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从个人成长到国家发展,辩证地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指出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会走向灭亡。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愿意追随先贤、为清白正道而献身的志向。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为师者要重视“道”,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____________”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____________”是非常不明智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堤怀古
张祜①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②,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①张祜,晚唐诗人。②江都事,隋炀帝南游,饮酒作乐,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临堤忆古,开篇点题,追叙隋炀帝用尽兵力开凿运河、以“猛虎”自居的史事。
B. 颔联虚实结合,由眼前的汴水联想到当年隋炀帝锦帆过江的盛景,为下文抒情张本。
C. “百二”与“三千”两词对举,以简约的语言传达出诗人深刻的讽刺,意味深长。
D. 本诗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怀古题材,既借古伤今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2.尾联中的“悲”字有哪些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子建,字敬忠。释褐奉朝请,累迁太尉从事中郎。初,世宗时平氐,遂于武兴立镇,寻改为东益州。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群氐作梗,遂为边患,乃除子建为东益川刺史。子建布以恩信,风化大行,远近清静。正光五年,南、北二秦城人韩祖香、张长命相继构逆,佥以州城之人莫不劲勇,同类悉反,宜先收其器械。子建以为城人数当行陈,尽皆骁果,安之足以为用,急之腹背为忧。乃悉召居城老壮晓示之,并上言诸诚人本非罪坐而来者悉求听免。肃宗优诏从之。子建渐分其父兄子弟外居郡戍,内外相顾,终获保全。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阐肃宗甚嘉之 诏子建兼尚书为行台,刺史如故。于是威震蜀土,其粱、巴、二益、两泰之事,皆所节度。先是,子建屡求归京师,乃遣刺史唐永代焉。子建将还,群氏慕恋,相率断道。主簿杨僧复先行晓喻,诸氐忿曰:“我留刺史,尔送出也!刀斫之数创,几死。子建徐加慰譬,句日方得前行,吏人赠遗,一无所受。而东益氐、蜀寻反,攻逼唐永,永弃城而走,乃丧一藩矣。初,北海王元颢内逼,庄帝北幸,子建谓所亲卢义僖曰:“北海自绝社稷,称藩萧衍,吾老矣,岂能为陪臣?”遂携家口居洛南,颢平乃归。太傅李延实子待中彧为大使,抚慰东土,时外戚贵盛,送客填门,子建亦往候别。延实曰:“小儿今行,何以相勖?弦子建曰:“益以盈满为诫。”延实怅然久之。子建自出为藩牧,董司山南,居脂膏之中,遇天下多事,正身洁己,不以财利经怀。及归京师,家人衣食常不周赡,清素之迹,著于终始。永熙二年春,卒于洛阳孝义里舍,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北史·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B. 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C. 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D. 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奉朝请,指官员奉朝廷的召请而参加朝会,文中指魏子建脱去平民身份进京任职。
B. 行台,“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其在驻扎地设立的临时机构称为行台。
C. 社稷,指山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山神和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外戚,指帝王的母亲或妻子方面的亲戚,从文中看李延实一家当属外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子建广施恩德,颇有成效。东益州原镇将、刺史不得人心,致使氐人作乱,魏子建到任后推行德政,民风大治,境内安宁。
