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中讲到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佛教“放心”“定心”与“修心”的全过程,来宣扬一种佛家的摆脱迷惑找回本心不得迷失的精神境界。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神仙鬼怪皆晓人性”,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

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

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孙悟空如此历炼艰苦,也正因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

再次,从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这两个方面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举一处例子:对那个专门用来“拘系、收管”他,不让他“逍遥自由耍性子”的紧箍儿,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孙悟空一生奋斗,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而“斗战圣佛”的成果也是“来去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体现的优良品质,英雄特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所向往的,而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了。

还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由于考试落第、一生不遇,只做过一个地位极卑的胥吏,被士大夫视为奴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决不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他的笔下绝不会是歌功颂德的官方著书,更不会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说教。也正因为孙悟空形象蕴含了人民对英雄的品评,反映了世俗宗教文化,由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贴近人民心理,所以在古代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民间长期传讲,广泛流传,“街谈巷议皆孙猪”。小说中的精彩回目还被排成戏剧,在舞台上表演。连《红楼梦》里薛宝钗过生日也要点一出“西游记”,慈禧太后的戏楼里专门为孙悟空安排了一个飞天的通道,绍兴戏里有大量的猴戏。在今天,《西游记》还不断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各类节目,翻译成外文流行于欧美。孙悟空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吸引力,应该归因于这个形象体现出的强烈鲜明的人民性,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千百年来绽放着异彩,经久不衰。

                     (删改自《解读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因为是人学,所以有了人民性。文学具有反映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社会属性。

B.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

C. 《西游记》实际上通过孙悟空的情节来宣扬一种摆脱迷惑、找回本心的佛家精神境界。

D. 孙悟空是一位石猴幻化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是《西游记》流传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创,而是在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基础上再创造的。

B. 无论是《拾遗记》中“遍体皆如铁”的白猿,还是《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都有孙悟空的影子。

C. 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D. 吴承恩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文学立场,他描写的孙悟空形象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里关于《西游记》的情节设计,是由于《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

B. 孙悟空许多英雄特征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向往的,并且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

C. 孙悟空西行路上历经磨难,百炼成钢,也从侧面说明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

D. 孙悟空性格中有个性、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1. C 2. B 3. A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选项A,无因果关系,原文“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属于并列关系;选项B,“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把握“《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非所有人物;选项D,“主要原因”而非“所有原因”。根据原文,“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故答案选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这类试题考生要认真结合选项对文本的解读,仔细斟酌选项中是否与原文有出入或者漏洞。选项B,《拾遗记》《补江总白猿传》对应的形象写反了。故答案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归纳要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是由于《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把握:由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孔子

(2)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

(3)这一路,任何的落脚处都是人生驿站,我们可以把这些驿站当作灵魂的故乡,却永远不要当可以安身的归宿……——白若梅

(4)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保罗·戈埃罗

(5)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约翰·多恩

为纪念“五四青年节”,“格言·逐梦青春”主题班会如期举行。以上是为班会准备的格言,请综合其中两三句生发思辨,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专业心理辅导室一位实习生给高三小明同学回信的草稿,有多处表达不当,请选出5处加以改正。

亲爱的小明同学:

您好!

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社的信任。获悉您深受考试焦虑症困扰,我深深痛惜!我有几点建议供您参考:第一,重视学习过程,淡化结果。第二,多看成功之处,积极肯定自己的努力。第三,通过一定运动或娱乐活动适度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第四,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第五,求助父母老师或朋友,倾诉情绪。第六,保证睡眠,养好精气神。第七,您还可亲自造访我室,做专业心理垂询。相信您一定能积极面对问题,战胜自己,找回自信。祝您学习进步,高考夺冠!

此致

敬礼!

××心理辅导室

2019年4月20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Copyleft指著作权,意为著作权方允许二次创作者使用,传播,修改,但二次创作出来的作品需要以相同方式回馈社会。通俗地讲,就是创造性抄袭。从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歌曲、网络小说等大众文化,到新闻稿件、绘画、学术论文等专业领域,创造性抄袭几乎无处不在。

你对于“创造性抄袭”持什么观点?请扼要表达,并通过举例(或比喻、引用、因果分析等)阐述理由。

所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内)

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以内)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都要抱着一副“      ”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有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家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个成语就说尽了——“      ”。

A. 无论  无所为而为    既然  下里巴人

B. 只要  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  俗不可耐

C. 只要  无为而无不为    既然  下里巴人

D. 无论  无所为而为    如果  俗不可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关系研究在我国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这个学科缺乏崇尚学术研究的环境。崇尚学术是指同行评价的心理标准,是学术性的而非行政或社会标准,营造崇尚学术的环境对于学术人才的成长是有益的。

首先,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学者养成学术精神。学术精神包含多方面,其中之一是追求客观真理,不容忍错误的认知,通俗地讲就是较真儿。追求客观真相或真理是成为国际关系学术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真正的学术人才必然具有独立判断的精神,不畏惧权威的观点不同,一心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哪种观点更符合客观世界。在崇尚学术的环境里,人们较容易形成较真儿的学术态度,这对学术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增强学者的学术毅力。虽然不能排除个别人在年轻时取得举世瞩目的国际关系学术研究成果,但多数国际关系学术大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都是在年过半百之后取得的能否几十年坚持不懈从事国际关系学术研究对学术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学者去除心中杂念、专心学术研究。(    );而在崇尚学术的环境里,学者们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而这种不计名利的学术投入,正是当今时代学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1.联系前后文辨析,文段中画线部分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真正的学术人才必然具有独立判断的精神,不畏惧权威的观点不同

B. 但多数国际关系学术大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都是在年过半百之后取得的

C. 能否几十年坚持不懈从事国际关系学术研究对学术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D. 而这种不计名利的学术投入,正是当今时代学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政策研究名利双收,学者要抵制内心的世俗欲望其实并不容易

B. 抵制住内心的世俗欲望,不受政策研究名利双收的环境影响

C. 在政策研究名利双收的环境下,抵制内心的世俗欲望并不容易

D. 不受政策研究名利双收的环境影响,抵制住内心的世俗欲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