁缝、开杂货铺、跟着牧民转场,从春牧场、夏牧场一直到冬牧场,她干着实实在在繁重的体力活,凌晨四五点就起来赶羊、挤奶,晚上睡觉前,把日子记录在本子上。文字无比的朴实,又无比的华丽。 体力活并不意味着粗糙,干体力活也并不意味着脑子中空空无物,这其中其实蕴藉着最原始的生命张力。 年轻人,或许可以尝试像雷海为一样,不要轻易被生活压垮,不轻易随声附和平庸和碎片化。在生活喘息的间隙里种下一颗种子,它可能就静悄悄地开出一室兰花。用诗歌给生活加一层滤镜,它至少会变得赏心悦目很多。 改变,或许就从这里一点一点开始了。 夺冠后的雷海为依然在送外卖。但谁也不能否认,诗歌对他的回报,早就开始了。 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近日落幕,冠军是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雷海为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一天送餐五十多单,三餐的进食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半个小时。只是工作再繁忙也会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等餐的时候看上一首,外卖送到时就背会了。 “外卖小哥”与“《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不少人认为,这种连接有点不搭,因为外卖小哥是体力劳动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点不修边幅。而《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则应是潇洒飘逸、吟风弄月的文化人。这两个角色之间的距离,是有点儿远。 可外卖小哥雷海为却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13年来,他一直酷爱读书,把1000首古诗存在手机里,在给电瓶车充电或者在等商家出餐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还参加杭州的汉服活动。虽然忙碌辛苦,他更愿意让读书读诗成为重要的精神生活,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比如他心中的美好婚姻生活是宋代诗人姜夔的一句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这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现实给了他忙碌“粗糙”的生活存在,他却用诗歌和诗情进行打磨。 雷海为荣膺《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值得点赞,他孜孜不倦的文化探究和执着情怀,更值得放大。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中,始终没有丢掉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能做到这一点,在平常和平凡生活中,也能够创造不平凡,就像今天的雷海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行为像是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活法,“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物质上的富有可以让社会外在面貌焕然一新,而要让内在精神面貌也“更新换代”,就要有文化素养、文化情操、道德追求等精神上的雕琢和积累。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一点,《中国诗词大会》中的“百人团”成员有北京的铁路工人,江西的城管,山东的电工,也印证了这一点。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更多人像雷海为一样,在忙碌生活中不断用诗歌打磨内心,也就能像他一样收获精神上的幸福。(雷泓霈) 向诗词大会总冠军外卖小哥学习,而不必艳羡4岁熟读千家诗的神童 最近央视有两档节目比较火,一档是《经典咏流传》,另外一档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都是关于经典诗文的节目。在这两档节目中,还有两个人比较引人注目。一个是《经典咏流传》中的年龄最小的经典传唱人王恒屹,虽然只有4岁,年龄不大,但“学问”不小,熟读千家诗,识字3000多,在《欢乐中国人》这个节目中,被主持人撒贝宁称为“最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表现很是惊艳,成为各家电视节目争相邀请的小网红。另一个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得主37岁的雷海为,年龄在这里不是重点,重点是雷海为的职业是外卖小哥。一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员战胜一众强手,最终登上了总冠军的领奖台,很快成为新闻爆点。 先说为什么不必艳羡4岁就能熟读千家诗的神童。 这个孩子在舞台上的惊艳表现,一定成了多少家长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定也有很多人暗暗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也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出色。 暗暗希望没什么问题,怕就怕在立刻付诸于行动。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孩子多背诗。中国是诗的国度,所以也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从小都有被父母要求在别人面前背诗的经历,要拿这个作为早慧的一种证明。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又把这个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习惯转移到下一代身上。 但是,神童毕竟是少数。虽然《三字经》中说“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尔幼学,当效之”也没问题,确实应该学习。但这个学应该有一个适合的度,不能因为心急,不能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拔苗助长。 给植物拔苗助长,那植物很快就会枯死;但给人拔苗助长,这种危害则不会短期就显现出来。死命填鸭,过度透支学习热情,慢慢地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到那时候就麻烦了。 这些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厌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交流,他们常常要回顾一下孩子小时候有多乖,有多聪明,很小就在他们的要求下学了多少知识,大大地超越了同龄人。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直言相告,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从小逼得太狠,要求太过,填得太饱。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一个天才儿童。虽然出生于世代农民的家庭,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但能忽啼求之,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但从此以后,他的父亲为了求名求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于是,到二十几岁的时候,这个天才儿童就“泯然众人矣”。 我们现在的问题,常常不是“不使学”,而是学得太过,要求太狠。所谓过犹不及,因为逼得太紧,填得太饱造成的造成孩子厌学,这是大麻烦。因为一旦厌学,再想让他回到“爱学”的正确轨道上来,那就难上加难了。 “首孝悌,次见闻。”小孩子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礼,远比学多少知识更为重要。人生是一场超长马拉松,不要一开始就以冲刺的态度来面对,非要一开头就遥遥领先不可。老百姓的俗语“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是值得琢磨的教育智慧。 再着重说说为什么要向这个获得诗词大会总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学习。 不是因为他成为了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我们就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多多背诵古典诗词。而是要学习他的种种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放在我们每个普通人身上也都能熠熠生辉。 1.内心丰盈 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年代。很多人愿意把豪宅豪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也有意无意地把这种观念传递给下一代。但当物质得到满足,精神却日渐空虚的时候,才发现有一种东西是金钱所买不来的,那就是内心的丰盈。 外卖小哥雷海为用古典诗词丰盈了他的内心。向他学习,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会背千百首唐诗宋词。这个丰盈内心的东西,除了诗词,也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绘画,反正无论如何,要让你自己在养家糊口之外,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 情志专一 这是一个诱惑多多的年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面对种种诱惑,我们常常是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热爱上了这个,明天喜欢上了那个,甚至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全才。 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全才。百业通不如一业精,外卖小哥雷海为认定了诗词是他的最爱,于是能十几年如一日,心无旁骛。情志的专一,能让我们在精力有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最好的方向突围,正所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持之以恒 这是一个浮躁功利的年代。如果要在“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两个词语中取舍,那可能人人都会选择“事半功倍”。但有些人心里可能却想的是“终南捷径”,甚至期待不劳而获。可事实上,“半”也好,“倍”也好,都要建立在做“事”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功”,不做事,怎么可能有功? 佛家所言:功不唐捐。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有回报。外卖小哥雷海为十几年如一日,把等餐送外卖的时间,等红绿灯的时间,都点点滴滴利用起来背诵他所喜爱的诗歌,这才有了在央视舞台上的光彩绽放。 4.心态淡定 这是一个焦虑紧张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和别人的比较中增加焦虑感,总是拿自己的弱项去和别人的强项比较,总是想要得到得更多。患得患失的心理让人在临事的时候不能清醒准确地做出判断。 外卖小哥雷海为最后一场的总冠军争夺战,胜出有之前日积月累之功,也有临场的淡定从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如果我们每个人也能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结果一定不会让我们自己失望。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来就知道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是次一等;实践中遇到困难,再去学习它,又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这种人就是这最下等的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个等级,然后,又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把自己定位为“学而知之”者。与孔子相比,那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也只能是“学而知之”或者“困而学之”了吧。 朱熹有言:“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朱熹这个话不难理解,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总是妄想着天上掉馅饼,要想吃馅饼,还得自己动手烙才行。 综上,我们不必艳羡那4岁的能背诵千家诗的神童,更不要因为艳羡而拔自己家的孩子的苗助其成长,结果却可能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我们更应该做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的,向外卖小哥雷海为学习,拥有丰盈的内心,能情志专一,能持之以恒,能在临事时有淡定的心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广东人一家六口,五一节来桂林游玩,行程四天三晚,动车来去。作为本地的导游,你负责接待,设计一个方案,安排下面的七处景点:要求:方案里包括行程和各景点的特色风光。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同学在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其中有有五处地方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1)班的余杨,我很有幸代表高三年级同学在此发言。首先我要感谢老师的关怀,父母的教诲以及同学们的关心。三年的高中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也终于要完了。此时此刻的我们即将远航,出征的号角己经吹响,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老师们的祝福,父母的叮咛,同学的友谊将会赐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将奋力拼搏,再创人生的辉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人的爱情代言,其实不是玫瑰,而是桃花。这渊源,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的《诗经》。桃花的美,虽然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但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以桃花的气质与秉赋,实在没有理由不代言人间的缘份与爱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槐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你看,崔护的这首绝句,并无妍词丽句,只任那人面与桃花的意象在时间里反复叠映。就在这叠映中,人们读到了情到深处的执念,亦读到了__________的沧桑。