B. 魏子建治乱有方,深得民心。南北二秦反叛时,他恩威并施消除祸患:当他离任时,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迁怒于送行的官员。
C. 魏子建忠于朝廷,进退有度。庄帝受元颢威逼逃亡北方,魏子建因年迈无法陪同,毅然携全家辗转洛阳城外,战乱平定才返回。
D. 魏子建洁身自好,清廉奉公。他身处乱世,虽在富饶之地任职,却从不中饱私囊,等回到京师,全家人连衣食都不充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建以为城人数当行陈,尽皆骁果,安之足以为用,急之腹背为忧。
(2)子建徐加慰譬,旬日方得前行,吏人赠遗,一无所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船家
蔡楠
在白洋淀,陈福友绝对是捕鱼的老手,老到九十岁了,还在捕鱼。
早年间,白洋淀是水泽之国,淀水汪洋浩渺,滋养得鱼肥蟹壮。水势大的时候,不适合撒网捕鱼,陈福友就下卡捕鱼。他跟着父亲将船划过纵横交错的港汉沟壕,来到一片茂密的芦苇荡,然后开始下卡。下卡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浸过猪血的长长的线上,拴上类似于牙签状的小竹片,把它弯成U形,在口上套上用芦苇秆做成的套,中间塞上饵食。鱼是一种贪吃的东西,把饵吞下的同时,竹签就紧紧地撑住了鱼的嘴,想再吐出来已经不可能了。父亲摇船,福友下卡,卡线在他的小手中一抖一抖地跳跃着,他就看到了今后的抖动的美好生活。
可是后来,日本人占领了白洋淀。陈福友就不下卡了,改用鱼钩捕鱼。福友小小年纪不用小钩,却喜大钩。大钩治鱼,多在有水溜的宽阔水面。鱼常喜在水中逆流游动,当触到鱼钩时,便被挂住,挂住的鱼越挣扎,越深,直到动不了为止。
那年夏天,有一艘日军的快艇载着五个鬼子,开到陈福友下钩的地方来洗澡。他偷偷地潜水过去,将一串大钩,围绕着洗澡的鬼子们悄悄下好,然后爬上汽艇,将枪支和衣物敛到自己的船上,开到了抗日雁翎队的驻地。等到雁翎队员赶来的时候,五个鬼子已经血肉模糊了。
水浅鱼多的季节,陈福友就用大罩捕鱼。1963年白洋淀发大水,水都淹了村子,房子有的也被泡塌了。全村人都被安置在村子里最高的采蒲台上,等待政府救援的直升机来扔大饼。有时候,直升机扔不准,将大饼和饼干扔到了水里,都泡得成了面糊糊。陈福友觉得这面糊糊真不如他逮的鱼好吃。他就拽着自制的大罩,腰问系着鱼篓,凫水来到未被淹没的苇地里罩鱼。苇地里水浅他光着膀子在苇地里中蹚水,还一边叫喊着。鱼受了惊吓向水底躲避,触及河底,浑水上翻,陈福友用力将大罩按了下去,鱼就成了罩中之鳘了。鱼送到了一村灾民的手上,就等于把村民的性命从龙王的手上夺了回来。陈福友的大罩捕鱼就一直持续到大水退去。
后来,有专家说地球变暖,天旱少雨,白洋淀上游九条河的水位像花一样枯萎。白洋淀没了水,干了。甭说鱼了,就连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袅袅婷婷的莲花都无影无踪了。陈福友将船反扣在千里堤上,裸了背坐在船上晒太阳。老伴儿胡小仙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说,你看你,背上都晒得脱起鱼鳞了,我怎么越看你越像一条鱼呢!
陈福友说,我是鱼,可我是一条行走在岸上的鱼。
胡小仙笑了,这种鱼我可是头一次见过。
可咱不在岸上晒成鱼干行吗?胡小仙又说,咱走,咱去渤海湾捕鱼行吗?村里置办了几条轮船,嚷嚷着让人报名呢?咱去不?
不去!
为啥?
我要在大淀里掘坑寻水,我不离开白洋淀。
陈福友说着,站了起来,把烟揉揉放在嘴上叼着。胡小仙连忙去给他找火柴,还没火柴找来,陈福友手里的烟腾的一下就被太阳晒着了。
陈福友开始了在白洋淀掘坑寻水的漫长之旅。他的铁锹用烂了三百六十把,他把白洋淀九十九个湖泊掘了个遍,终于他掘出了一条白洋淀通往黄河的水路。
在陈福友掘淀寻水的日子里,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水乡修了桥,水乡修了柏油路,水乡建了工厂,水乡建了高层建筑,捕鱼的事情人们逐渐淡忘了。
可陈福友又回到了水里,回到了淀上。
已经有了儿子的儿子对陈福友说,你这把年纪了,就别去捕鱼了,歇了吧!
陈福友说,我不能歇,歇了会死的!
那我给你买个机器船吧,省力气。
不用,机器船有污染,老船家还是使老船好!
陈福友告别了儿子,告别了岸。把那条千里来堤上的木船修补好,刷了漆,船顶上支起了塑料布,船上准备好了小柴灶、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然后带着胡小仙,披上蓑衣,振臂摇桨,小船像一条梭子鱼一样蹦进了大淀。
老头子,你这劲头怎么看也不像是九十岁的船家呀!胡小仙说。
你这豪气也不像八十四岁的船家婆呀!陈福友说。
咱们去哪里?
去采蒲台下面下粘网,傍晚到雄安新区集上卖鱼!
