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慢读,已有不少学者、批评家一再提出。可是做起来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慢读,已有不少学者、批评家一再提出。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拿时势说,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大量蜂拥而来的碎片化资讯,如何保持稳定心态,清醒接受,就是个难题。而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在一些量化评价标准之下,要是如尼采提倡的那样“缓慢地取得”,恐怕得做好舍弃许多实际利益的准备——你很可能被快速奔跑的其他人所抛弃。

障碍也来自认识上的误区。譬如说,有些人可能认为从事理论工作,把握宏大的文学、历史问题才是重要事务,仔细阅读、分析,属于次等级的雕虫小技。理论和文本细读的对立其实是一种伪对立。正如英国文艺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指出的,那些杰出的理论家无一不是“仔细的读者”。确实,读他们的理论著作,会深刻体会到他们对某一文化脉络的经典作品的熟悉,和他们在解读这些作品上的细致和深入。这一点,古今中外优秀理论家概莫能外。

慢读这个说法容易被理解为专指阅读速度,其实可以说速度只是个前提,更重要的是阅读者的心态与方法。不要过分执着于你事先设定的目标;开放你的情怀、心智以对待将要面对的世界;通过磋商、辩驳、思考和接纳获益,并将这一收获加入你阅读的记忆库中。

慢读意味着缓慢,意味着耐心,但更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方法。在文学阅读方面,这种能力和方法首要的是对语言、形式的敏感。重视文学的历史政治社会维度的人可能会有异议,他们着急地想从文本中拎出观点、含义,不耐烦绕圈子式地从形式入手。慢读者则会首先从作品的美学、形式着手。这并不是内容和形式的二元论,历史、政治、社会内容与审美、形式是意义的整体,但在阅读的次序上,审美、形式是关注的起点。

相较于普通读者,慢读更是对专业读者的要求。一个人长期阅读会自然形成记忆库。由于文学与特定政治、社会、经济、哲学等相连,记忆库里这方面相关的外缘性知识储备不可或缺。但文学也有自身的经验、模式、成规的历史,一部作品与其他作品在主题、情节、语言上的关系,作品细节背后的原型、模式、成规,以及如何从事物表象看出象征意涵,凡此种种,需要调动记忆的辨认能力和联想能力。因此,有效的阅读者不仅要有历史文化视野,也要对文学各文类的特质、它们的演变脉络、它们带有原点或准则性的经典文本形态,具有超越普通读者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达到这一目标没有速成的路好走。从这个意义上说,慢读——作为一种方式,作为一种阅读能力——将是一辈子的事情。

(摘编自洪子诚《谈谈慢读传统》,《人民日报》2019年1月1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人们很难保持稳定心态,清醒接受大量碎片化资讯,做到慢读。

B. 在量化评价标准之下,从事教学、研究的人要想做到慢读,就必定要舍弃实际利益。

C. 慢读要求不过分执着于预设目标,开放情怀、心智,通过磋商、辩驳、思考和接纳获益。

D. 慢读意味着缓慢和耐心,但并不专指阅读速度,它更注重的是阅读者的心态与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时势和认识误区两个方面阐述了慢读所面临的障碍。

B. 文章用对比的论证手法,论证了重视文学的历史政治社会维度的阅读与慢读的区别。

C. 文章从文学自身特点出发,论证了慢读作为阅读方式和能力对有效阅读者的重要性。

D. 文章分析了对慢读的错误认识,也阐述了慢读应具备的能力和方法,论证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理论和文本细读并不对立,理论工作者只有对每一部作品细致深入地解读,才能成为杰出理论家。

B. 解读作品需调动辨认和联想能力,因此,能超越普通读者深入理解文学特质即为有效的阅读者。

C. 慢读是对专业读者的要求,普通读者不可能成为专业读者,不需要记忆库,自然也不需要慢读。

D. 慢读者以审美、形式为阅读的起点,并不否认历史、政治、社会内容与审美、形式是意义整体。

 

1.B 2.A 3.D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就必定要舍弃实际利益”错误,原文说的是“恐怕得做好舍弃许多实际利益的准备”。“就必定要舍弃实际利益”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回忆“五四”,我们首先想起的是那些思想与行动的先躯以及他们闪光的话语——

李大钊: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毛泽东:“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恽代英:“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真心救,则惟靠我自己。”

罗家伦: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它是超越个人的祸福观念的。 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

百年之后斯人已去,话语犹萦耳边;“五四”精神长存,时时激励我们。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联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邮政2019年发行的植树节纪念邮票的主体图案。请说明构图要素及图案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时至今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局限在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上。要知道,没有了时代的连接、情感的沟通,那么这些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就像纪念品摊位上挂满的折扇、脸谱和中国结。传统如果剩下皮毛,演变成空洞乏味的实景秀,失去的是市场,更是保持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

①还是_____________②如果____________ ③那么__________④不仅_____________⑤只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4月27日,“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比计划提前50天启动冷试。(     )。 这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28日,试验一次成功。这标志着“华龙一 号”全球首堆顶住“高压”,顺利通过检验机组性能的一次“大考”。

“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中核、中广核集团老中青三代____________,历经十余年的艰辛,研发出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研发过程中,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调试、建造、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然后____________,积极借鉴国际先进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充分汲取福岛核事故反馈经验,使该核电品牌具有完善的严重事故解决措施。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华龙一号”在设计方面____________,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华龙一号”因成熟而优秀的技术水平____________,并被很多国家采用。目前,我国已与英国、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中国核电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急速超越,现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这就是冷试

B. 冷试是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进行

C. 冷试是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

D. 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为检查系统安全性能,使其承受试验高压,这就是冷试

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焚膏继晷  集思广益  匠心独运  名闻天下

B. 宵衣旰食  集思广益  独出心裁  名冠一时

C. 焚膏继晷  博采众长  独出心裁  名闻天下

D. 宵衣旰食  博采众长  匠心独运  名冠一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调试、建造、运行经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不断发展

B. 中核集团以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经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C. 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D. 中核集团以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________,________”中用“云”作比喻,表明对待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富贵的态度。

(2)韩愈在《师说》中以孑L子为例,指出了古代的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用“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老师和学生各有专长,可以互相学习的原因。

(3)杜甫《登高》中采用俯仰结合的手法描写眼前之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