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个体性与普遍性为哲学的重要论题,作为心与理统一的具体形式,王阳明良知论体现了联结个体品格和普遍规定的哲学意向。
从哲学史上看,最早提出良知概念的是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的良知,主要指先天的道德意识。王阳明将这一范畴引入其心学体系,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并主要体现在良知与“心即理”这一命题的沟通。心即理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心,另一为理,“心”更多地侧重于个体性的方面,“理”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普遍性的原则,包括天道意义上的普遍法则与人道意义上的普遍社会规范。在王阳明看来,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并非截然分离,两者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关系,而良知便是心和理统一的具体形态。王阳明一方面注重个体在评判是非善恶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赋予判断的准则以普遍的内涵,个体性与普遍性在王阳明那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
在理智与意志关系的辨析方面,王阳明一方面对个体的意志非常重视,认为“志”如同船之舵,提供了个体的行动导向、规定了个体走向何方:“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意志的作用则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的力量,赋予行为以坚毅性。另一方面,王阳明又肯定,意志在总体上受到内在理性的制约。在王阳明的心目中,意志总要受到理智的引导。如果缺乏这种引导,“志”就会演化为个体的意气之私,蜕化为一种私人化的意向。王阳明一再提到在行为过程中应该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里的“当”即“当然”,引申为普遍的规范。按王阳明之见,行为取舍应该以当然之则、普遍规范作为依据。对个体意愿和普遍规范的双重肯定,从另一个层面展开了良知之中个体性的规定和普遍性的内涵。
具体到社会之中,每个个体往往会面临群和己、个体和群体、个体和整体等关系。孔子区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为己”的特点在于以自我完成、自我充实为学习过程和道德涵养的目标,“为人”则仅仅是学给他人看。王阳明所注重的“为己”,这里不难注意到他对个体、自我的关注。但与仅仅从个体意愿的层面强调个体性有所不同,成己、为己已开始将个体性落实到一个现实的社会层面。王阳明提出了无我的观念,无我侧重于认同社会、认同整体的价值,反对因个体利益的追求而否定、消解对群体的责任。
王门后学以对个体性方面和普遍性方面的不同理解展开而衍化为不同流派。到了明清之际,在黄宗羲那里,王学的内在二重性开始在理论上得到某种扬弃。黄宗羲他一方面强调个体自身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黄宗羲又提出“为天下”的观念,即出仕、做官,不是为君主一个人,而是为整个天下。这一思想表现了把个体性与群体性重新加以沟通的趋向,这是王门后学演化的积极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国荣:《王学的内在张力与王门后学的衍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最早提出了良知的概念,即先天具备且不需后天理性的道德意识。
B. 心即是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善恶评价,网民持心公正起决定性作用。
C. 当止则止,即个体通过对普遍规范的理智认知,对个体意志进行制约。
D. 肯定个体价值又强调“为天下”,这是个体性与群体性重新沟通的趋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证了王阳明良知论的内在二重性特征。
B. 孔孟先贤、王氏心学的经典言论并非一成不变,这是作者论证的前提。
C. 本文系统阐释了王阳明良知论的具体内涵及后世演化,论证通俗形象。
D. 个体性、普遍性两个层面以及其内在联结,贯穿全文每一个论证段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心与理、“当”与志的联结,体现了王阳明良知论个体与普遍内在统一的特点。
B. 意志既能给人行动方向,又能予行为以坚毅性,是一种永恒积极的精神力量。
C. 在具体社会中,王阳明虽然关注个体,但仍提出无我的观念对个体进行否定。
D. 王阳明良知论内含个体性与普遍性的内在张力,这是王门后学分流的理论内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春节,顾氏家族成员从各地回到老宅,欢度新年,共享天伦之乐。
大太爷爷一家四代同堂,都住在老宅。大太爷爷早年以画像为业,儿子开照相馆,孙子经营影楼,曾孙女开发了一款美图软件,在网上爆红。
二太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儿子是大庆油田的技术员,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三太爷爷年青时到旧金山打拼,儿子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孙子娶了个当地的姑娘,曾孙Peter今年18岁,中文名字叫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探亲祭祖。
顾念祖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这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他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他许多温暖和感动,他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顾氏家族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每个人都在谱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主流报刊网站主要内容,是一种要求。在某次阅读主流报刊网上推选活动比赛中,主办方提供了以下报刊网站供大家选择。请你帮助小明从下列报刊网站中选择一家向同学推荐,并阐述推选理由,以便得到更多支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字数不少于120字
《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环球时报》和“新华网”“人民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填空。
周杨的母亲张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快递员李明上门送件,打电话联系张女士,张女士不在家,想让女儿周杨代为签收,就对李明说:“ ①________。”李明敲门后,对开门的周杨说:“②__________。”张女士回家后,周杨拿出快递,向母亲转述道:“③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分别写出张女士、快递员李明、周杨三人说的话。要求:能承接上下文,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每处不超过5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间的物品 ,数不胜数,那我们拥有的物品的多寡会对心理形成干扰吗?物品不仅占据心理空间,还占据物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研究者发现,强迫性囤积的人在空间注意力、工作记忆力和执行能力上都比普通人弱。这表明,物品和认知之间是 的。更有趣的是,那些有严重囤积倾向的人也认为自己比普通人记忆力要差。( )从理论上说,空间中的物品过多,我们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搜寻目标物品,这会占用原本稀缺的注意力广度;另一方面,购买、获取物品也会耗费时间精力。对于这点,来自金钱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旁证是,贫穷会损害认知能力,而其原理在于我们对物品的 太过耗神。相反,少些物品,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将卸下更多负荷,从而能专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研究又发现,在让人感觉失去控制的压力情境下,人们会出现保存资源的行为,以便 ;同时,人们也会出现较强的消费意愿,通过购买更多必需品来重获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琳琅满目 息息相关 锱铢必较 防患未然
B. 五花八门 息息相关 斤斤计较 有备无患
C. 琳琅满目 休戚相关 斤斤计较 防患未然
D. 五花八门 休戚相关 锱铢必较 有备无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概括“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物品不仅占据心理空问,还占据物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
B.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
C. 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概括“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
D. 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
3.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然,物品多寡和认知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证明。
B. 显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表明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
C. 显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是否存在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证明。
D. 当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来表明。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________”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完成功业,就会“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_________”的表情变化和“________”的动作情态,显现了蜀道之“难”。
(3)诗人常常借酒助兴,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一句表达酒能助兴而令人不禁歌唱起来,用“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横着长矛饮酒作诗。