其实,在所有的花木中,桃树最易老,桃花最易凋零。于是,桃花的美感里总藏着些__________的悲情。(                 )。

古往今来,挣脱爱情隐喻的桃花,一样美得__________。“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笔下,桃花是他与朋友的友情。“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在刘禹锡笔下,桃花是一生的沉浮。朗州十年之后,他率召回家。不料又因诗句而开罪权责,再贬连州。那一年,他四十六岁。待他__________地重回京城,时间又过去了十四年。玄都观的桃花不见,但他倔强的风骨依然如春日芳芬。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桃花的美,不但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更呼应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B. 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昭示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C. 桃花的美,既契合了不期而遇的妙龄女子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那一份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D. 桃花的美,契合了妙龄女子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热烈,又呼应着那一份内心隐秘的羞涩与缤纷。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是人非    明日黄花    海阔天空    满面风霜

B. 时过境迁    红颜薄命    惊心动魄    风尘仆仆

C. 物是人非    红颜薄命    海阔天空    满面风霜

D. 时过境迁    明日黄花    惊心动魄    风尘仆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诗人们并不会都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美之中。

B. 所以,诗人们往往都会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苦之中。

C. 然面,诗人们并不会都陷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苦之中。

D. 所以,类似于林黛玉《葬花吟》的凄美往往会让诗人们深陷其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常借助动物的啼叫来渲染意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以此来表现傍晚迷蒙凄凉的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

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漂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

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注释)杨枝;唐诗人白居易付妾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得名。桃根: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人用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新春图,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 “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也是一种别具魅力的美,只是让人在欣喜之余又夹杂一丝遗憾。

C. 词的最后三句与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心情和意绪都非常相似。

D. “杨枝”和“桃根”是两位女子的名字,词人在此运用典故,主要目的是点出自己的身不由己、卑微渺小。

2.本词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了词人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