老船家这样说着,船就飞过了一片苇地。苇尖上独立的一只红嘴水鸡就飞离芦苇,鸣叫着逐船而来。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开门见山,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人公的身份,引出全文主要情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画线的句子,以调侃式的语言写出了陈福友对水的渴望,表现了他性格中幽默可亲的一面。
C. 小说中胡小仙这一形象,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衬托了主人公的老船家形象,使其更鲜明、更生动。
D. 小说有对老船家水乡生活的回顾,也有对他现实经历的描述,质朴的语言中透着深意,耐人寻味。
2.小说先后写下卡、鱼钩、大罩三种捕鱼方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在世界已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陈福友坚持掘淀寻水、老船捕鱼的行为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你如何理解他的行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纵观1600余家老字号的发展历程,它们能够永续长存,一个重要原因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特色产品,这是许多老字号的命根子。老字号产品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赖以生存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例如,茅台酒之所以香溢五湖四海,因为其“两山夹一河、出门就爬坡”、形如天然酒窖的产地;而六必居酱菜等许多名特土产,都因为类似条件成为中华一绝。此外,独特的加工工艺过程和产品配方则是形成产品特色的另一个原因。同仁堂生产的数百种中成药材中,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等最负盛名。这些名牌产品原料珍贵、配方科学、制作工艺独特、疗效神奇,成为中华医药宝库中的珍品。
(摘编自程鹏《中华老字号,民族品牌的独门武功》)
材料二:
2003年1月,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的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向法院申请破产。“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依托300多年的品牌积淀,“王麻子”几乎成了北京刀剪业的象征。这样一块老字号招牌怎么说倒下就倒下了?问题首先出在品牌继承与创新上。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充实了设备,改进了工艺,其产品一度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品牌缺乏创新意识,坐吃老本,逐渐显露出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的弊端。另外,机制老化、延伸失误、传播乏力等因素也导致“王麻子”处境日趋艰险。“王麻子”事件是对中国老字号品牌经营的一声断呵。历史文化积淀是老字号的优势,但优势不等同于强势,如果老字号品牌抱着这点“文化”固守,恐怕难逃被颠覆和取代的命运。
相对于老字号,“十八子”没有老本可吃,没有历史可靠,十几年来,凭借“打造全国最好的刀”的理念,从求变角度出发并结合技艺创新,填补国内制刀史上10多个空白,累计获得60多项专利,丰富和充实了品牌发展的文化,充分体现了“十八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李星海《百年老店“王麻子”错在哪里》)
材料三:
走进一家老字号店铺,人们常能看到刻在匾额上的店规家训,如瑞蚨祥布庄的“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这些店规家训内涵丰富,是店铺价值观的具体展现,更是老字号的立店之本。1862年创办的龙顺成,是京作硬木家具的嫡传,开业157年,从未关张过一天。在龙顺成,师父收徒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小伙子的品性是否专注踏实。“那时候师父就说,干什么工作得有耐心,得要专心,得坐得住,我们这行叫能‘靠得住愣’。”龙顺成的刘更生师傅告诉我们。龙顺成的一代代人一脉相承,坚守着“学做事,先做人”的价值理念。百余年来,这一价值观随着制作工艺一起,深深刻印在每一个传承人心中。
(摘编自严冰等《中华老字号:用影像发掘“活化石”的文化价值》)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大“字号”为新时代品牌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家商务部也发布“振兴老字号工程”方案,号召继承和发扬老字号文化,实施品牌战略,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响应商务部号召,2018年12月27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食品报联合推出“百年老字号·中华行”活动。该活动整合100家百年食品老字号企业,通过举办美食节、行业峰会等形式,拉动食品市场消费,加快食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2019年,“百年老字号·中华行”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12场,将散落在各地的老字号企业凝聚在一起,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加强青年一代对老字号情怀的培养,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百年老号的文化传承。
(摘编自傅昱佳《“百年老字号·中华行”活动启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茅台酒和六必居酱菜等老字号之所以不可替代,主要原因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B. “王麻子”被市场淘汰,“十八子”却后来居上,填补了国内制刀史上的诸多空白。
C. “学做事,先做人”是龙顺成的立店之本,这一理念与其制作工艺一起传承至今。
D. 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文化,在今天仍可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老字号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既得益于其产品特色,也依托于其品牌文化。
B. 王麻子事件给世人的警示是,如果不放弃以往的优势,就无法应对今天的市场挑战。
C. 总书记对三大“字号”提出要求,其目的是振兴中华老字号,促进民族企业发展。
D. 只有培养起青年一代对老字号的情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百年老号的文化传承。
3.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改造升级“老字号”企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的《野草》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其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雅俗共赏》一书从不同角度阐发了“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
B. 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
C. 《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这与上层文人的加工有关。
D.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即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和鉴赏力,而非一味迁就读者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介绍文集基本内容,然后主要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自己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B. 作者在阐述“雅俗并非矛盾对立”这一看法时,主要运用事例和对比等论证方法。
C. 文章主要从文学史发展和读者鉴赏两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俗”与“雅”的认识。
D. 这篇前言体现作者鲜明的观点和写作动机,文末点明旧著再版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与音乐有关,因此朗诵诗歌时需关注诗歌的节奏,充分体现诗歌的美感。
B. 清末谴责小说在当时是闲书,在今天成为经典名著,说明由俗变雅是必然规律。
C. 要读懂屈原、鲁迅的作品,读者需下一番苦功夫,而不能寄希望于人为的修改。
D. 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也要致力于高质量的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